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雪[明代棋手]

野雪[明代棋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明代中後期著名棋手,僧人。俗家姓鄭,浙江永嘉人,出家於天下名剎天台國清寺。主要活動於萬曆至崇禎年間(1573~1644)。馮元仲《弈旦評》有“永嘉則僧鄭野雪” 謝肇浙《五雜俎》有“永嘉鄭頭陀”的記載。是溫州圍棋史上繼“永嘉派”代表鮑、李、周、徐,及國手陳謙壽之後,明末在中國棋壇上較為活躍有影響的溫州著名棋手,為“永嘉派”殿後中堅代表人物。

野雪介紹

野雪一生耽樂圍棋,他四處游弈,遍訪名手,廣與之交流、切磋棋藝。他的棋友分廣泛,一時與之對弈的大都皆為擅名於世之高手,如王元所、林符卿、江君輔、周懶予、許敬仲等。

明萬曆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605~1606),野雪參加了在南京舉行的全國圍棋比賽。謝肇浙《五雜俎》載有永嘉鄭頭陀,即野雪。此次前來參加比賽的有王元所、吳興周生、范生等“四方國士”,一時雲集,盛況空前。野雪屢敗勁敵,名列前茅,最後惜敗於王元所。

野雪以棋而名聞,明姚旅《露書》卷一二載“永嘉僧野雪以弈稱。戊申(萬曆三十六年,即公元1608年)七夕,與吳嗣仙對枰。嗣仙第一手,沉思後而下一子。野雪殊不顧,對客閒談,隨手應敵,無不取勝。”此後清康煕年間長洲褚人獲編的《堅堅瓠集·戌》也有轉錄。“殊不顧”、“對客間談”,即形象又生動地描繪了野雪弈棋時信心自足,看似心不在焉,卻胸有成足,一副從容不迫的神態浮現而出,從中體現了野雪精湛的棋藝。

成就與意義

野雪是溫州圍棋史上唯一有對局棋譜遺世的棋手,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是根據明末周元服和汪幼清選評的《弈時初編》、清李子燮輯,季心雪選評的《弈墨》、《寄青霞館弈選》以及周懶予的《周懶予先生圍棋譜》記載。對局有與林符卿一局,與江君輔二局,與王元所三局,與許敬仲三局,與周懶予四局,共十三局,可能僅這些了,也算是萬幸了。這些棋譜,是後人研究野雪圍棋最好的依據,其棋藝及棋風從中略可見概貌。野雪遺世棋譜是溫州圍棋史上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溫州圍棋史上具有積極的象徵意義,它為後人研究溫州明時“永嘉派“棋風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依據,微以籍此窺其概貌。同時它對於研究中國明末圍棋活動狀況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對後世圍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