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經貿合作機制研究

金磚四國經貿合作機制研究,屬於一本圖書作品,這本圖書的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作者:蔡春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金磚四國經貿合作機制研究金磚四國經貿合作機制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世界不同經濟體之間的經濟關係日益密切,在不同經濟體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尤其是經貿合作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潮流。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的經濟自20世紀80~90年代以來,獲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對世界政治與經濟的影響也日益增加。中、俄、印、巴(以下簡稱“金磚四國”或“四國”)之間進行某種形式的經貿合作(以下簡稱“合作”),既順應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也有利於四國各自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這種經貿合作既是應對國際社會對四國崛起的種種不和諧態度,防範現有世界大國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並對其進行戰略遏制的有效手段,也是避免為獲取世界市場、戰略性資源而相互間進行惡性競爭的重要途徑。

金磚四國自各自建立外交關係以來,其雙邊經貿關係發展迅速,但是,四國之間缺乏相互合作的機制,沒有建立有效溝通、協調的平台和渠道,在雙邊層次擁有一定的合作方式,但在區域層次與多邊層次,缺乏有效發揮自身影響力的合作機制,與自身的大國地位不相符合。

全球政治與經濟形勢的變化,需要金磚四國之間創新合作方式,將經貿合作機制化,為自身經濟的發展創造新的推動力。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國與國之間相互依賴加強的背景下,四國應該把握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加強經貿領域的合作。而要想使合作持續穩定地進行,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經貿合作機制,方便各方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協調,達成有一定約束力的“協定”,給參與各方一個穩定的預期,減少合作的交易成本,避免可能的潛在衝突,促進經貿合作的順利推行和經濟的持續發展。

本書正是出於這一目的,全面深入研究四國經貿合作,通過對博弈論、區域合作理論、國際合作理論、發展中大國合作理論的分析與推演,為四國經貿合作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而後通過分析四國的經貿發展特點、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貿易商品結構、經貿關係以及經貿發展戰略,從中找出利益交匯點,為四國合作提供可靠的現實基礎,從雙邊、區域及多邊層次分析四國經貿合作,最終構建起四國經貿合作機制,並提出該機制在雙邊、區域及多邊層次的實施步驟及方案。所以,本書對四國經貿合作機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套用價值。

本書首先通過理論推導的方法,分析出四國進行經貿合作的理論基礎,而後通過歷史的分析方法,對四國經貿關係發展的歷史演變進行梳理和分析,通過查閱大量中外文獻和借鑑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數據的翔實與新穎,將四國經貿合作發展的情況儘可能描述得準確、清晰,反映四國經貿合作發展的歷史進程、現狀及可能的發展趨勢。例如,通過大量的數據和分析報告對四國經貿發展的現狀特點及經貿合作特點進行研究。

本書採用了歸納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歸納中外學者關於四國經貿合作發展研究的現狀,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支持自己的一些立論,探究四國經貿合作發展以及綜合分析非合作博弈理論、合作博弈理論、邊境區合作理論、區域經濟合作理論、國際合作理論等,從中梳理出四國的經貿合作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又提出綜合以上各種觀點精髓,又反映新時期特點的發展中大國合作理論。

本書也採用了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利用了大量翔實的統計數據,力圖揭示出四國經貿合作發展的一些內在規律。尤其是利用一些國際組織和著名學者的定量分析結果,例如,在分析互補性與競爭性時,利用專業化係數(CS)和一致係數(CC)進行定量分析。另外,利用博弈論的策略矩陣模型對四國的經貿合作進行博弈分析等。

同時,本書也利用了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的方法,分析四國在雙邊、區域及多邊領域進行經貿合作的現狀及重點領域,借鑑軍事實兵推演的方式,在各種理論和合作層次上,對四國的經貿合作進行推演,並畫出具體的推演圖形,雖然,實際上還沒有形成這樣的合作機制,但是,通過推演可以看出未來合作的可能以及由合作帶來的巨大的收益。

本書共分為7章,第1章為引言,闡明本書的研究背景及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述評,主要是對現有文獻的梳理和分析,對研究思路、結構安排、創新之處以及研究方法進行簡單說明與概括。

第2章主要分析四國經貿合作的理論基礎。該章對非合作博弈理論、合作博弈理論、邊境區合作理論、國際合作理論、區域經濟合作理論以及發展中大國合作理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細緻的梳理,為四國開展經貿合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3章主要分析四國經貿合作發展現狀及其經貿關係特點。該章遵循這樣的邏輯順序:先從四國經濟發展的現實入手,分析四國經貿關係的歷史演變、比較四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貿易商品結構、貿易地區流向,對四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主要貿易商品進行了深入剖析,從中分析出四國之間的經貿互補性與競爭性。在此基礎上,分析四國利益交匯點,為經貿合作機制的建立提供堅實的實踐基礎。

第4章主要分析四國在雙邊層次的經貿合作。該章以中國的視角,分析了中俄、中印以及中巴雙邊經貿合作,對雙邊經貿關係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同時對雙邊經貿關係進行了評估,從中分析出推進雙邊經貿關係的重點合作領域。

第5章主要分析四國在區域層次的經貿合作。該章從四國各自的區域經濟合作戰略入手,對四國面向發展的區域經貿合作進行深入的解讀與剖析,指出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四國應該倡導面向發展的區域經貿合作,不僅僅是簽署優惠貿易安排、自由貿易協定等,還應該將區域經貿合作焦點集中在促進整體經濟成長、改善經濟結構的巨觀經濟政策領域,包括貨幣與金融安排、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政策等。

第6章主要分析四國在多邊層次的經貿合作。該章從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以及聯合國貿發會議的職能、運行機制和存在問題入手,分析四國在多邊貿易體制、多邊貨幣、金融體制等多邊領域進行合作的潛在可能與策略選擇。

第7章是本書的結論部分,提出四國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機制構建。分析四國經貿合作機制構建的背景、目的及意義以後,提出四國經貿合作機制的目標和功能以及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提出四國經貿合作的運行機制。具體而言,互利共贏是經貿合作機制的基本原則,該機制包括四國元首定期會晤機制、四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四國峰會、四國經濟戰略對話機制、四國經貿科技聯委會等形式。最後,提出四國經貿合作機制在雙邊、區域、多邊層次實施的步驟及方案。

本書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出發展中大國經貿合作理論。經濟全球化的迅速推進,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對現有世界政治與經濟格局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各國戰略利益空間重合交叉,利益關係複雜化、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訴求多樣化、利益衝突明顯化,需要新的理論來解釋與指導發展中大國之間的合作。發展中大國合作理論是一種動態的、適應形勢變化的、可隨時進行調整的理論,是集自由主義、現實主義、實用主義之精髓,在經濟全球化迅速推進、國際國內形勢飛速變化的大趨勢下,發揮大國優勢,構建合作機制、注重製度推進,兼顧文化認同的發展中大國之間的經貿合作理論。該理論為發展中大國經貿合作機制的構建提供理論基礎。

第二,系統化、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四國經貿合作。本書從四國產業結構、貿易商品結構和貿易地區流向入手,考察四國經濟領域的競爭性與互補性,通過對各自主要貿易夥伴的分析,找出其主要競爭對手及競爭領域,為經貿合作機制構建堅實的實踐基礎。

第三,從雙邊、區域和多邊層次對四國經貿合作機制進行全方位研究與設計。在雙邊層次,以中國的視角,分析了中俄、中印以及中巴雙邊經貿合作,對雙邊經貿關係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同時對雙邊經貿關係進行了評估,從中分析出推進雙邊經貿關係的重點合作領域。在區域層次,從四國各自的區域經濟合作戰略入手,對四國面向發展的區域經貿合作進行深入的解讀與剖析,指出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四國應該倡導面向發展的區域經貿合作。隨後,又對四國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區域經貿合作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在多邊層次,提出金磚四國在貿發會議框架下倡導成立開發中國家互助委員會,建立起自己的開發中國家經貿援助體系,以減緩已開發國家對新興國家,尤其是對中國對外援助領域的壓力和責難。

第四,在結論部分提出了四國建立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機制的構想,對該機制的架構進行了路線圖式的分析,並且提出了合作機制在雙邊、區域、多邊層次實施的步驟及方案。

作者簡介

蔡春林,男,1962年6月生,浙江瑞安人,經濟學博士。現任廣東工業大學經貿學院國際貿易學教授,兼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研究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研究員、農業部中國漁業國際貿易專家組成員、教育部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成員和《對外經貿實務》雜誌社編委會成員。 主要從事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金磚四國)及貿易摩擦等問題研究。曾在人民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等公開出版著作10部,在《美國研究》、《太平洋學報》、《人民日報》、《國際貿易問題》、《國際貿易》、《國際經貿探索》、《國際經濟合作》和《經濟縱橫》等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21篇,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廣東省規劃辦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隧4項,榮獲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和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省部級以上學術獎2項。

圖書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關於金磚四國經貿發展研究

1.2.2 關於金磚四國經貿關係研究

1.2.3 關於金磚四國經貿合作機制研究

1.2.4 關於金磚四國經貿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

1.2.5 現有研究文獻的不足之處

1.3 研究思路和結構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結構安排

1.4 創新之處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金磚四國經貿合作的理論基礎

2.1 非合作博弈理論

2.2 合作博弈理論

2.3 邊境區合作理論

2.4 國際合作理論

2.5 區域經濟合作理論

2.6 發展中大國合作理論

2.6.1 何謂發展中大國

2.6.2 發展中大國的共性與特殊性

2.6.3 大國經濟與大國優勢

2.6.4 發展中大國合作理論

第3章 金磚四國經貿發展現狀及其經貿關係特點

3.1 金磚四國經貿發展現狀

3.1.1 中國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

3.1.2 俄羅斯經濟的復甦與發展

3.1.3 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

3.1.4 巴西經濟的穩步發展

3.2 金磚四國經貿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

3.2.1 中俄之間經貿競爭性與互補性

3.2.2 中印之間經貿競爭性與互補性

3.2.3 中巴之間經貿競爭性與互補性

3.2.4 金磚四國之間經貿競爭性

3.2.5 金磚四國之間經貿互補性

3.3 金磚四國的利益交匯點

3.3.1 金磚四國發展戰略之間的利益交匯點

3.3.2 金磚四國在國際格局構建理念上的利益交匯點

3.3.3 金磚四國應對全球問題上的利益交匯點

3.3.4 金磚四國應對經濟政策困境上的利益交匯點

3.3.5 金磚四國都希望有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

3.3.6 金磚四國之間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3.4 影響金磚四國經貿合作的不利因素

3.4.1 政治、安全等問題對四國經貿合作的不確定性影響增強

3.4.2 四國經貿之間的競爭性對經貿合作的穩定性構成挑戰

3.4.3 大國之間的利益爭奪也影響著金磚四國之間的經貿合作

第4章 金磚四國經貿合作途徑之一:雙邊

4.1 中俄雙邊經貿合作

4.1.1 中俄經貿關係的特點與評估

4.1.2 中俄雙邊經貿關係重點合作領域

4.2 中印雙邊經貿合作

4.2.1 中印經貿關係的特點與評估

4.2.2 中印雙邊經貿關係重點合作領域

4.3 中巴雙邊經貿合作

4.3.1 中巴經貿關係的特點與評估

4.3.2 中巴雙邊經貿關係重點合作領域

第5章 金磚四國經貿合作途徑之二:區域

5.1 金磚四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

5.1.1 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

5.1.2 俄羅斯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

5.3 金磚四國在上海合作組織中的合作

5.3.1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目標

5.3.2 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實施機制

5.3.3 金磚四國在上海合作組織內開展區域經濟合作

5.4 中俄區域經貿合作

5.4.1 中俄區域經貿合作的必要性:經濟學的視角

5.4.2 中俄區域經貿合作需解決的問題

5.5 中印區域經貿合作

5.5.1 中印區域經貿合作的現實意義

5.5.2 中印區域經貿合作存在的問題

5.5.3 中印區域經貿合作的框架及內容

5.6 中巴區域經貿合作

5.6.1 中巴區域經貿合作的意義

5.6.2 中巴區域經貿合作的框架及內容

第6章 金磚四國經貿合作途徑之三:多邊

第7章 金磚四國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機制構建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