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堤

金堤

春秋戰國(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時期,黃河下游已普遍興築堤防。但各諸侯國以鄰為壑,堤防不規則不合理。秦國統一中國後,對堤防進行了全面整治。漢代進一步修成系統堤防,並不斷增修石工,加高增厚。因此,漢代人稱黃河大堤為金堤,《史記·河渠書》有所記載。西漢末期,黃河下游決溢。王景治河後,又在新河兩岸修築堤防,自汴口以東沿河積石壘堤,也統稱金堤。從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開始,黃河又多次變遷。河道每大擺動一次,沿河兩岸均要興築大堤。這樣,在古河道長期行經的地方形成多重大堤,當地民眾和一些文獻也稱這些堤防為金堤。自漢代以後,也多用“金堤”泛指其他修築堅固的堤防,如都江堰的金剛堤、江陵的長江堤坊等。

簡介

金堤,取固若金湯之意而名。本境有兩個金堤,古稱金堤,在觀城中街西,高出平地數尺,相傳為古黃河堤,自濮州至高唐都有,而今此堤隱隱橫亘,如虬伏地。二是北金堤,俗稱金堤,是陽穀縣與河南省范縣的分界線,此堤起自河南省滑縣,經濮陽南關外,至莘縣高堤口村西南入本境,經本縣古雲、大張家、櫻桃園和古城4個鄉鎮,至仲子廟北進入陽穀縣境,在張秋鎮東張莊與臨黃左堤銜接。古金堤自洪水入黃河口以東,以濮陽聯接古馬陵堤(今分屬古雲、櫻桃園兩鄉鎮),至范縣故城(今古城鎮)東北聯古子路堤而成,五代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始與臨黃左堤銜接。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臨黃河左堤貫通,金堤與之遙峙,始稱北金堤,成為華交平原重要的防洪屏障。1938年國民黨軍隊炸開花園口大堤,黃水經淮河入海,金堤一度失修。1946年堵復花園口,黃河歸故道,北金堤復起華北平原抵御黃泛屏障作用。北金堤沿金堤河而行,莘縣段長33668米。1951年根據政務院決定,按照堤頂超高滯洪水位2米、堤頂寬8米、臨背側坡皆1:3的標準培修加固了金堤,普遍達到超高滯洪水位2.3米。莘縣段滯洪水位黃海標高分別為:高堤口50.80米,櫻桃園48.10米,古城鎮南門外47.46米。此後經不懈的修護,使其圓滿完成滯洪任務,確保了華北平原安全。另外舊志中還有秦始皇築金堤的記載:秦始皇為出巡時交通方便,於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築馳道,西起鹹陽,東窮燕齊,南極吳楚,路寬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株樹,蜿蜒數千里,宏偉壯觀,此即今橫亘在莘縣南部的金堤。民間亦有秦始皇“北修長城擋韃兵,南修金堤擋洪水”的說法。據查,自禹導河,至金代的三千多年間,黃河多次改道,6次行今莘境,其中5次在秦始皇以後。這樣看來,古金堤跟莘縣有緣無疑,但秦始皇所築馳道或金堤今之金堤的說法有待進一步考證。(莘縣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潘國亮提供)  金堤即北金堤,西漢東郡、魏郡、平原郡黃河石堤號為金堤。東漢亦有金堤之名。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縣、滑縣,經濮陽、范縣、台前縣、山東壽張,至張秋鎮,西漢平帝時,黃河決口,河水流入汴渠,泛濫60餘年,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徵發民工數十萬人治河,由王景主持。他勘察了由滎陽至千乘海口的地勢,指揮築成了長堤,被後人稱為“金堤”。1855年鋼瓦廂決口黃河改道後,這條大堤處於河道以北,就被稱為“北金堤”。現今這一道堤起自河南省濮陽南關火廂頭,經山東莘縣高堤口,河南范縣、台前縣,到陽穀縣顏營,長120多公里。

中華民國黃河水利委員會培修金堤紀念碑碑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六月黃河水利委員會培修金堤紀念碑碑文  大河自銅瓦廂改道以來,冀省北堰頻遭漫決,賴有金堤遙峙,范束洪流得深入,實為平津各地唯一屏障。第以年久失修,日見坍塌,本會成立疊議興修,中央軫念沉災,特頒巨帑,命負培修之責,……計自河南之滑縣起,經河北濮陽迄山東東阿縣之陶城鋪,迤東官堤民埝交界為止。除原地形阜厚符於計畫規定者外,一律修培完竣,計培修堤長183.683公里,堤頂高出實測22年漫過水位1.3米,頂寬7米,側坡除因居民、護岸工略有變通者外,通常為一比三。共用土方1650974公方,費款55.17957元,攝要刑石,以資後日之考核焉。

金堤河

金堤河簡介

金堤河是黃河下游北側的一條重要支流,屬平原河道,該流域南臨黃河和天然文岩渠流域,北臨衛河、馬頰河、徒駭河流,西起人民勝利渠灌區的七里營東,在台前縣的張莊匯入黃河。流域面積5047km2,幹流長158.6km,人口300萬,耕地528萬畝,流域呈狹長三角形,上寬下窄,東西長200多km,最大寬度60km。地跨豫、魯兩省,分屬河南省新鄉、鶴壁、安陽、濮陽和山東省聊城等五市12個縣。歷史上為黃河故道,由於黃河多次決口改道,洪水漫流,形成崗窪相間,坡崗、沙崗很多。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河源到河口高差30m,比降平緩,一般在1/6000~1/15000之間。流域內主要是淺色草甸土和鹽化淺色草甸土,沿黃一帶有部分沖積土分布,還有半流動、半固定性的沙丘。 本流域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屬溫暖帶季風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3.7OC,年溫差29.5 OC,無霜期210天,年平均降雨606.4mm,適於耕作,同時產量也在穩步提高。流域內石油蘊藏豐富,含油麵積200~300km2,原油儲量5.4億多噸,探明天然氣面積72km2,天然氣儲量372億m3,形成了以濮陽為中心的石化工業基地。

金堤河洪水

金堤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606mm,年際變化較大,年降水量大小相差5倍;年內分配極不均勻,全年50%以上的 降水發生在6月至9月,並經常以暴雨的形式出現。

1993年6月份,金堤河流域連續降雨,致使金堤河范縣站出現了3次洪峰,洪水偎堤水深一般在2-4m,最大偎堤水深5.8m,42.00m以上水位持續了39天。洪水期間,北金堤險工、涵閘、堤防相繼出現險情。

2000年7月份,范縣站最大流量276m3/s,在54h之內,河水暴漲2.33m。這次洪水為1974年以來最大洪水,水位比1974年的最高水位45.47m(相應流量452m3/s)高0.35m。洪水造成北金堤風浪淘刷、根石坍塌、涵閘漏水險情不斷。  2005年受颱風“海棠”的影響,7月下旬以來,金堤河流域出現強降雨過程,最大降水量達到412.7mm。7月24日10時,金堤河范縣十字坡斷面出現288m3/s洪峰,上游大量客水急速下泄,滯存在金堤河末端,明堤超警戒水位1.18m,偎堤水深普遍達到4-5m,洪水持續在高水位下運行。目前,金堤河內澇水位下降,防汛形勢有所緩解,但金堤河末端仍有大量內澇水滯蓄。

金堤河存在的問題

堤防強度不足

北金堤山東段堤防有16處長10.2km的滲水段,有1/6的堤防出現過滲水;大堤缺口3處,長0.3km,低於設計堤頂高程1.6-1.7m;堤身斷面不足段超過50%;堤腳殘缺長達19.3km;獾狐活動猖獗,獾狐洞穴多。

險工坦石單薄

北金堤山東段有13處險工83段壩岸,長22.6km,占所轄北金堤長度的27%。險工壩短襠長,挑溜能力差,坦石不足,無根石,抗洪強度嚴重不足。

涵閘標準低

北金堤山東段8座涵閘設計過水流量129.5m3/s,其中,3座年久失修,滲徑不足,漏水嚴重,啟閉困難;2座老閘洞身埋在大堤內,成為北金堤的主要險點隱患。

金堤河建議

加強學習和培訓  

金堤河防洪與黃河防洪一樣,應引起各級領導和廣大民眾的重視,決不能因疏於管理出現防汛問題。參與防汛的廣大幹部、職工和搶險隊員要不斷學習,掌握一定的防汛知識;定期參加培訓,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防汛搶險能力,做到及時處理險情,確保內澇洪水和滯洪運用安全。

改善北金堤工程面貌

建議上級部門對北金堤滯洪區進行一次深入調研,摸清金堤河防洪、堤防、險工、涵閘等存在的問題,按照滯洪運用標準,對北金堤防洪工程進行整修、改建和加固,消除險點隱患;對金堤河進行治理,確保內澇洪水順利排入黃河,保證滯洪區滯洪安全,為黃河防汛提供保障。

增強水患意識

小浪底水庫建成運用後,北金堤滯洪區滯洪運用的幾率大大減小,但近年來,仍應作為防禦黃河下游超標準洪水的重要保障措施。另外,金堤河內澇水對北金堤堤防形成了一定的防洪壓力,如麻痹大意,後果不堪構想。因此,搞好《水法》和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增強滯洪區內及沿線民眾的水患意識十分重要。依法查處違章建築,制止人為破壞防洪工程的行為,保持工程面貌完整,減輕滯洪壓力,確保滯洪安全。

金堤河水資源保護措施研究

金堤河是黃河下游左岸的一條支流,流域跨豫魯兩省,涉及河南新鄉、鶴壁、安陽、濮陽和山東聊城5市12縣,流域面積5047km2。

金堤河水污染現狀  

據1992年水污染調查資料統計,金堤河自滑縣八一閘至台前縣張莊入黃閘之間,長171km,沿河共有污染源15處,包括造紙、煉油、織染、製藥等行業。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相繼整改或關閉,水環境狀況有所改善。目前,金堤河的主要點污染源有煉油廠、造紙廠等;主要面污染源是農田施用的化肥、農藥。主要污染因子為COD、BOD、石油類、揮發酚。

金堤河水環境狀況與金堤河污染物排放量和不同季節徑流量的豐枯緊密相關。枯水期(11~翌年2月)為非灌溉季節,污染主要來自沿河生產的廢水,河道水體呈褐色,水質均劣於地面水Ⅴ類,水污染嚴重。平水期(3~6月)與農作物灌溉期相對應,金堤河水量主要來自右岸引黃灌區的退水,濮陽監測斷面水質由劣於Ⅴ類轉變為Ⅴ類,下游范縣監測斷面水質仍劣於Ⅴ類。豐水期(7~10月),水量偏豐,水體稀釋自淨能力較強,基本達到地面水環境質量Ⅳ類水質標準。  

水污染防治措施

金堤河幹流水體,除豐水期水質污染較輕外,其他時期水質污染相當嚴重,影響了沿岸地區農業生產,加劇了豫魯兩省的水事矛盾,隨著流域石油化工企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金堤河水污染將會日益嚴重。因此,全面加強以流域為單元的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護水環境質量,促進流域經濟和社會穩定,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水資源保護法規體系

建議在重新修訂《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時,應增加或完善水資源保護內容,明確流域管理機構的性質、地位、責任和權力,建立健全取水許可水質管理制度、入河排污許可制度、水資源污染經濟補償制度、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制度等配套水資源保護法規,使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良性發展。

制定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金堤河是一條跨豫魯兩省的省際邊界河流,黃河水利委員會應會同河南省水利廳、山東省水利廳擬定金堤河綜合整治規劃,劃定水域使用功能區,確定相應的水質保護標準和水域納污能力,提出水域的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分別經河南、山東省人民政府審查提出意見後,報水利部批准,作為實施排污入河許可的管理依據和省政府的治理目標。 3.實現污染源治理政府負責,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河南、山東省根據水利部批准的污染物入河排放總量指標,逐級分解到各個排污口和支流,直至有關工礦企業和單位。

實施排污審查制度,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

凡向金堤河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人,在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登記前,應先經有管轄權的流域管理機構審查同意,發給審查同意書。流域管理機構根據有關規定負責金堤河幹流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和流域面上的統一協調管理。

徵收保護水資源和恢復生態環境補償費

應建立保護水資源和恢復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按照“誰污染、誰付費”,“誰破壞、誰補償”的原則,對造成嚴重污染而使水資源遭破壞的企業,不僅要負責治理,承擔治理費用,還應交納保護水資源和恢復生態環境的補償費,用於水資源的功能恢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