金龜換酒

金龜換酒

金龜換酒,成語,出自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金龜,袋名,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主謂式語法,含褒義。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金龜換酒金龜換酒
金龜換酒

成語解釋:金龜:袋名,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為人豁達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典故

解下金龜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

出處:唐·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
賀知章,唐越州會稽人,晚年由京回鄉,居會稽鑑湖,自號四明狂客,人稱酒仙。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第一位詠的就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真是醉態可掬。與張旭、包融、張若虛稱“吳中四士”,都是嗜酒如命的人。在賀知章50多年的官宦生活和他幾十年的飲游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可以說是他賞識了李白。唐代孟棨《本事詩》記:“李太白初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賞者數四,號為謫仙。”從此李白被稱為“謫仙人”,人稱詩仙。兩人相見恨晚,遂成莫逆。賀知章即邀李白對酒共飲,但不巧,這一天賀知章沒帶酒錢,於是便毫不猶豫地解下佩帶的金龜(當時官員的佩飾物)換酒,與李白開懷暢飲,一醉方休。這就是著名的“金龜換酒”的故事。

辨析

唐天寶三年(744),賀知章告老還鄉,李白深情難捨。 作《送賀賓客歸越》詩道:“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表達了他對賀知章的情誼和後會有期的願望。不幸,賀知章回到家鄉不到一年,便仙逝道山。對此,李白十分悲痛,他寫下了《對酒憶賀監二首》,其序曰:“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悵然有懷,而作是詩。”其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其二:“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台沼榮。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悽然傷我情。”可見“金龜換酒”一事,給李白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產生了多么深厚的摯情。在《重憶》一首詩中,他還念著賀知章:“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後來的人對這兩位詩仙、酒仙的相知十分羨慕,十分讚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