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院本

兩宋戲劇,均謂之雜劇,至金而始有院本之名。

院本者,《太和正音譜》云:“行院之本也。初不知行院為何語,後讀元刊《張千替殺妻》雜劇云:“你是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則行院者,大抵金元人謂倡伎所居,其所演唱之本,即謂之院本云爾。

簡介

金院本是中國古代戲曲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但金代只存有“院本名目”,對“院本”形態難有真正的認識,長期以來人們對金院本的理解、認識都信從明代朱權的“行院之本”說。對此,王萬嶺《金代院本非“行院之本”》提出異議,認為:“金院本與後來的元明院本有很大的區別,也與所謂的行院沒有直接關係。金院本的‘院’字並不是‘行院’的簡稱,應是由金代宣徽院漢人教坊的‘官本雜劇’演化而成。”這一觀點與朱權等傳統看法完全不同,“行院之本”以王國維的理解創作和演出主體是倡伎藝人,而宣徽院教坊演出本則屬於官方的,一民間,一官方,差距甚大,意味懸殊。

釋義

兩宋戲劇,均謂之雜劇,至金而始有院本之名。
院本者,《太和正音譜》云:“行院之本也。初不知行院為何語,後讀元刊《張千替殺妻》雜劇云:“你是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則行院者,大抵金元人謂倡伎所居,其所演唱之本,即謂之院本云爾。

名目

簡述

院本名目六千九十種,見於陶九成《輟耕錄》(卷二十五)者,不言其為何代之作。
而院本之名,金元皆有之,故但就其名,頗難區別。以余考之,其為金人所作,殆無可疑者也。
(見下)自此目觀之,甚與宋官本雜劇段數相似,而複雜過之。

解析

其中又分子目若干,曰“和曲院本”者,十有四本。其所著曲名,皆大曲法曲,則和曲殆大曲法曲之總名也。曰“上皇院本”者十有四本。其中如《金明池》、《萬歲山》、《錯入內》、《斷上皇》等,皆明示宋徽宗時事,他可類推,則上皇者,謂徽宗也。曰“題目院本”者二十本。按題目,即唐以來合生之別名。高承《事物紀原》(卷九)《合生》條言:“《唐書·武平一傳》:‘平一上書,比來妖伎胡人於御座之前,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質,詠歌舞踏,名曰合生。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即合生之原,起於唐中宗時也。今人亦謂之唱題目”云云。此雲題目,即唱題目之略也。日“霸王院本”者六本,疑演項羽之事。曰“諸雜大小院本”者一百八十有九,曰“院么”者二十有一,曰“諸雜院□”者一百有七。陶氏云:“院本又謂之五花□弄。”則□亦院本之異名也。曰“衝撞引首”者一百有九,曰“拴搐艷段”者九十有二。案《夢粱錄》(卷二十)云:“雜劇先做尋常熟事一段,名曰艷段:次做正雜劇。”則引首與艷段,疑各相類。艷段,《輥輯錄》又謂之焰段。曰:“焰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簡耳。取其如火焰,易明而易滅也。”其所以不得為正雜劇考,當以此;但不知所謂衝撞、拴搐,作何解耳。日“打略拴搐”者八十有八,曰“諸雜砌”者三十。案《蘆浦筆記》謂:“街市戲濾,有打砌、打調之類。”疑雜砌亦滑稽戲之流。然其日則頗多故事,則又似與打砌無涉。《雲鹿浸抄》(卷八,近日優人作雜班,似雜劇而稍簡略。金虜官制,有文班武班,若醫卜倡優,謂之雜班。每宴集,伶人進,曰雜班上,故流傳作此。”然《東京夢華錄》已有雜扮之名。《夢粱錄》亦云:“雜扮或曰雜班,又名經(當作紐)元子,又謂之拔和,即雜劇之後散段也。頃在汴京時,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裝為山東河北村叟,以資笑端。”則自北宋已有之。今“打略拴搐”中,有《和尚家門》、《先生家門》、《秀才家門》、《列良家門》、《禾下家門》各種,每種各有數本,疑皆裝此種人物以資笑劇,或為雜扮之類;而所謂雜砌者,或亦類是也。

列舉

更就其所著曲名分之,則為大曲者十六:
《上墳伊州》、《燒花新水》、《熙州駱駝》、《列良瀛府》、《賀貼萬年歡》、《□廩降黃龍》、《列女降黃龍》(以上和曲院本),《進奉伊州》(諸雜大小院本),《鬧夾棒六么》、《送宣道人歡》、《扯彩延壽樂》、《諱老長壽仙》、《背箱伊州》、《酒樓伊州》、《抹面長壽仙》、《羹湯六么》(以上諸雜院□)。
為法曲者七:
《月明法曲》、《鄆王法曲》、《燒香法曲》、《送香法曲》(以上和曲院本),《鬧夾棒法曲》、《望瀛法曲》、《分拐法曲》(以上諳雜院□)。
為詞曲調者三十有七:
《病鄭逍遙樂》《四皓逍遙樂》、《四酸逍遙樂》(以上和曲院本),《春從天上來》(上皇院本),《楊柳技》(題目院本),《似娘兒》、《醜奴兒》、《馬明王》、《鬥鵪鶉》、《滿朝歡》、《花前飲》、《賣花聲》、《隔簾聽》、《擊梧桐》、《海棠春》、《更漏子》(以上諸雜大小院本),《逍遙樂打馬鋪》、《夜半樂打明皇》、《集賢賓打三教》、《喜遷鶯剁草鞋》、《上小樓袞頭子》、《單兜望梅花》、《雙聲疊韻》、《河轉迓鼓》、《和燕歸梁》、《渴金門□》(以上諸雜院□),《憨郭郎》、《喬捉蛇》、《天下樂》、《山麻秸》、《搗練子》、《淨瓶兒》、《調笑今》、《斗鼓笛》、《柳青娘》(以上衝撞引首),《歸塞北》、《少年游》(以上拴搐艷段),《春從天上來》、《水龍吟》(以上打略拴搐)。
又“拴掐艷段”中,有一本名《諸宮調》,殆以諸宮調敷演之;則其體裁,全與宋宮本雜劇段數相似。唯著曲名者,不及全體十分之一;而官本雜劇則過十分之五,此其相異者也。
此院本名目中,不但有簡易之劇,且有說唱雜戲在其間。如:
《講來年好》、《講聖州序》、《講樂章序》、《講道德經》、《講蒙求□》、《講心字□》。
此即推說經諢經之例而廣之。他如:
《訂注論語》、《論語謁食》、《擂鼓孝經》、《唐韻六帖》。疑亦此類。
又有:
《背鼓千字文》、《變龍千宇文》、《摔盒千字文》、《錯打千字文》、《木驢子字文》、《埋頭千字文》。此當取周興嗣《千字文》中語,以演一事,以悅俗耳,在後世南曲賓中白猶時遇之,蓋其由來已古,此亦說唱之類也。
又如:
《神農大說藥》、《講百果□》、《講百花□》《講百禽□》。
案《武林舊事》(卷六)載:說藥有楊郎中、徐郎中、喬七官人,則南宋亦有之。其說或借藥名以制曲,或說而不唱,則不可知;至密百果、百花、百禽,亦其類也。
“打略拴搐”中,有《星象名》、《果子名》、《草名》等。以名字終者二十六種,當亦說藥之類:
又有:
《和尚家門》四本,《先生家門》四本(自其子目觀之,先生謂道士也),《秀才家門》十本,《列良家門》六本(列良謂日者),《禾下家門》五本(禾下謂農夫),《大夫家門》八本(大夫謂醫士),《卒子家門》四本,《良頭家門》二本(良頭未詳),《邦老家門》五本(邦老謂盜賊),《都子家門》三本(都子謂乞丐),《孤下家門》三本(孤下謂官吏),《司吏家門》二本,《件作行家門》一本,《撅倈家門》一本(撅倈末詳)。
此五十五本,殆摹寫社會上種種人物職業,與三教、迓鼓等戲相似。此外如“拴搐艷段”中之《遮截架解》、《三打步》、《穿百倬》,“打略拴搐”中之《難字兒》、《猜謎》等,則並競技遊戲等事而有之。此種或占演劇之一部分,或用為戲劇中之材料,雖不可知,然可見此種戲劇,實綜合當時歷有之遊戲技藝,尚非純粹之戲劇也。

作用

金院本為元雜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主要表現在:
①元雜劇繼承了金院本戲台的演出形式,由上、下場門出入,確定了中國戲曲獨有的上下場的連場形式。
②在金院本腳色分行基礎上,擴充為旦、末、外、淨、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