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瓷

醴陵瓷

醴陵陶瓷生產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遠在東漢時期,醴陵就有較大規模的作坊,專門從事陶器製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開始燒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醴陵瓷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此前,醴陵瓷器用單一的氧化鈷(俗稱土墨)作彩飾原料,手工描繪粗獷花草圖案後,施釉覆蓋,燒成釉下青花瓷。湖南瓷業學堂研製出草青、海碧、艷黑、赭色和瑪瑙紅等多種釉下顏料。

基本信息

醴陵瓷器

正文

中國湖南省醴陵生產的瓷器。醴陵位於湖南東部,在貫穿華南幾省的浙贛鐵路線上,並有水路──淥江與湘江、長江連線,水陸交通方便。該縣境內有豐富的瓷土、鎂質耐火土、煤炭等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具備了發展瓷業的客觀條件。
醴陵瓷創始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6)。初期只生產粗瓷。1905年清政府官員熊希齡出訪日本時,發現日本瓷業發展快,品質優良,遂奏請清政府批准於1906年在醴陵創立官辦“湖南醴陵瓷業學堂”,培訓了一批瓷器生產工藝人才。又招商集股,成立“湖南瓷業公司”,開始採用電力和機械製作,從而發展了細瓷生產,並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釉下五彩瓷
醴陵還有生產泥料、顏料、花紙、機械、紙箱等配套工廠和相應的科研、情報、質量檢測中心、設計院、技工學校等專業單位。年產日用瓷、電瓷、建築瓷、化工用瓷及其他工業用瓷10萬噸,其中日用瓷4萬噸。醴陵已發展成為中國著名產瓷區之一。
醴陵瓷以前採用柴窯燒成。1958年開始改為煤窯燒成。現在日用瓷生產大部分採用隧道窯,使用重油燃料,在1400℃還原氣氛下燒成。醴陵瓷瓷質潔白透明,機械強度好,品種齊全,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量達5000萬件(其中60%銷往美國市場)。醴陵釉下彩瓷1979年、1985年兩次獲國家金質獎。

整體特點

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具有耐摩擦、耐酸鹼、無鉛毒、永不褪色的優點,屬於真正的綠色環保產品,在國內外久負盛名。上世紀60年代以來,醴陵生產的工藝美術瓷和高檔日用瓷等釉下五彩瓷成為國內外市場的暢銷產品。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醴陵逐步發展成為全國出口陶瓷主要生產基地之一。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新生的陶瓷品種,清末民初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燒造前後不過20餘年,由於生逢亂世,作品覆蓋面不寬,精品罕見,傳世作品不過400餘件。故宮博物館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僅7件,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精品也不過17件。醴陵釉下五彩瓷有著獨特的藝術之美。造型富於變化,而趨於活潑。一般的花瓶器型墨守成規,而醴陵釉下五彩瓷卻經常將傳統的器形和其他外來的造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絕沒有大紅大紫之類的炫目色彩,淡雅之中透出高貴的氣質。具有很大的文化價值、工藝技巧和觀賞性。
一件釉下五彩瓷的製作工藝流程極其繁瑣與複雜,且難度極高。首先選用上等的優質瓷泥做胚胎,在成型前對瓷泥進行沉澱、濾渣、吸鐵等工序,以保證瓷泥不參雜其他雜質。而真正的成型著需要藝人將瓷體打磨的十分輕薄與平滑,其工序全憑藝人們的手感操作,非具有十多年製作經驗的技工不能勝任。它的彩繪用色顏料來自於釉原料、稀土和有色金屬礦物質,其中一些顏料中還含有黃金等貴重金屬,十分珍貴。由於釉下五彩瓷是直接在毛坯上作畫,讓色料飾於胎釉之上這對畫師技藝要求就非常之高。燒制前的祭奠窯神更是必不可少的儀式,因為繪製好的瓷體要經過1370℃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由於是在高溫下一次燒成,技術上很難把握,仿佛火中取寶一般,成品率不到70%。即便如此還只有個別瓷場能夠燒制。製作成功的釉下五彩瓷花紋透過釉導溢於瓷表,晶瑩潤澤,具有很高的潔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釉下彩瓷使瓷器上的花紋有著看得見、摸不著、永不褪色,給人一種塵囂滌盡、心曠神怡之感,讓瓷器達到了;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境界。.而且還具有瓷化強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強,無鉛鎘之毒,耐酸鹼,耐磨損,花面永不褪色,經久耐用等特點,能同時滿足人們對於審美和環保健康的雙重要求,收藏和使用價值更高。

工藝特色

一、醴陵釉下五彩瓷特色

醴陵釉下五彩又稱為窯彩,產生在青花和釉里紅之後。清康熙年間創製的一種釉下三彩(紅、藍、青三色),又稱釉里三彩,其中的紅和藍分別利用了銅紅色料和鈷料著色,青為用氧化鐵著色的豆青。三種顏色相互搭配,使釉下色彩更加豐富。釉下五彩也是在青花和釉里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使用價值。它集中了多種繪畫方法的綜合運用,但由於釉下五彩在高溫下變化多端,燒成不易,因此歷代傳器佳作極少。

二、釉下五彩的歷史性突破

著名古陶瓷專家王莉英分析說:“在漫長的古代社會裡,中國瓷器的燒造,先後創燒出高溫釉下(鐵)褐彩、釉下(鈷)藍彩和釉下(銅)紅彩。清朝雍正、乾隆二代,是中國古代瓷器燒造的巔峰時期,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無所不能,恰於高溫釉下彩方面建樹甚微。近代醴陵瓷業異常了不起,短短數年便一舉創燒出多種高溫釉下彩,號稱釉下五彩。尤其是創燒出多種複合彩料,以多層次的色階豐富了醴陵釉下五彩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這是歷史性的創新突破,也是對中國瓷器燒造歷史的卓越貢獻。”

優劣區分

紅瓷優劣的區分

一、聽聲音,優品聲音清脆響亮,杯身和杯蓋撞擊後回聲縈繞不絕,劣品聲音沉重發悶,回聲不大也不清脆。
二、看色澤,優品色澤如玉,而劣品色澤發灰偏暗。
三、透光性,優品透光性很強,光澤度很好,在燈光的照射下,如大紅燈籠一樣透出紅光;劣品則不透光。
四、厚度和重量,優品由於採用優質瓷泥,瓷很輕壁很薄;劣品則厚而沉重。 

醴陵瓷器發展大事記

奧運特許收藏喜上梅梢奧運特許收藏喜上梅梢
●東漢時期。縣城近郊新陽楠竹山有較大規模的陶器作坊。
●宋元時期。黃達嘴蕉源一帶已生產上等的瓷器(新近發現的窯址,醴陵制瓷史待重新結論)
●明初,醴陵新陽大土村窯下灣及附近,為朱元璋修建南京城牆生產專用城牆磚。醴陵承制10萬塊左右。
●1729年(雍正七年)。廣東興寧移民廖仲威在東堡溈山開設瓷廠,燒制土瓷。
●1819-1892年(光緒十八-九年)醴陵瓷業“客商雲集,多付款後提貨,求過於供”,是為醴陵瓷業的興盛期。
●1904年(光緒三十年)。清政府官員熊稀齡東渡日本後,與醴邑文俊鐸共赴溈山考察,立志改良醴陵瓷業。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清政府批准熊稀齡呈文,撥庫銀一萬八千兩,創辦湖南瓷業學堂,並創建湖南瓷業公司。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到07年間。瓷業學堂創製五種高火性釉下顏料,並在青花裝飾基礎上首創釉下五彩瓷器,成為醴瓷特色。
●1909年(宣統元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獲武漢勸業獎進會一等金質獎牌。
●1910年(宣統二年),醴陵瓷參加南洋勸業會榮獲第一等之奏獎。●1911年,參加義大利都朗博覽會,醴陵瓷獲得最優獎。
●1915年,醴陵瓷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榮獲金牌獎。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景德鎮瓷受阻,而醴陵瓷暢銷。到40年時,醴陵瓷業還增加了46家工場由77個增加到133個。全縣年產量達10萬擔。被人稱為建國前的全勝時期。
●1941年,醴陵開始有了電瓷業。
●1949年,醴陵瓷業恢復生產。到年底時,就業達到3297人。
●1954-1955年,釉下五彩瓷傳人吳壽褀復出,中斷20年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得以重獲生機。
●1955年,在醴陵成立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195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醴陵瓷業公司。
●1958年5月,醴陵完成柴改煤的改窯試點,國家輕工業部在醴陵召開全國改窯現場會,推廣醴陵的經驗。
●1958年,醴陵瓷器公司把20多個所屬企業改建為國光、星火、永勝、力生、淥江電瓷廠、瓷泥礦、藝術瓷廠(群力瓷廠)。新建陶瓷機械廠,擴建醴陵電瓷廠。
●1958年2月-11月,蘇聯、越南、羅馬尼亞、民主德國專家等來醴陵考察瓷業。
●1958年9月,越南陶瓷實習生75人來醴陵實習直到60年3月結業。
●1958年,醴陵首次為毛主席、周總理制作生活用瓷。毛主席用茶杯被命名為“勝利杯”。
●1959年3月,全國第三次陶瓷專業會議在醴陵召開。
●1959年,醴陵藝術瓷廠為首都十大建築中的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首都工人體育館生產全部國家用釉下彩瓷3萬多件。
●1959年6月,醴陵援建越南海洋瓷廠動工。
●1964年,醴陵承擔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宴釉下彩瓷23萬多件。
●1966年,日本產業代表團來醴陵參觀考察瓷業。
●1971年,醴陵群力瓷廠和陶研所為毛主席試製釉下彩瓷餐具和菸灰缸。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醴陵為聯合國大廈特製釉下彩瓷友誼茶具。
●1972年6月,醴陵援建阿爾及利亞蓋爾馬日用陶瓷廠投產。
●1973年,醴陵陶研所為毛主席試製帶蓋魚盤。
●1974年,醴陵群力瓷廠為毛主席承制薄胎碗等生活用瓷(內外均有花)。
●1976年,醴陵群力瓷廠承擔毛主席紀念堂全部釉下彩瓷的製造任務。
●1976年,醴陵陶研所首創鈀金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醴陵為鄧小平製作製作贈日本天皇裕仁的松鶴文具。
●1979年,醴陵群力瓷廠生產的釉下彩瓷餐具獲國家金質獎。國光瓷廠的厚胎餐具獲國家銀質獎。
●1983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獲國家優秀新產品獎。
●1984年,國光瓷廠生產的白玉西餐具獲國家銀質獎;永勝瓷廠生產的醴陵牌餐具獲國家銀質獎章。
●1985年,醴陵撤縣建市。群力瓷廠生產的釉下彩蘭海棠在江蘇宜興全國質量獎評比中,再度獲得國家金質獎。醴陵對美出口瓷創全國八大瓷業產區之首。
●1985年,適應改革需要成立湖南省醴陵瓷業總公司。
●1986年,醴陵群力瓷廠為鄧小平製作贈送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鵝塘月夜掛盤。
●1986年,醴陵製作贈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彩盤。
●1997年,在南方一次拍賣會上,醴陵“毛瓷”首次面世。一個低價28萬元的毛瓷碗,被拍出178萬元的天價。
●1998年,醴陵為江澤民製作贈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紅山茶咖啡具。●上世紀90年代,醴陵與日本瑞琅市結為友好城市,先後派出近千研修生赴日本培順學習。
●2000年,2001年,醴陵群力瓷廠再造毛瓷,“毛瓷”正式公諸於世。拍賣價格一直彪升,群力瓷廠因而被譽為“紅官窯”。
●2002年,醴陵群力瓷廠為中央政治局常委製作“常委杯”。
●2003年,以醴陵釉下五彩瓷為特色的漢光瓷在上海成功運作,享譽中外。
●2003年,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鐵映來醴視察,並題寫“瓷魂”,“紅官窯”。
●2003-2004年,湖南省政府批准醴陵成立陶瓷科技工業園,並將其升格為正處級單位,作為湖南省標誌性產業來打造。
●2005年羅磊光清末民初醴陵釉下五彩瓷收藏展,在湖南省博物館展出引起轟動。
●2005年,“品牌醴陵”工程在北京成功運作,釉下五彩瓷在北京第七屆國際科博會首都亮相,引起廣泛關注。
●2005年,醴陵打造“世界和瓶”,成功進軍雅典奧運。
●2005年,被譽為“千年夢想”的中國紅瓷,在醴陵成功開發。
●2005年,由金煌瓷藝打造的富貴牡丹瓶,被湖南省贈與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2005年,金煌瓷藝為國務院製作“總理杯”和陳設瓷。
●2005年,湖南省陶研所為鄧小平誕生100周年製作紀念瓷。

●2006年,由湖南省陶研所設計並與瑞豐祥中國紅瓷廠打造的“天球牡丹瓶”,被胡錦濤贈送給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48國首腦及嘉賓。
●2006年,國家博物館為紀念毛主席逝世30周年,再次複製毛瓷2006套在北京發行。

●2006年12月,紅官窯獲批2008北京奧運會特許生產商和經銷商。

●2007年,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欄目,以“醴陵國瓷”為主題,連續4期講述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國寶故事,引起國內外的關注。

●2007年,醴陵市委、市政府與中央電視台聯手打造電視連續劇《紅館窯》。
●2008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湖南省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榜上有名。官潤窯、紅官窯為首13家陶瓷企業的入選“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首批傳承基地。

2009年6月,紅官窯獲批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產商與零售商。

保護措施

一、地理標誌保護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醴陵瓷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准自即日起對醴陵瓷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二、保護範圍

醴陵瓷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關於劃定醴陵瓷器地理標誌產品地域範圍建議的函》(醴政函〔2005〕120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醴陵市行政區域內陶瓷科技工業園和南橋鎮、富里鎮、白兔潭鎮、浦口鎮、王仙鎮、王坊鎮、東堡鄉、東富鎮、孫家灣鄉、泗汾鎮、船灣鎮、沈潭鎮、清水江鄉、大障鎮、賀家橋鎮、嘉樹鄉、栗山壩鎮、均楚鎮、石亭鎮、神福港鎮、板杉鄉、新陽鄉、仙霞鎮、黃獺嘴鎮、楓林市鄉、官莊鄉、來龍門街道辦事處、黃泥坳街道辦事處、西山街道辦事處、陽三石街道辦事處等30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

三、專用標誌使用

醴陵瓷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醴陵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醴陵瓷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措施。

地理標誌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誌研究所發布了2013年中國地理標誌發展報告,湖南“醴陵瓷器”上榜第三次全國地理標誌調研第二批最中國地理標誌,即中國五星級地理標誌。[2]
最中國地理標誌是最具中國地理標誌特質、最值得保護與發展、現階段保護與發展工作最好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依據《地理標誌保護與發展綜合調研評價規劃》評價出來的中國五星級地理標誌,三年複評一次,不符合條件的要清退。
地理標誌綜合價值評價結果顯示,醴陵有兩大地理標誌入選“中國20大加工品地理標誌”前十,“醴陵瓷器”、“醴陵花炮”分別以綜合價值相對指數93.00、79.76排名第二和第十。20大加工品地理標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茅台酒、醴陵瓷器、景德鎮瓷器、五糧液酒和瀏陽花炮。[2]
據統計,全國地理標誌數量已達到3210個,產值已超過13000億元,已形成一個大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
醴陵生產的釉下五彩瓷器憑其“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卓越品質,無論經濟價值還是社會影響都是地理標誌的佼佼者。截止目前,醴陵已有23家企業被國家質檢總局獲準使用“醴陵瓷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保護標誌,發放超過100萬枚“醴陵瓷器”防偽標識,另有15家陶瓷企業審核待批。“醴陵瓷器”產量占湖南省陶瓷總量的94.7%,占有全國14%,占世界日用瓷產量的9.6%。[2]

配圖

世博特許收藏玉蘭繽紛世博特許收藏玉蘭繽紛
醴陵瓷器作品:其樂融融醴陵瓷器作品:其樂融融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