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神聖殿堂。

基本信息

簡介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前身為大足縣文物管理所,成立於1952年,1984年成立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1990年由重慶市編委批准,更名為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縣處級文化事業單位,與大足縣文物管理所、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大足石刻研究所三個機構合署辦公,負責大足石刻及大足縣境內的文物事業管理、保護、研究、宣傳和對外一放工作,業務、行政分別隸屬重慶市文化局和大足縣雙重領導。全館有正式職工130人,大專以上學歷60餘人,獲得職稱者56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20,初級職稱28人。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在館領導一班人的帶領下,真抓實幹,開拓進取,銳意改革,迎難而上,抓住機遇,力爭上遊,嚴格各種制度,始終堅持將文物保護工作放在第一位,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兼顧經濟效益,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開創了文物工作新局面。近四年來獲得省級以上表彰獎勵20餘次,尤其是1999年大足石刻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次獲得成功,為國爭光;2000年大足石刻文物旅遊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1年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的總稱。現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尊,碑刻10萬餘字。其中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精美輝煌的大足石刻,自20世紀8年代初對外開放以來,公眾媒體對大足石刻的宣傳不斷加大力度,對外宣傳工作不斷深入,使大足石刻這顆璀燦的藝術明珠更加熠熠生輝,吸引著中外名人、專家學者和遊人,至今已接待參觀遊客1200餘萬人次,其中接待58個國家的海外賓朋50餘萬人次,其中不乏國家級元首及重要貴賓。參觀者無不為中華民族這座藝術宮殿傾倒,無不為中國人民偉大的精神所折服,讚美之詞溢於言表。

藏品簡介

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位於四川大足縣龍崗鎮。1952年11月,成立大足縣石刻保管所,1953年更名為大足縣文物保管

所,1984年在此基礎上成立博物館。藏品主要是密布全縣的摩崖石刻,時間起於初唐,經五代、兩宋、明至清,共有龕窟1030個,造像五萬餘身,唐宋碑刻10通,唐宋造像記和題記134則,明代碑刻及造像20則,清代碑刻32塊。開設了聖壽寺石刻藝術展室,展出各時期圓雕石刻110餘件。 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4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一處叫北山。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晚唐以後窟藝術的代表作。北山的石刻造像近萬。主要的造像集中在長約1里,形如新月,名為佛灣的地段上。這裡的石刻群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五代、兩宋,前後經營了達250年。這些石刻像的特點是刻工精細,形象生動,其中最精彩的是幾座觀音、文殊和普賢的造像。 寶頂山的石刻是我國石窟藝術中罕見的,它是經過通盤規劃、設計以後,先雕刻出小樣,作為藍圖,然後再擴大雕。其中充滿農村生活情趣的牧歌式的石刻《牧牛道場》,是最精彩的,它所表現的是牧童馴牛。牛的犟勁和牧童在馴服牛後的悠然自得的神情都刻畫得非常真切、生動。 大足石刻縱貫千餘載,橫融佛道儒,造像精美,完好率高。同時伴隨造像出現的各種經文、傍題、頌詞、記事等石刻銘文有15萬餘字,而且多為金石史中的佳品,是一座難得的文化藝術寶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地位

大足石刻位於四川省重慶市,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神聖殿堂。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領導簡介

副館長:陳明光

參觀信息

(圖)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

門票:90元

交通:重慶到大足遊覽觀光以乘汽車最為方便,2小時可達大足,重慶汽車西站每天有數十班次汽車往來於其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