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丁香(原變種)

野丁香(原變種)

野丁香(原變種),茜草科植物。我國特有,產於陝西南部(平利)、湖北西部(神農架、興山等地)、四川(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及貴州西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北部。形態特徵:灌木,高0.5-2米或過之;枝淺灰色,嫩枝常淡紅色,有二列柔毛。葉疏生或稍密擠,較薄,卵形或披針形,有時長圓形或橢圓形,或闊長圓形,頂端鈍至近圓,有短尖頭,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白色短柔毛,下面蒼白,通常幾近光禿;側脈每邊3-4條,下面凸起,網脈明顯;葉柄短;托葉膜質,闊三角形,漸尖,有刺狀短尖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野丁香(原變種)

種拉丁名:LeptodermispotaniniBatalinvar.potanini

科中文名:茜草科

科拉丁名:Rubiaceae

屬拉丁名:Leptodermis
中國植物志:71(2):129

形態特徵

灌木,高0.5-2米或過之;枝淺灰色,嫩枝常淡紅色,有二列柔毛。葉疏生或稍密擠,較薄,卵形或披針形,有時長圓形橢圓形,或闊長圓形,頂端鈍至近圓,有短尖頭,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白色短柔毛,下面蒼白,通常幾近光禿;側脈每邊3-4條,下面凸起,網脈明顯;葉柄短;托葉膜質,闊三角形,漸尖,有刺狀短尖頭。聚傘花序頂生,無梗,簡單,3花,極少退化至1或2花,中央的花無梗,兩側的花有梗;花梗紅色,有2列硬毛或柔毛;小苞片2,比萼管長,頂端短尖至針形,多少合生,外面密被硬毛或柔毛;萼管狹倒圓錐形,上部和萼裂片均密被硬毛或柔毛,裂片5或6,狹三角形,頂端短尖,長為寬的3倍,被緣毛,直;花冠漏斗形,長達1.5厘米,管的外面多少被柔毛或近無毛,內面上部及喉部密被硬毛,冠檐伸展,此冠管短3倍,花冠裂片5或6,鑷合狀排列,頂端圓,具膜質邊檐,無色,無毛;雄蕊5或6,生於冠管中部以上,無毛,花絲比花葯稍長,花葯半伸出,線狀長圓形;雌蕊長為花冠之半,柱頭3-4,子房3室。蒴果自頂5裂至基部,其裂片冠以宿萼裂片。花期5月,果期秋冬。

地區分布

我國特有,產於陝西南部(平利)、湖北西部(神農架、興山等地)、四川(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及貴州西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北部。生於海拔800-2400米的山坡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康定。

野丁香屬植物

野丁香屬植物為灌木,通常多分枝;莖圓柱狀,小枝纖細。約40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地區至日本;中國有35種,9變種,1變型,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