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環銹傘

金毛環銹傘菌蓋初期扁半球形,後期扁平至平展,中部稍凸,直徑6-14cm,濕時粘,乾燥時有光澤,金黃色至橘黃或銹黃色,可食用,味道比較好。

基本信息

屬性

中文學名:金毛環銹傘
拉丁學名:Pholiota aurivella (Batsch : Fr.) Kummer
中文別名:金毛鱗傘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傘菌目、球蓋菇科、環銹傘
形態特徵:子實體一般中等大,黃色。菌蓋初期扁半球形,後期扁平至平展,中部稍凸,直徑6-14cm,濕時粘,乾燥時有光澤,金黃色至橘黃或銹黃色,具明顯的近角狀鱗片且成圈分布,中部鱗多而密,向邊緣少,老後部分脫落。蓋緣初期內卷附有纖毛狀菌幕殘片。菌肉淺黃色,菌柄基部菌肉帶紅褐色。菌褶直生至凹生,密,淡黃或黃褐至褐黃色。菌柄較細長,圓柱形或基部稍粗似根狀,下部彎曲,長6-15cm,粗0.7-1.5cm,上部黃色,下部銹褐色,菌環以下具環狀排列的反卷鱗片,內實。菌環近絲膜狀,易消失,生菌之上部。孢子印銹色。孢子光滑,橢圓形,6.5-8μm×4-5μm。褶側囊體紡錘形,無色,20-45μm×4.8-8μm。褶緣囊體棒狀,無色,20-30μm×5.5-8.5μm。
生態習性:多於秋季在林中腐木上成群生長。
分布地區:吉林、內蒙古、陝西等。

經濟用途:

可食用,味道比較好。可引起木材腐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