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位於重慶主城教育名區沙坪壩區——重慶大學城。是重慶市唯一一所公立的電子信息類全日制專科層次的高等院校,2003年5月以重慶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教育部批准將原重慶電子工業學校(1999年升格為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東院)更名為“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簡稱“重電”,英文縮寫“CCET”。學院始建於1965年,是在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對重慶做出的“314”總體部署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大背景下,為了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優勢特色互補,充分發揮高等職業教育在加快建設城鄉統籌的新型直轄市中的重要作用,經市政府渝府發〔2007〕39號檔案批准和教育部教發函〔2007〕67號檔案備案,由原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和原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組建的獨立設定的一所高職學院。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電子學院電子學院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位於重慶市渝北區龍溪鎮金龍路600號,由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與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合併而成。

◆ 教育部重點建設院校

◆ 全國優秀高職高專院校

◆ 全國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 第一所入駐重慶大學城高職院校

◆ 公辦、財政全額撥款

◆ 重慶市最大規模高職院校

◆ 重慶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 2007 年全國計算機技能大賽承辦院校

簡介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是重慶市教委主管、市教委與市信息產業局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院始建於1965年,是在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對重慶做出的“314”總體部署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大背景下,為了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優勢特色互補,充分發揮高等職業教育在加快建設城鄉統籌的新型直轄市中的重要作用,經市政府渝府發〔2007〕39號檔案批准和教育部教發函〔2007〕67號檔案備案,由原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和原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組建的獨立設定的一所高職學院。

據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訊息,2008年度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項目申報評審工作已基本結束,現已進入公示階段。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組織專家評審,確定了30所院校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2008年度立項建設院校,我院作為重慶市唯一一所推薦院校,已被列入30所公示院校名單。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是一所由重慶市政府舉辦、市教委主管、市教委與市信息產業局共建的電子信息類高等職業院校。創建於 1965年,1999年升格為重慶第一所獨立設定的高職學院,是重慶市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設施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學院占地 1365畝,固定資產6億元,校舍3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7625萬元。校內實習實訓基地67個,校外頂崗實習基地252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省級重點實訓基地3個。教職工795人,其中專任教師576人。館藏圖書91萬冊。學院設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計算機套用、軟體工程、機電工程、汽車工程、傳媒藝術、會計與金融、工商管理、建築與材料工程10個系, 開辦了與電子信息、汽車機車、裝備製造等重慶支柱產業相適應的專業 51個,在校生 18000人。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可對 44個工種進行培訓和職業資格鑑定。

學院秉承“厚德強能、求實創新”的校訓,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立足重慶,輻射西部,面向全國,以電子信息為特色,培養先進制造業、製造類服務業等領域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辦學定位。學院面向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服務重慶電子信息支柱產業發展,形成了“用電子技術提升先進制造業,藉助信息化手段增值現代服務業,由數碼藝術發展新興創意產業”的專業建設思路。學院的電子聲像技術是國家教改試點專業,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重慶市高職教育示範專業,會計電算化、國際商務是重慶市高職教育特色專業,信息安全技術、微電子技術、數控技術、行銷與策劃是省級教改試點專業;《信息安全技術》、《 JAVA程式設計》、《程式設計基礎》、《數字電路》、《電路基礎》、《電子商務管理》6門課程是省級精品課程;《現代通信原理》、《關係資料庫與SQL Server2005》、《區域網路組建與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5種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建成中央財政支持的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汽車維修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成重慶市財政支持的數控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人才培養

學院在校企合作中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先後與 重慶微電園、 中興通訊、長安集團等 286家企業合作,開展了訂單式培養、企業員工培訓、教師頂崗實踐、學生頂崗實習、套用技術研發等合作內容。與重慶微電園合作,實施師生“創業孵化”項目; 與中興通訊共建 “中興 NC認證實訓中心”;與中維科技共建“中維辦公設備維修實訓基地”;與重慶貝思動畫共建“動漫遊戲產業人才實訓基地”;創建“無極視線傳媒藝術實訓基地”,合作的三維卡通片《綠娃娃》在央視播出。通過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 學院先後探索了“一條龍模組式”、“ FPPC”、“C-TAFE”等人才培養模式, 在 總結“以職業能力為標準,模組課程為載體,工學交替為手段,職場鑑定為保障” 4C教學改革的基礎上,探索具有學院自身特色的“ 針對工作崗位解析職業能力、基於工作過程重構課程體系、依託行業企業共建實訓基地、立足真實環境組織一體教學、面向職場需求實施能力鑑定” 的五環相扣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模式。《以能力標準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改革》、《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分別獲得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三等獎;《 FPPC教學改革》和《“工學結合、校企互動”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獲得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科研成果

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成績突出。近年來,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7項,科研立項99項,其中省部級科研課題15項。編寫教材183種,其中高職高專規劃教材30種。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人事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教學成果

學院素質教育成果豐碩。近年來學生在各類科技、職業技能以及文體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重慶賽區一等獎 3項,二、三等獎5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重慶賽區一、二等獎14項;重慶市高職學生各項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13項,二、三等獎30餘項。學院作為 全國高職院校的三個代表院校之一將組隊參加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 學院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重慶市首屆十大傑出志願服務集體。學院學生男子籃球隊、男子足球隊、男女桌球隊、男女健美操隊多次獲得重慶賽區高職高專組冠軍。

就業工作

學院畢業生廣受社會歡迎。近幾年首次就業率均保持在 95%以上。學院累計為社會培養了5萬餘名專門人才,多數已經成為技術與管理骨幹,中國嘉陵集團總裁龔兵、重慶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公司董事長朱大倫、重慶金算盤軟體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春等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發展機遇

學院新時期面臨眾多發展機遇。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國家實施三峽工程、西部開發、重慶直轄、“ 314”部署、城鄉統籌等重大發展戰略,重慶優先發展電子信息、汽車機車、裝備製造等五大支柱產業,到2015年電子信息產業將成為重慶的第一支柱產業,需要大量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學院的電子信息和兵工行業背景源遠流長,“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專業結構相得益彰,毗鄰重慶微電園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產學結合、校企合作優勢得天獨厚; 重慶市政府渝府發〔 2007〕39號檔案明確提出“儘快把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辦成特色鮮明的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

榮譽

學院是重慶市高等教育管理先進學校,文明單位,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大中專招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信息產業部先進學校;學院是“中澳(重慶)職業教育與培訓項目”院校,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的承擔“軟體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任務的院校,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產業部授予的“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信息產業部授予的“全國信息技術套用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學院是重慶市軟體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職教師資培訓基地,“機械製造”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下崗職工再就業定點培訓單位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定點培訓單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