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金波[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原名王金波,筆名金波,生於1935年。北京人,祖籍河北冀縣(現河北冀州市)。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歷任北京師範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基本信息

簡介

作家金波作家金波

金波,生於1935年,全名王金波。北京人,祖籍河北冀縣(現河北冀州市)。1961年畢業於北

京師範學院中文系。歷任北京師範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金波先生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作。出版過詩集《回聲》、《綠色的太陽》、《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風中的樹》、《帶雨的花》、《我們去看海——金波兒童十四行詩》等二十餘本;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兒的奇遇》、《眼睛樹》、《影子人》、《白城堡》、《追蹤小綠人》等多部作品;此外還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門》、《感謝往事》。評論集《追尋小精靈》。選集《金波兒童詩選》、《金波作品精選》以及《金波詩詞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國小語文和音樂課本。如:《我們去看海》《用目光傾聽》。

金波1935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冀縣。1957年考入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讀書期間,開始發表作品。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在中文系、音樂系授課。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近四十年來,結集出版的有詩歌、童話、散文、幼兒文學、文學評論以及詩詞歌曲集四十餘種,選集有《金波兒童詩選》《金波兒童詩集》《金波童話》《金波兒歌》《金波作品精選》等。作品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三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全國第一、二屆幼兒圖書獎,第二屆冰心兒童圖書新作獎大獎,第四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1992年被推薦為國際安徒生獎候選人。

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全國幼兒圖書獎。1992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社會職務

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理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

文學創作

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文學創作。在北京師範學院學習期間(1958年)創作歌詞《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譜曲後,向全國推廣傳唱,並收入音樂教材。截止到目前為止,出版詩集《回聲》、《會飛的花朵》、《我的雪人》、《紅蘋果》、《在我和你之間》、《紅蜻蜓》、《林中月夜》、《帶雨的花》、《風中的樹》、《我們去看海》、《迷路的孩子》、《其實沒有風吹過》、《其實我是一條魚》、《陽光沒有聲音》等二十餘部;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波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的奇遇》、《影子人》、《眼睛樹》、《追蹤小綠人》、《又見小綠人[1]》、《烏丟丟的奇遇》、《花瓣兒魚》,散文集《媽媽的愛》、《等你敲門》、《感謝往事》、《心往哪裡飛》、《尋找幸運花瓣兒》,歌詞集《林中的鳥聲》、《金波詩詞歌曲集》,評論集《追尋小精靈》、《幼兒的啟蒙文學》,選集《金波兒童詩選》、《金波作品精選》、《金波兒童文學作品選》以及幼兒文學讀物等約七十餘冊。此外,還發表了歌詞作品和歌詞評論約三百餘首(篇)。《金波作品精選》中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選入初一人教版語文教材29課。

獲獎情況

五次榮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分別是第一屆《春的訊息》(組詩)、第二屆《在我和你之間》(詩集)、第三屆《林中月夜》(詩集)、第四屆《我們去看海》(詩集)、第五屆《烏丟丟的奇遇》(長篇童話)。
共有五件作品、連續三屆榮獲“五個一工程一本好書獎”。獲獎作品分別是《蘋果小人的奇遇》(童話)、《你我手拉手》(歌曲)、《我們去看海》(詩集)、《一個中國孩子的英雄喜劇彩虹鳥》(動畫創作)《童謠童畫》(主編)。
三次榮獲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小樹葉童話》(童話,1994)、《白城堡》(童話,2000)、《感謝往事》(散文,2002)。
兩次榮獲冰心圖書獎,獲獎作品:《紅樹林童話》(1994)、《金波詩詞歌曲集》(1994)。
兩次榮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分別是:《春的訊息》(組詩)、《雨人》(童話)。
六次榮獲北京市文聯優秀作品獎,獲獎作品:《我的家在中國——北京》(1985)、《兒童村》(1990)、《我們的七月》(1991)、《獻給母親的花環》(1999)《親情四首》(2004)以及榮譽獎《烏丟丟的奇遇》(2004)等。
獲國家級獎項的歌詞有:《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1959)、《在老師身邊》(1963)、《啊,櫻花》(1978)、《海鷗》(1980)、《小鳥小鳥》(1983)等
1992年,榮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1992年,榮獲台灣楊喚兒童文學特殊貢獻獎
其作品《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還被選入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課本,及鄂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我們去看海》被選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用目光傾聽》被選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及鄂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2018年11月,作品《昆蟲印象》獲得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年度單篇作品獎。

愛好

攝影,上網寫部落格

中國攝影師(四)

攝影師是使用照相機、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藝在室內外拍攝人像、風景、產品及生產或生活圖像信息的人員。
靳大遠
靳國琨
鞠川江
江勝
江濤[攝影師]
江南[攝影師]
焦得龍
居楊
計振邦
計海新
姜鵬[攝影師]
姜天華
鄧俊基
姜萌
姜占英
姜永良
賈首峰
蔣仁潤
鄧雪松
蔣建成
杜毅[攝影師]
金維周
杜惠軍
金建軍
金論
金琦[攝影師]
金建平
金明[攝影師]
金波[攝影師]
杜鵬[攝影師]
簡鈞鈺
紀躍新
季小毅
季葉海
侯俊華
景長觀
赫鵬學
花平寧
霍雲戈
霍東躍
霍華
杜戶宇
侯清紹
侯天明
胡力[攝影師]
杜宗軍
胡福生
胡永平
胡強[攝影師]
胡華超
杜式敏
鄧博韜
鄧正龍
胡紅光
胡曉坤
胡躍明
黃輝[攝影師]
黃東強
黃國偉
黃俊林
黃嵩和
黃東平
黃爾貴
黃佳斌
鄧健松
黃榮典
黃健[攝影師]
黃斌[攝影師]
鄧立亞
黃國強[攝影師]
黃文連
鄧劍丹
黃汝廣
黃建平[攝影師]
黃士成
黃以注
鄧凡君
黃松輝
黃華養
黃海嶸
黃玉煌
黃慶軍
黃良俄
黃鐵華
黃桂貞
黃小森
黃如蘭
黃衛[攝影師]
郝秋靈
郝沛
洪宗洲
洪玉暢
賀茂峰
何梓雄
何建銀
竇海軍
河寧
何建峰
何佩章
何若平
何俊傑
何寶柱
何緒華
何堅強
何潤中
何正祥
何華輝
何勇[攝影師]
韓健[攝影師]
韓克敬
韓繼國
韓福田
韓雲民
韓羽[攝影師]
韓磊[攝影師]
韓建明
韓連贇
寒雨
戴翔
戴牟雨
黨永立
官永爐
裴順平
裴明星
裴世慶
裴衛華
富宏韜
關少軍
關春明
龔尕
甘永安
甘志剛
付直武
付曉琪
段保生
段國輝
耿雲生
鞏衛東
古鳳潭
鄧華浩
古道倫
葛治含
葛振
鄧正明
高興建
高屯子
高炳松
鄧寧輝
封孝坤
范方斌
鄧大泉
范華[攝影師]
傅德偉
傅靜中
馮標乾
馮漢紀
馮凱旋
馮局
鄧如意
鄧加亮
馮小山
馮冬泉
鄧忠庭
馮京斌
方二
方玲莉
方守挺
方亞琪
房翔
房海峰
顧茜
顧樂才
顧巧君
顧萃
谷永德
公茂棟
龔小榮
龔高翔
郭炯
郭樂平
郭濤[攝影師]
郭燦輝
郭峰[攝影師]
鄧之平
鄧輝[攝影師]
郭少偉
郭黎育
郭泳
郭代明
郭謙義
段家強
段岳衡
刁玉傑
刁崇敬
丁新成
胡建文
馮適
胡志平
黃金國
蔣磊
鄧偉[攝影家]
金益豐
丁劍洲
霍瑋
胡志剛
丁鼎
金平
馮星
胡小平
馮立軍
黃豐
郭紅剛
郭慶
金玲
黃永強
方紅
何軍
古鵬
姜偉
黃貴權
高占祥
范學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