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祭大典

醮祭大典,道場科儀中最隆重、最莊嚴的醮祭大典,醮乃民間信中最隆重的祭典儀式,主要的目的為祈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民生樂利以及闔家安樂、人丁興旺。

概述

道場科儀中最隆重、最莊嚴的醮祭大典,在**民間相當易見,每年入冬之後,四處都可見到各種規模不一,意義、名稱不同的醮典,俗諺更有:“入冬之後打大醮”之說,顯見醮在民間實為重要的祭祀活動。

內容

所謂醮,原始的意義僅是祭神,【昭明文選】宋玉【高唐賦】謂:“醮諸神,禮太乙”,至南隋時則已演變成:“夜中於星辰之下,陳放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乙、祀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後來慢慢演變成僧人、道士搭壇獻祭都稱為醮。
政府的醮祭,大體承襲中國的意義,但因移民的來源多而雜,醮祭的樣貌也變的多樣,形式更因各地而有不少差異,另也受到道士派是不同的影響,行事及作法更分南北兩大系,兩者雖仍有相同之處,卻有許多地方早已南轅北轍。
綜而言之,醮乃民間信中最隆重的祭典儀式,主要的目的為祈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民生樂利以及闔家安樂、人丁興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