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高粱

野高粱

野高粱,禾本科,高粱屬。1年生草本。稈實心,中心有髓。分櫱或分枝。葉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蠟粉,平滑,中脈呈白色。圓錐花序,穗形有帶狀和錘狀兩類。穎果呈褐、橙、白或淡黃等色。種子卵圓形,微扁,質粘或不粘。性喜溫暖,抗旱、耐澇。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類。中國栽培較廣,以東北各地為最多。食用高粱穀粒供食用、釀酒。糖用高粱的稈可製糖漿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葉陰乾青貯,或曬乾後可作飼料;穎果能入藥,能燥濕祛痰,寧心安神。

基本信息

簡介

野高粱野高粱

1\水濱升麻、假升麻、假淫羊藿(《雲南中草藥》),紅升麻、野澤蘭(《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

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婦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態

野高梁野高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l米。根莖粗壯,黃褐色。葉基生,1~2回羽狀複葉;小葉卵狀心形,長4~6厘

米,寬1.5~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心形,偏斜,邊緣有尖銳重鋸齒,兩面均被剛毛;葉柄細長,密生棕色長柔毛。大圓錐花序頂生,有棕色長柔毛;花粉紅色;雄蕊5。結蓇葖果;種子多數。花期春季。

生於山谷水溝邊或潮濕處。分布雲南、西藏等地。

採集

野高粱野高粱

秋、冬採收,洗淨切斷,曬乾。

性味

《雲南中草藥》:"辛微苦,溫。"

功用主治

野高粱野高粱

①《雲南中草藥》:"行氣止痛,活血散瘀。治慢性胃炎,跌打損傷。"

②《雲南中草藥選》:"全草祛風除濕。治風濕疼痛。"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

治黃水瘡:野高粱根研末,香油調勻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