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經濟植物資源

野生經濟植物資源是指除了作為主要生產木材的森林和供作放牧或餵飼牲畜的草地外,凡有特用的經濟價值的植物。

即它們的某一部分含有某一類或幾類特殊的成分,直接或經加工提煉後製成人們生產或生活中有用的物質;或由於它們株型美觀、花色艷麗宜人,具有觀賞價值和美化環境的意義,都被歸納在野生經濟植物之中。從用途的觀點出發我國的經濟植物可分為:①食用植物類。包括澱粉、油料、種子、果實等。其中澱粉植物就有300種以上,種子或其它部分含油量達10%以上的植物約有1000多種,果實更為豐富。②藥用植物類。估算有7000多種左右,常見的有500多種,其中許多已成為了名貴的藥材。如東北的人參、木靈芝、細辛、西北的甘草、肉蓯蓉、枸杞、鎖陽,西南的貝母、三七、茯苓,華中的田七、天麻,華南的砂仁、羅芙木,青藏高原的雪蓮、蟲草等等。③工業原料植物。據統計,纖維植物有400多種,含芳香油植物300多種。北方有薄荷、玫瑰、白蘭香;南方有香葉、桂花、白蘭、茉莉等;熱帶的豆科、木犀科的一些屬可放養寄生蟲——紫膠蟲和白蠟蟲,它們的分泌物廣泛用於儀表、電器、塑膠、紡織、醫藥等工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