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行業腐敗

醫療行業腐敗

有了病不敢求醫,能不進醫院就不進醫院,百姓對就醫的這般心理,皆源自越刮越烈的醫療腐敗之風,具體表現為開單提成、檢查黑洞、藥價虛高、專家走穴等 、醫患關係緊張。據媒體披露,在藥價中,行銷費用所占比例超過三成,其中很大一部分成為賄賂醫院相關人員的“黑金”。這意味著腐敗已成為“看病貴”的重要推手。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遏制醫療行業腐敗,需要完善相關立法進行制度反腐。

行業腐敗

藥價貴、醫患關係緊張,是出現在醫療機構的兩個突出問題。據媒體披露,在藥價中,行銷費用所占比例超過三成,其中很大一部分成為賄賂醫院相關人員的“黑金”。這意味著腐敗已成為“看病貴”的重要推手。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遏制醫療腐敗,需要完善相關立法進行制度反腐。

醫療腐敗

醫療腐敗表現在:開大處方,倒賣病人,收受回扣紅包等。

醫患關係應是一種朋友關係,個別醫務工作者向患者或患者家屬索取金錢等,造成醫患關係緊張。有些醫務工作者“看人下菜碟”,收受紅包的和不送紅包的完全是“兩種待遇”,收受紅包的呵護有加,沒有得到紅包的則冷若冰霜。

如何拯救

醫療腐敗 醫療腐敗

藥價虛高,一多半都變成了公關費,市直區縣73家醫院百分之百涉案,全軍覆沒--福建漳州醫療腐敗案,內幕驚人。國務院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李玲認為,這是全國普遍現象,漳州只是冰山一角。(2013年7月24日央視)

醫療腐敗與其他領域的腐敗本質一樣,監管失靈所致。藥品從出廠到醫院,經過多層審查;問題是,監管把關層次多並不意味著審查的嚴密,權力參與利益瓜分主體的多與少;參與監管者愈多,最終到患者那裏的藥價就高。

藥價虛高與醫療腐敗問題,只表現一個枝節問題。最大的問題出在體制機制上,只有從這方面拯救淪陷的制度體系,才可能最終解決醫療腐敗與監管無效的問題。

腐敗利益鏈

醫療衛生領域的商業賄賂主要集中在醫療設備、耗材和藥品採購環節,其中的醫療腐敗利益鏈驚人。

醫療腐敗利益鏈驚人 醫療腐敗利益鏈驚人

醫療設備採購與普通設備採購有很大區別。儘管按照規定超過一定金額的設備都需要通過市採購中心招標採購,但是醫院和使用科室對於該設備的配置和參數有決定權。因此,設備廠商和代理商願意花重金對醫院科室負責人以及主管領導行賄,使這些受賄人按照行賄人提供的儀器參數設定採購標準,相當於“定向招標”。比如,某醫院口腔科主任按照設備供應商代理的牙椅設備參數修改了招標檔案中的相關參數,使該公司順利中標,從而收取了數十萬元的賄賂款。

檢察機關調查發現,醫療耗材採購過程中的回扣現象相當普遍,代理商往往用高額回扣來利誘醫生提高耗材使用量。耗材的利潤驚人,有代理商虧本賣設備給醫院,目的是通過耗材賺取高額利潤。

藥品採購過程中的賄賂行為最為普遍。檢察機關調查某抗生素的代理商,發現藥品進入某醫院需要向相關院長和藥劑科負責人行賄,代理商在藥品的使用過程中會根據銷售量給予一定比例回扣。藥商通過行賄獲取利益,而醫院從院領導、藥劑科負責人到開處方的醫生層層得到好處,從而形成“利益鏈”。

某醫院藥劑科主任供述稱,醫院每採購一盒阿某某素顆粒,就能獲得3元的回扣。僅一年半時間,回扣就高達幾十萬元人民幣。“醫院濫用抗生素的現象非常普遍,藥品採購背後的利益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機制問題

醫改問題

中國之前進行的醫改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讓醫院自負盈虧,自主創收。醫院僅靠為患者看病無法從中賺取多少利益,“以藥養醫”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是醫院的公益屬性與市場化生存方式發生嚴重分裂造成的。醫療衛生事業是“準公共品”,具有公益性。在醫改之初卻並沒有及時建立起有利於醫院改革與發展的籌資機制,從而使醫院生存環境惡化,陷入無序競爭。藥品是一個特殊的商品,從出廠到賣到患者手中卻有重重環節。這樣的商業運作就給‘腐敗’留有了很大的空間。

院長權力

在醫院特別是公立醫院這樣一個比較特殊的機構,帶有行政權力的‘一把手’在採購、人事、財務甚至是基建方面都有發言權甚至決定權,導致醫院一把手成高危職業。醫院管理行政化現象非常嚴重,高度集權產生了腐敗的空間,而藥品直接購銷方式以及醫院經費自籌的政策,造成的以藥養醫的局面,使得醫療系統成為腐敗易發、高發的領域。

惡性競爭

中國有40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和8000多家藥品批發企業,還有12萬家藥品零售企業。這些企業的成本都不是政府支付的,都需要通過經營、收費、加價來維持。為了讓藥品進入醫療機構並開到患者手中去,一些企業千方百計公關,採用送回扣的方式非法促銷、不正當競爭。
與此同時在小型醫院醫生的勞動價值得不到合理體現,勞動價值和價格差距過大,勞動報酬不高,在醫生中形成補償心理,也是引發“醫療腐敗”的原因之一。
因此說要想解決我國醫療行業的腐敗問題,“醫改”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走廊醫生

2012年3月15日,拒不服從綿陽市人民醫院的“待崗”處理一周之後,蘭越峰在超聲科的辦公室被院方換了鎖。此後她再未能踏進辦公室一步,成為一名“走廊醫生”。

面對過度醫療和貪污腐敗,四川省綿陽市人民醫院超聲科主任蘭越峰採取了不妥協。結果她被醫院整理成“瘋子”醫生,喊出了“

走廊醫生抵制醫療行業腐敗 走廊醫生抵制醫療行業腐敗

你砸醫院招牌,醫院砸你飯碗”的口號。一面是她很無助,一面又是她頑強的抗爭。她在醫院裡的走廊坐了一年多,還依然在坐著。(2013年5月30日《南方周末》) 50歲的蘭越峰是綿陽市超聲專家之一。一位農民的身體通過超聲檢查,明明沒問題,卻被醫生診斷為需要做下肢血管手術和安裝心臟起搏器。她說了“不”,斷了醫院的財路,這就得罪了同事得罪了醫院。用災後援建捐款購買彩超設備,明明是價值160萬元的老款,卻讓她在230萬元的發票上籤字,她說了“不”,結果就開罪了醫院領導。最後,醫院設下“陷阱”,說她推諉病人並造成病人不滿意,不是按“規定”罰款,而是在“莫須有”之後讓她待崗、曠工,以達到開除之目的。蘭越峰無奈,只好坐在醫院的走廊里上班。涪城區衛生局紀委書記王洪川承認,蘭越峰通過“坐走廊”給人民醫院出了一道難題。“不在醫院說她曠工可以,說她不上班她又在醫院裡。”看看綿陽市人民醫院,蘭越峰無疑是最好的醫生,她有技術有醫德。好醫生“坐走廊”,那不好的醫生在哪裡呢?這樣的醫院還安全嗎?還是“人民”醫院嗎?我們不得不打上一個重重的大問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