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冊

金冊

金冊,讀音:jīn cè,指古代稱記載國史的史冊或金箔制的冊封詔書。金冊源於我國清朝冊封達賴喇嘛時的用語,清代皇后金冊由滿、漢、蒙、藏四種文字書寫。2017年3月20日,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發現金冊兵器。

基本信息

簡介

金冊金冊
皇帝授藩屬、諸侯、宗族、妃嬪與功臣等以封爵,皆舉行一定儀式,對受封者宣讀授給封爵名號的詔書。這種詔書叫“冊文”,簡稱“冊”。宣讀後,將冊文連同印璽授給被封人,稱冊封。清立皇后之禮稱冊立,余稱冊封。清朝宮規典制訂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用金冊金寶。太妃用金冊、金印,太嬪有金冊而無金印(道光朝之後,太妃、太嬪的金冊和金印改以嘉玉製成)立皇后與封皇貴妃、貴妃、親王、親王世子皆金冊、金寶。妃用金冊、金印。嬪有金冊、無金印。貴人、常在及答應,無金冊、金印。封郡王及郡王福晉冊、印皆銀制飾金,封郡王長子、貝勒、貝子及郡主、郡君、縣主、縣君則皆用紙冊。

考古

2017年3月20日中午12點30分,考古現場之一的出水文物臨時庫房——江口漢崖墓博物館看到,出水文物被整齊堆放在庫房裡,有金冊、銀冊;有金幣銀幣、銅幣和銀錠;還有鐵刀鐵矛等兵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