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智慧:生命與八卦

醫易智慧:生命與八卦

醫易智慧:生命與八卦,作者田合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醫易智慧:生命與八卦

本書是周易與中醫智慧叢書之一,是一部關於周醫醫學思想的理論專著。筆者通過對歷代醫家有關醫易學說的研討探微,基本掌握了醫易學說的原理,運用《醫易》原理,並結合現代醫學知識,破解了中醫三焦、心包絡、命門實質的千古之謎,揭開了長壽的秘密。並對君火相火學說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建立了以腦-心-脾-腎為生命軸線的新理論以及中醫太極六經說新理論。本書適合醫學研究人員參考學習。

本書目錄

緒論

第一編 醫易總論

第一章 《周易》中的醫學思想

一、何謂《易》

二、“《易》逆數”新解

三、《同易》的說理工具——卦

(一)卦的起源

(二)依天地畫卦

(三)依四時陰陽物候節律畫卦

(四)依人體畫卦

(五)依數和河圖洛書畫卦

四、《周易》精髓——陰陽理論

(一)陰陽學說的模擬圖——太極圖

(二)論太極圖

五、河圖、八卦與五行

六、太極圖與八卦的關係——世界模式圖

(一)古太極圖與先天八卦圖

(二)古太極圖與十二訊息卦

(三)今太極圖與後天八卦圖

七、《周易》的尚中思想

(一)先天八卦次序圖的尚中思想

(二)先天八卦方點陣圖的尚中思想

(三)後天八卦次序圖的尚中思想

(四)後天八卦方點陣圖的尚中思想

(五)河圖的尚中思想

(六)洛書的尚中思想

(七)卦爻辭及《易傳》中的尚中思想

八、八卦與人體

九、八卦與生命

十、八卦與健康

(一)疾病

(二)生態環境

(三)社會環境

(四)防治

(五)中藥

十一、《周易》哲學思想體系——水地說

十二、《周易》的辯證法思想

第二章 醫易典籍一績帝內壅勘

一、洛書八卦的套用——科學實驗

二、天地之至數的套用

(一)表示五方五運之常

(二)表示五運之變

(三)表示人體臟腑生理現象

(四)表示九針

(五)掌握至數之機

三、太極原理的套用

(一)太虛為宇宙本源

(二)太極圖解說

四、易象的套用

五、取象種類

(一)八卦之象

(二)方位之象

(三)象形之象

(四)爻位之象

(五)六畫之象

(六)互體之象

(七)反對之象

六、《周易》對髒象、經絡形成的貢獻

(一)五臟之象,可以類推

(二)十二經脈應天地象

七、左肝右肺取易象

八、《周易》尚中思想的套用

(一)人稟天地之中氣而生

(二)養生防病的尚中思想

(三)發病的尚中原理

(四)治療中的尚中思想

九、五行的套用

十、五運六氣

十一、病因學易理套用

(一)陰陽失調

(二)四時之逆

(三)六淫發病

(四)方位之異

十二、病機學易理套用

十三、辨證論治用易理

十四、中藥學中用易理

十五、組方用天地之數

十六、三才之道的套用

十七、結語

第二編 《周易》對中醫基礎理論發展的貢獻

第一章 臟腑學說

一、臟腑配太極八卦說

二、胃腑中氣為太極元氣說

三、腦主神明和腦為命門說

(一)腦主神明

(二)腦為命門

(三)小結

四、腎間命門說

(一)右腎命門說

(二)包絡命門說

(三)兩腎俱稱命門說

(四)腎間命門說

(五)動氣命門說

(六)喻嘉言腎間命門說

(七)四命門說

(八)先天后天說

(九)結語

五、三焦說

(一)《黃帝內經》三焦說

(二)《難經》三焦說

(三)《中藏經》三焦說

(四)孫一奎無形三焦說

(五)羅東逸三焦說

(六)三段三焦說

(七)氣街三焦說

(八)結語

六、心包絡說

(一)程知釋心包絡

(二)心包絡新釋

第二章 經絡學說

一、十二經脈的《周易》框架

二、六經的《周易》框架

三、八卦與十二經氣血流注的關係

四、八卦與奇經八脈的關係

(一)靈龜八法

(二)飛騰八法

第三章 陰陽氣血學說

一、用卦象說明人體陰陽氣血的正常運行

(一)人身真陰真陽說

(二)用八卦卦象說明人體陰陽氣血的正常運行

(三)用十二訊息卦說明人體陰陽氣血的正常運行

(四)用六十四卦說明人體陰陽氣血的正常運行

(五)用太極說明人體陰陽升降變化

(六)用太極後天八卦說明人體陰陽水火升降

二、用卦象說明人體陰陽氣血運行失常

三、用坎離說明人體陰陽氣血的離合情況

(一)指日月合璧

(二)指陰陽和合

(三)指心腎相交,水火既濟

第四章 病機學說

一、六氣病機論

(一)章 虛谷論卦與六氣的關係

(二)吳瑭論卦與風的關係

(三)石壽棠用乾坤論燥濕

(四)君火相火論

二、臟腑病機

(一)人肖天地而生

(二)陰陽升降論

(三)從卦象論內外傷

(四)脾胃盛衰論

(五)中宮太極兩儀陰陽升降之機與四象心、肝、肺、腎的關係

(六)結語

附:何仲皋論八卦與臟腑病機

第五章 診斷學說

一、面部形色八卦診法

二、脈診中的八卦原理

三、眼部形色八卦診法

四、手部形色八卦診法

五、舌部診法

第六章 治則學說

一、養生的尚中原理

(一)恬淡虛無

(二)法於陰陽

(三)食居有常

二、調整陰陽的尚中思想

(一)陰陽偏勝

(二)陰陽偏衰

第七章 本草學說

一、四氣五昧的取象比類原理

二、升降浮沉的取象比類原理

三、中藥歸經的取象比類原理

四、中藥功效的取象比類原則

(一)形態與功效原則

(二)結構與功效原則

(三)部位與功效原則

(四)狀態、習性與功效原則

(五)質地輕重與功效原則

(六)生態與功效原則

(七)顏色與功效原則

第八章 方劑學說

一、用卦象或卦爻辭命名方劑

(一)坎離丸

(二)清寧丸

(三)清震湯

(四)巽順丸

(五)貞元飲

(六)資生丸

(七)麗澤通氣湯

(八)清離定巽法

(九)坤順丹

(十)太極丸

二、用易學原理解釋方義

(一)枳術丸

(二)坎離丸

(三)交泰丸

(四)清官湯

(五)小定風珠

第三編 易學原理對中醫臨床醫學的指導作用

第一章 雜病學說

一、臌脹

(一)釋病名

(二)臌脹的病因病機

(三)臌脹的辨治

二、戰慄

三、傷寒

第二章 婦科學說

第三章 兒科學說

一、手掌圖

二、運八卦

第四章 外科學說

第五章 五官科學說

一、鼻病

(一)鼻窒

(二)鼽

二、眼針療法

第六章 針灸學說

一、靈龜八法

二、飛騰八法

第七章 氣功學說

一、內丹氣功的理法與易學關係

二、內丹三要

(一)鼎器

(二)藥物

(三)火候

第八章 醫案

一、中醫醫案

(一)真陽上脫案

(二)兩儀陰陽失調案

(三)取顏色象案

(四)比類取象——見水思尿案

(五)五行取象——嗜食黃土案

(六)辨運氣,治疫病而神效

(七)不辨運氣,治暑溫兼濕而延緩時日

二、氣功醫案

(一)氣功治療呼吸系統疾病

(二)氣功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三)氣功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四)套用氣功治療心血管系統的疾病

(五)套用氣功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