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如珂法師

釋如珂法師

早年先後攻讀於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和北京大學(宗教學);曾在機關單位任職,後因緣具足,1994年農曆6月19日在光孝寺出家,在光孝寺上耀下潮法師座下剃度,1998年在南華寺受戒。1999年~2001年在嶺東佛學院學習,2001~2006年在廣州大佛寺講經說法。2006年以後,先後擔任廣東省懷集法性禪寺住持、龍川南山古寺住持,廣東省茂名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在人間》雜誌社主編、任廣東省社科院——國學研究中心顧問、暨南大學——中印比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並在武漢大學等各名牌高校兼任客座教授等。現荷擔如來家業,重建位於廣東歷史第一名鎮的佗城南山千年古寺。

人物經歷

釋如珂法師 釋如珂法師

釋如珂法師是禪宗臨濟正宗的傳人,講經說法至今已有14年歷史。多年來,法師紹佛隆恩,續佛慧命,圓融大小乘,參合世間與出世間法;廣設方便,觀機施教。如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倡導“佛在人間”的“生活禪”和“快樂禪”,以出離心、平等心、菩提心和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為修行次第,並“以淨土為歸,以般若為導”,接引眾生,饒益有情。

釋如珂法師 釋如珂法師

如珂法師的禪式思維充滿了睿智、充滿了機鋒,他的整個思想體系和理論,充滿了臨濟正宗“臨濟將軍”的烈烈雄風,其開示時常是當頭棒喝,霹靂手段。近年來,如珂法師先後出訪過高棉、老過、韓國等地,受到高棉西哈莫尼國王、涅本才副首相、布格里大僧王、韓國六祖惠能國際大學釋延和法師等的熱烈歡迎。在國內,如珂法師時常受邀到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學術機構和浦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富士康”等大型企業演講,受到廣大知識分子、企業高管等的熱烈歡迎。

個人作品

演講及文稿

《如何撒播千萬財富?》(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六事因緣 可成就中國企業家的事業理想》(國際佛商大講堂)

《企業與慈善良性發展》(““嶺南新世界”論壇)

《禪和大千 —— 和心、和手、和緣》(四會·山中湖膳養山莊)

《佛在心中覺》(廣東華文國學研究院) 《禪與賈伯斯》(浦發銀行廣東總部)

釋如珂法師 釋如珂法師

《中華文化之美》(江西·南昌大酒店)

《幸福的源頭》(四會·龍泉養生山莊)

《九州生氣恃風雷 —— 談鄧小平是大禪師》(廣州·光孝寺)

《談佛教的出路?》(四會六祖寺)

《盂蘭盆經講解》(四會六祖寺) 《往生論講解》(茂名靈慧寺)

《佛弟子的呼喚 —— 如珂法師開示錄》(眾弟子整理)

《問禪? —— 當今佛教發展 20 難題》(眾弟子整理)

學術著作

臨川才子 王安石與 江西佛國 之法緣

《驀然回首 —— 追尋遠逝的 大家風範

五方文殊 之源流略考》

《馬祖禪思想的歷史淵源及其當世的價值》

《中國禪宗六代祖師傳燈法要》

《馬祖道一之大禪師精神》(獲江西贛州佛協“馬祖道一禪思想研討會”特等獎)

擔任主編

釋如珂法師 釋如珂法師

再版《歷代高僧傳》 再版《大乘妙法蓮華經》

再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中韓版四會六祖成佛之地》

《中國禪宗祖庭參訪之旅》

中國禪宗寺志 系列叢書

《懷化佛教志》(湖南省懷化市史上第一部佛教史志)

《佛在人間》雜誌等。

如今,如珂法師發宏誓願,恢復南山古寺,千年曹洞祖庭,將在此地閉關參學,沉澱思想,並在未來,廣泛凝聚四方人才,在此地對佛教經典進行“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地研究,共同參學,共同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南山不二法門”學術思想體系,讓我們共同期待、共同參與。

部分語錄

語錄 1

我們現在回頭看“柯達”的失敗,柯達這個企業,當年她迅速崛起,迅速成為了這個行業的龍頭,後來,她被誰打敗了?表面上是被“蘋果”打敗了,事實上是被一個理念給打敗了,“蘋果”數碼的出現,直接告訴你:拍照可以不用膠捲。這個理念的出現,不僅僅打敗了“柯達”,而是打敗了這個膠片製造行業。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清代滿族的軍隊,八旗子弟,清一色東北高寒地帶培養出來的鐵騎,論戰鬥力絕對超過秦漢唐宋這些強悍朝代,但是,英國5000個人的小部隊就直接打垮了清朝,為什麼呢?還是一個新理念的出現:打仗可以不用鐵騎。“火槍”的出現、軍事工具的變革,直接淘汰了清朝政府的部隊。

如今,我們可以冷靜的想想,在整個佛教事業如日中天的這種“掩飾”下,佛教潛藏著巨大的危機,現在的模式是,佛教必須依存於一個廟宇,依存於一個山頭,依存於一個佛像,禪宗“實相無相”的精髓並沒有被發掘,所以我們拚命化緣,拚命蓋廟,錯了。如果有朝一日,佛教人才凋零了,基督教一個“十字架”插在一個廟宇上頭,這個廟宇就直接成為基督道場了;如果伊斯蘭教造一個“大圓頂”蓋在廟宇上頭,這個廟宇就直接成了伊斯蘭教道場了,這個很危險了。為什麼呢?還是理念,基督教傳道現在直接搞“家庭教會”,這是真正的“實相無相”精神,人家的錢直接拿來培養人才啊,這個傳道理念以後是可以直接打敗佛教的。

(摘自《談佛教出路?》)

語錄 2

一人問佛:如何富有?佛說:要學會給予別人。那人問:我很窮,如何給予?佛說:即使沒有錢,同樣可以給予七樣東西:1顏施,即微笑處事;2言施,多說鼓勵和安慰的話;3心施,心態平和對人誠懇;4眼施,用善意的眼光對待別人;5身施,以微小的行動幫助別人;6座施,即有謙讓之心;7房施,有包容理解之心。有這七種布施,好運一定相隨!

(摘自《“如何撒播千萬財富”?》)

語錄 3

現代社會,我們的樓越建越高,人的道德水平卻越來越低;路越走越寬,人的心胸卻越來越狹窄;鐵道越鋪越長,人的眼觀卻越來越短淺。現在,我們不僅僅要像千佛塔一樣,建設一個實體的千佛之塔來感召大家,更要在我們的心靈中間建造千千萬萬的心靈——真善美之塔,使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真正的“千佛之塔”。

(摘自《“禪與賈伯斯”》)

語錄 4

從本質上講,企業與慈善是不矛盾的,企業本身就是一種布施,企業反哺社會是財布施,企業技能培訓是法布施,給人穩定工作、生活自在、身心安定了,就是無畏布施。

我們的企業,能夠守好自身的企業道德就是最大的慈善。現在是,很多企業,比如製藥,本來只需要10塊錢的成本,結果賣到1000,這是良心喪失。造了藥卻不能真正利益社會民生,還整天說自己製藥行業利益大眾,這樣以後照樣要墮地獄。

我們回頭看看,同仁堂,她的理念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用這種道德理念和精神在支撐她這個企業的。再看看滿清“紅頂商人”胡雪岩,他創辦“胡慶余堂”藥行的目的就是要無私布施醫藥的,他天天虧本的。這些是真正的慈善和慈悲。

(摘自《企業與慈善良性發展》)

語錄 5

文化、思想是最大的殺人武器。馬克思說的,“古希臘神話不僅僅是古希臘藝術的武庫,還是古希臘藝術的土壤”,也就是說,要展示古希臘藝術,題材離不開神話,而同時,神話又不斷催化古希臘藝術。這就類似佛門“四重緣”中“所緣緣”的說法(簡略說即第一原因產生第一結果,而第一結果又成為第二原因),所以要善於運用和發揮我們的古代文化。

西方“三個蘋果”、“兩幅畫”改變了人類社會,亞當與夏娃的第一個蘋果誕生了人類;牛頓的第二蘋果改變了人類的思維結構和科學方向;賈伯斯的第三個“蘋果”(即美國的蘋果公司)改變了21世紀人類資本的運營模式和滲透方式。而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的微笑》兩幅畫成為歐洲藝術長廊裡面的拱頂橋。這裡面包含了多少東西?傳遞了多少信息?這是不可思議的,兄弟們(法師對弟子們的親切稱呼),這就是佛教裡面的“無相傳法”啊!

(摘自《佛弟子的呼喚——如珂法師開示錄》)

語錄 6

鄧小平是大禪師。鄧小平的改革充滿了禪宗的禪式思維,敢為人之所不敢為,想別人之所不敢想,《孫子兵法》“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能夠擁有這種“奇正框合”的大謀略,大智慧,大境界的人,非鄧小平莫屬。他能夠專心致志搞改革,頂住一切壓力,這種專心於一行的大定力,在我們禪宗看來,他就是深得“一行三昧”、“真如三昧”的大禪師,而且鄧小平的改革措施充滿了我們禪宗臨濟宗“臨濟將軍”的凜烈風格:雷厲風行,霹靂手段。

與鄧小平同一個年代的里根總統並沒有改變美國,柴契爾夫人並沒有改變英國,戈巴契夫更是改垮了蘇聯,只有鄧小平,徹底的改變了中國,徹底的改變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徹底的改變了世界“兩個超級大國”的格局,並引領了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國家對世界進行了大洗牌,讓世界格局趨於多元化。

(摘自《九州生氣恃風雷——談鄧小平是大禪師》)

語錄 7

隨緣行。隨緣則增強人的包容性,遏制內心的貪念。現代社會的人們總是換手機、買豪華車,而在享受這些現代產品帶來的好處,甘受誘惑的同時,還在接受手機輻射危害身體,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環境。總有一天,大自然會逼得人們放下這些好處,不貪便利,隨緣就行。

無所求行。人有苦,總是有所求,總是執著一個“我”.對他人有所求,滿足一個“我”,但有所求是求不得苦。如果無所求呢?如果醫生對病人無所求,就不會有高價醫藥費;如果員工對老闆無所求,就不會有那么多起跳樓事件;如果······

(摘自《佛在心中覺》)

其他作品

附:《問禪? —— 當今佛教發展 20 難題》

1、現在佛教大型活動很多,但真正能感動人、能感化人心的卻很貧乏。如何把大型佛教活動辦好?

2、念佛是淨土法門的核心,念佛堂是淨土宗佛弟子求往生的重要場所,是生命解脫的基地。如何把寺廟裡的念佛堂辦好?

3、參禪是禪宗的重要環節,禪堂也是禪宗佛弟子通往解脫之路的重要關口,現在全國“打禪七”、“內觀禪”、“參禪夏令營”等等都很多,但真正好的寥寥無幾。如何把寺廟裡的禪堂辦好?

4、“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第一大事,素食固然好,但是提倡素食的前提是,必須是健康的素食,現在佛門很多人都缺乏這種觀念。如何把寺廟裡的齋堂辦好?

5、睡覺也是人生大事,在寺廟,室內衛生、飲水、鋪和蓋等等都不是很令人滿意,寺院隨簡陋,但決不能邋遢。如何把寺廟裡的住宿和接待工作辦好?

6、琴棋書畫,這些都是幾千年來佛教傳播的重要載體,在西方,一副“耶穌的晚餐”繪畫就為基督教度化了1.3億的基督教徒。在現代,如何有效的進行藝術弘法?如辦好書畫苑等?

7、現代佛教音樂(亦稱梵唄)很多,但是未能規模化,形成像交響樂團隊之類,如佛教歌手都很散漫,很勢單力薄。如何辦好佛教的梵樂團?

8、慈善歷來是佛教的第一義舉,在現在中國慈善機構種種醜聞盛行的背景下,如何辦好佛教的慈善機構?

9、教育和人才培養是佛教的第一大課題,如何辦好佛教研究院?

10、在佛教徒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老年人,老年人是支撐我們佛教的重大力量,甚至是我們佛教的脊樑,但是很多落於迷信和俗套,正信正見都很缺乏。如何辦好佛教老年大學?

11、幾千年來,中國寺院經濟都是靠化緣,靠別人布施,是一種耗散型結構。在現代印度,“斯利·亞羅頻多”修道院就擁有自己的完整經濟產業鏈。寺院是否應該擁有自己的農場?如何辦好?

12、歷來佛像基本都是民間木匠雕刻成的,這些工匠都很缺乏美學美感、缺乏思想境界和證量;在西方,巴黎聖母院、基督山、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藝術大殿堂。寺院是否應該擁有自己的佛像雕刻廠?如何辦好?

13、救死扶傷是慈善的重大內容之一,在中醫藥貧乏的今天,寺院是否應該擁有自己的醫院和醫藥系統?如何辦好?

14、寺院是否應該發展旅遊經濟?如何把握這個度?

15、在西方中世紀,為了方便和規範天主教教會資金管理,最終催化了銀行的產生、催化了公司的誕生;但是中國幾千年來,寺院經濟一直都沒有改變其模式和性質。是因為是否應該把寺院的經濟和財務現狀進一步提升,甚至創造自己的佛教銀行?

16、書籍出版是弘揚佛法的重要手段。佛教出版業應該怎么樣辦?

17、在信仰缺乏,道德缺失的年代,如何營造良好的佛教道德誠信?

18、如何培養佛教優秀、有道德、有水平的知識型人才?

19、如何和高等大中院校進行聯合辦學?走出新的佛教辦學道路?

20、一部李連杰的《少林寺》讓河南嵩山少林寺走向了全世界,一首《楓橋夜泊》讓寒山寺的鐘聲漂洋過海,傳播到歐美。寺院建設如何走向藝術化?如何進行無相弘法、藝術弘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