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煙

野煙

學名西南山梗菜,半灌木狀草本。根或全草入藥。有劇毒;可用於消炎、止痛、解毒和殺蟲,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和瘡瘍腫毒。高1-2.5 (5) 米。莖多分枝,無毛。葉紙質,螺鏇狀排列,下部的長矩圓形,長達25厘米,具長柄,中部以上的披針形,長6-20厘米,寬1.2-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重鋸齒或鋸齒,兩面無毛;有短柄或無柄。總狀花序生主莖和分枝的頂端,花較密集,偏向花序軸一側;花序下部的幾枚苞片條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長於花,上部的變窄成條形,全緣,短於花;花梗長5-8毫米,稍背腹壓扁,向後弓垂,頂端生2枚條狀小苞片;花萼筒倒卵狀矩圓形至倒錐狀,長5-8毫米,無毛,裂片披針狀條形,長 (8) 16-20 (25) 毫米,寬1.5-2毫米,全緣,無毛;花冠紫紅色、紫藍色或淡藍色,長2.5-3 (3.5) 厘米,內面喉部以下密生柔毛,上唇裂片長條形,寬約1毫米,相當於花冠長的2/3,上升或平展,下唇裂片披針形,約為花冠長的一半,外展;雄蕊連合成筒,花絲筒約與花冠筒等長,除基部外無毛,花葯管長5-7毫米,基部有數叢短毛,背部無毛,下方2花葯頂端生筆毛狀髯毛。蒴果矩圓狀,長1-1.2厘米,寬5-7毫米,無毛,因果梗向後弓曲而倒垂。種子矩圓狀,表面有蜂窩狀紋飾。花果期8-10月。花偏向花序軸一側,花梗長5-8毫米,向後弓垂;花萼筒倒卵狀矩圓形至倒錐狀,長5-8毫米,裂片全緣;蒴果矩圓狀,倒垂,易識別。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野煙形態野煙形態

【生長環境】生於海拔1100—3000米,山坡疏林,或林緣、路邊灌叢中,溪溝旁。

【名稱考證】大將軍、紅雪柳、紅野萵筍、紅麻鳳梨(《雲南中草藥》)、破天菜(《全展選編·內科》)、彪蚌法(傣名)

【科目來源】桔梗科植物

【藥用部位】野煙的根或葉。

【性味歸經】辛,麻,寒,苦,有劇毒①《雲南中草藥》:“辛麻,寒,有劇毒。”②多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苦,寒。”入肝、腎二經

【功效主治】祛風止痛,清熱解毒。治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癰腫疔瘡,腮腺炎,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浸酒塗擦,或研末撒。

【用藥忌宜】本品有劇毒,忌內服。

【藥材鑑定】本品的變型長萼野煙Lobelia seguinii Levl. Et Vant.f. Longisepala E.Wimm.功用相同。

相關選方

①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扭傷:一破天菜全草切碎,用75%酒精浸7~10天。酒精用量以浸過藥面為度。外用,每天擦3~4次。(《全展選編·內科》) 二大將軍三至五分煎服。或用鮮品熱灰燒後搗爛外包。(《雲南中草藥選》)

②治癰腫:鮮大將軍,用熱灰燒後搗爛外包。

③治急性扁桃體炎:大將軍葉研末,噴於扁桃體上(量勿過多),一日2~3次。

④治毒蛇咬傷:大將軍葉研粉撒傷口。(②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藥選》)

原生形態

《中國植物志》將野煙

亞灌木,多分枝,無毛,高1—5米,莖生葉長圓形至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銳尖或近漸尖,基部狹窄,邊緣具硬質的細齒,紙質,無毛,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下面的葉長約25厘米,寬3.5厘米,葉柄長2—6厘米,其餘的長7—14厘米,寬1.6-3厘米,葉柄較短至無柄。總狀花序密集,單面向,長10—20厘米,通常稍下彎。苞片狹披針形,通常全緣,大多較花短,花柄長5毫米,在中部或先端具2小苞片;花托倒圓錐形至狹鐘形,長6毫米,寬4毫米,萼裂片近線形,大多全緣,先端帶紫色,無毛,直立至開展,長14—16毫米;花冠淡藍色,或白稍帶紫藍色,或紫藍色至紫色;外面無毛,管內面被柔毛,長25—30毫米,上面2裂片長約17毫米,下唇3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8毫米,花絲長12—15毫米,下面被微柔毛,或無毛;藥管淺藍灰色,長5毫米,微被長柔毛或無毛,下2蕊頂端具剛毛。蒴果橢圓形,膨大,長12毫米,寬8—10毫米。種子長圓形,近兩側壓扁或在單1側具狹翅,長0.6毫米,黃褐色。

植物用途及功能

藥用全草(有大毒):可治皮膚發癢,療瘡,口瘡,癰疽發背(昆明),急性腸癰;殺臭蟲,虱子,滅姐;根(有大毒):治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癰腫,急性扁桃腺炎。湖北用作麻醉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