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

鄱陽湖水利樞紐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大戰略決策,項目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境內河段上,距上游的南昌88公里。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摒棄傳統水利工程的經驗和教訓,以提高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協調生態與發展、平衡總體與局部、兼顧當前與長遠。注重把握“永保一湖清水”的總體要求;注重把握“江湖兩利”、“流域一體”的護江治江理念。工程為開放式全閘工程。工程功能定位為提高鄱陽湖枯水期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改善供水、灌溉、生態環境、漁業、航運、血吸蟲病防治等條件,保護水資源,恢復和科學調整江湖關係等綜合性工程。

基本信息

工程提出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廬山區長嶺與湖口縣屏峰之間。在2002年全國“兩會”上,江西省40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關於要求開展鄱陽湖控制工程項目建議書加快立項進程的建議》的“一號議案”。這一方案隨即遭到質疑,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工程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消極影響,長江下游省份對於這一方案可能影響長江下游流域取水安全也有擔心。中國的腰帶長江上系的寶葫蘆鄱陽湖面臨一道選擇題。
但是外界質疑並未因此平息,即使是在鄱陽湖遭遇嚴重乾旱的當下,仍有觀點認為該工程不僅將引發諸多生態環境問題,且不利於長江下游省市的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更是利用三峽大壩模式求解三峽“後遺症”。面對這些質疑,江西方面選擇了低調,6月2日本報記者致電江西省水利廳,對方表示不便討論這個話題。

工程概述

工程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標誌著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江西省將加快實施一批重大戰略性生態工程,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提出

早在上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就提出要在鄱陽湖建壩,當時他提出的目的是為連通贛粵水路航運交通。1946年,當時的《贛江流域水利建設計畫》提出建閘方案。新中國成立初期,時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邵式平也提出在鄱陽湖建壩,他的想法是建壩擋長江洪水倒灌。1979年至1984年,著眼於抵禦1954年規模洪水,江西省水利規劃設計院對湖控工程開展全面研究。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以省科學院牽頭,我省17個廳局、39個科研單位組織了大型鄱陽湖科學考察,形成了《人工湖控綜合報告》。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後,江西師範大學提出以滿足長江及鄱陽湖區防洪調度需要為主,非汛期則考慮湖區生態環境建設需要的湖控方案。

當今重提

一個幾代人嘔心瀝血、孜孜以求的工程,為何一直停留在圖紙上呢?這有歷史的原因,在2000年之前,鄱陽湖以洪為主,1954年、1998年兩次大洪水讓人刻骨銘心。當時湖控方案目的是御長江水於湖口之外,工程大壩設計為21米高。”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說,“鄱陽湖是長江洪水最重要的分洪區,據測算,如果鄱陽湖不讓洪水進入,湖口下游長江段水位會抬高0.7米,武漢、南京、上海等大城市防洪壓力大,所以,國家有關部門主張湖控工程緩行。
2002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江西省40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關於要求開展鄱陽湖控制工程項目建議書加快立項進程的建議》的“一號議案”。2008年年底,我省成立了專門的推進工作小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開始了新一輪的推動。

經濟意義

2008年年初,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大戰略決策,為該省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理念,江西省水利廳隨即提出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把鄱陽湖建閘思路,由此前的“調枯控洪”改為“調枯暢洪”,即鄱陽湖水利樞紐建成,採取“調枯不調洪”運行方式,汛期保持江湖相通,發揮鄱陽湖分洪作用,在枯水期則放閘蓄水。而原《鄱陽湖控制工程規劃構想》中,計畫在鄱陽湖口建閘蓄水,抵禦長江洪水倒灌,拒長江洪水於鄱陽湖外,鄱陽湖與長江完全隔斷。顯然,“調枯不調洪”的設計理念是將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由防洪為主要目的,轉為水資源的配置保護與開發利用。這是對鄱陽湖“湖控工程”方案的一大突破,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可實現生態和經濟的雙贏,這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肯定。在2008年5月底的鄱陽湖生態水利樞紐規劃意見報告諮詢會上,一些到會專家學者了解新構想允許長江洪水倒灌後,他們不再質疑了。

造價收益

江西省有關部門測算,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總造價為80億元人民幣,是三峽工程的1/25,蓄水能力可達200億立方米,是三峽工程的2/3,蓄水成本大大低於三峽水庫;此外,湖控工程還將有發電、航運、灌溉、水產養殖等綜合效益,年發電量為10.33億度。

生態保護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壩址選定為鄱陽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縣城約12km,下至長江匯合口約27km,此處,右邊是屏峰山,屬湖口縣;左邊是長嶺,屬廬山區。兩山之間湖面寬約2.8km,為鄱陽湖入長江通道最窄之處,兩岸均為岩質邊坡,地形、地質條件都很好,右岸是修建水壩的理想場所,並且右岸屏峰山的基岩埋深相對較淺,是修建水壩的理想場所。“身高”不足200米的屏峰山、長嶺山談不上巍峨,卻如兩把大鎖,鎖住了浩瀚的鄱陽湖水。
鄱陽湖水利樞紐由閘壩主體工程和自然保護區保護工程兩部分組成。閘壩主體工程分別為船閘、泄水閘、電站廠房和過魚建築物。
在建設閘壩主體工程時,還設計安排了對鄱陽湖(吳城)、南磯兩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取工程措施進行保護,擬將保護區用長達38公里的堤圍起來,使保護區形成相對獨立的保護圈,然後再在小保護圈內設立節制閘、排澇站,控制圈內水位,滿足自然保護區濕地的正常運行要求,以適合冬季候鳥栖息。此外,一旦該工程實施建成,鄱陽湖14~16米之間約有600k㎡的草沼濕地,加上鄱陽湖(吳城)和南磯山自然濕地保護區445k㎡的草沼濕地,屆時,至少有1000k㎡穩定的草沼濕地供候鳥栖息。
為了使江湖相通順利和滿足魚類洄游的需要,調控水位從21米降到了12~15.5米,大幅犧牲了發電與灌溉功能。又堅持改壩為閘方案,2.8公里長的樞紐工程開有111個泄水閘,每個閘寬16米,加起來總淨寬1776米,全部開啟後,江湖基本上處於自然連通狀態,保證水流速度,減少泥沙淤積,保障水體更換速度。在5月至8月魚類洄游高峰期水利樞紐閘門全開,保證洄游通道暢通無阻,並將建設仿生態魚道讓魚類自由進出鄱陽湖。
此外,還可以滿足鄱陽湖血防滅螺的需要,保證枯水期控制水位以下的釘螺殺滅,基本消滅鄱陽湖血吸蟲病,以保障湖區人民生命安全。

巨大作用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水位將根據季節來調節:5月1日~8月31日的主汛期,閘門全敞開,江湖連通;9月1日~9月30日的蓄水期,當湖水位消落到15.5m時,控制閘門開度,使湖水位維持在15.5m左右,遇枯水年,9月1日湖水位低於14m,在滿足航運、水生態與水環境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控制閘門開度,儘快充蓄,並控制湖水位不超過15.5m;10月1日~10月31日的補水期,加大樞紐泄量,將湖水位從15.5m降至調控高水位14m,以補充下游因三峽水庫蓄水造成的外江水量減少;在11月1日至次年2月底的供水期,為滿足通航、生態基流需求,樞紐最小下泄流量按925m3/s控制,儘量使湖泊維持在調控高水位運行,到3月1日~4月30日,加大樞紐泄量,至4月30日將湖水位降至調控低水位12m。
科學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將提供一個有效、可控的平台,保護、調節鄱陽湖生態系統新的平衡,促進鄱陽湖“水-草-魚-鳥-人”複合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工程效益

據專家介紹,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是一項盡顯生態的治水工程,其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十分巨大,具備蓄水淨水、保護濕地、保護魚類鳥類、防治血吸蟲病等諸多功能。
歸納起來,該工程建成後可產生十大效益:一是有利於改善鄱陽湖枯水期水質,總體水質變得更好;二是有利於濕地保護,對生物多樣與濕地均能產生積極影響;三是可減少湖區有螺洲灘面積72%以上,有巨大的血防效益;四是將大大改善沿湖圩區的灌溉水源條件;五是枯水期湖水位將有一定的抬高,使沿湖城市、鄉鎮用水更方便;六是有長江幹流補水作用,有利於增加長江下游遭遇突發水環境事件的水資源調度的靈活性;七是航運效益,可改善湖區航道條件,新增湖區三級航道200km以上;八是水產養殖效益,可使鄱陽湖多年平均新增淺層水面290萬畝,是發展水產養殖的良好場所;九是旅遊效益,為發展湖區旅遊事業、開發利用沿湖地區礦產資源等創造了條件;十是水能利用效益,可利用鄱陽湖水系豐富的徑流資源和本工程內湖、外江的水位差發電。

工程進展

涉及這一項目的工程建設指揮部等部門都已成立,前期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之中。不僅如此,據了解到,江西方面正在贛江上建設一個名為“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項目,控制了贛江78%的流域面積,以防洪、發電、航運為主。公開數據顯示,長江兩岸在近50年內修建了近46000座水壩、7000多座涵閘,隔斷了江湖聯繫,目前僅剩鄱陽湖、洞庭湖還與長江自然連通。外界認為,該樞紐主體結構本質上是一座大壩,而江西省水利廳廳長孫曉山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就解釋稱,“沒有大壩這一說,我們從來都叫閘”。“三峽工程對鄱陽湖影響巨大。”江西省山江湖開發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曉鴻日前表示,“三峽工程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江湖格局針對環境方面的擔憂,在今年4月份,江西邀請了《濕地公約》國際組織、國際鶴類基金會等代表實地考察鄱陽湖,旨在平息各方面輿論。針對外界有關大壩的質疑,江西方面還將“鄱陽湖水利樞紐”設計思路由此前的“調枯控洪”改為“調枯暢洪”,
將建“壩”改為建“閘”。不過,到目前為止,包含大壩建設的《鄱陽湖區綜合規劃》尚未獲批。’。”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江西方面就曾提出鄱陽湖建壩的構想,但直到2002年,這一建議才提上官方日程。2011年2月14日,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在北京主持召開《鄱陽湖區綜合規劃》有關事項專題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官方指出,長江上游水庫群調蓄已帶來枯水期中下游水資源形勢的重大變化等諸多連鎖反應。因此,通過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來調整變化了的江湖關係,修復和改善鄱陽湖的生態承載力、經濟承載力,是非常必要的。浩瀚的鄱陽湖引起專家們的極大興趣

進展簡介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省科學院牽頭,我省17個廳局、39個科研單位組織了大型鄱陽湖科學考察,《鄱陽湖控制工程研究》被列為戰略主課題,並最終形成了《人工湖控綜合報告》。
●2002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我省40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關於要求開展鄱陽湖控制工程項目建議書加快立項進程的建議》的“一號議案”。
●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大戰略決策,省水利廳隨即提出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設計思路由此前的“調枯控洪”改為“調枯暢洪”。
●2009年12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並指出:重點研究、適時推進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2010年1月6日,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揭牌,這是一個專門負責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立項、建設和管理的工作機構。
●2010年1月19日,省委、省政府邀請國內著名科研機構的有關院士、專家曹文宣、李文華、劉興土等領銜承擔鄱陽湖水利樞紐“六大研究課題”,標誌著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相關研究工作全面啟動。
●2010年12月12日,在國務院批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一周年之際,鄱陽湖模型試驗研究基地湖區模型啟用典禮在九江共青城開發區舉行。
●2011年1月6日,省政府在北京舉行鄱陽湖水利樞紐“六大課題”研究成果評審會,邀請國內著名院士與專家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參加。鄱陽湖水利樞紐“六大研究課題”成果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

力排眾議

2011年6月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飛臨鄱陽湖視察旱情,陪同溫家寶調研期間,蘇榮對總理表示:“希望中央儘早批准興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這個工程是民生工程、富民工程,還是生態工程”。
儘管鄱陽湖水利工程備受爭議,但蘇榮的表態還是可看出江西決策層要力排眾議推進此工程的決心。
在政經觀察人士看來,蘇榮主政江西以來,最大的工作之一就是推動鄱陽湖生態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而下一步如何平衡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將成為蘇榮主政江西的最大挑戰。
在蘇榮到任江西才兩個多月,江西就在2008年初提出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帶的概念,並向國務院上交申請。2009年12月12日《江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被國務院批覆,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提出申請到獲批只用了695天,這創造了一個國家規劃從申請到批准的最快紀錄。
江西修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受到了各界的質疑,有相關專家認為此工程會破壞鄱陽湖生態環境,會導致長江下游水位更低。這種反對之聲,最終導致鄱陽湖枯水調控工程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總體規劃中被分離出來,進行單獨論證。

鄱陽湖樞紐

環境保護

鄱陽湖擬建的水利樞紐工程,備受國人關注。2011年6月26日下午,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主任、江西省水利廳副廳長朱來友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回應社會各界的質疑。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每年7~9月,長江主汛期來臨的時候,鄱陽湖承擔著長江蓄滯洪區的角色,被稱為長江的天然調節器。因此很多人擔心,在鄱陽湖口建樞紐工程,會影響它的天然調節作用,威脅長江中下游防洪安全。
對此,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主任、江西省水利廳副廳長朱來友解釋說:鄱陽湖水利樞紐是在長江入江水道的地方建一個閘,不會影響鄱陽湖作為天然的調節器的作用的發揮,也絕對不會影響長江下游的防洪安全。
有人擔心,鄱陽湖攔湖建閘會影響水體的自然流動,破壞“一湖清水”。對此,朱來友表示,水資源水生態的保護是鄱陽湖建水利樞紐工程的主要目標。

應對乾旱

都未曾想到,進入2011年5月,鄱陽湖會變成一望無際的草原。近日在鄱陽湖水利樞紐壩址看到,江心洲長滿了鬱鬱蔥蔥的野草,尚未有大規模動工的跡象。這個被地方列為江西頭號工程的項目如今因為鄱陽湖乾旱而再次受到了外界的關注。誰都未曾想到,進入2011年5月,鄱陽湖會變成一望無際的草原。“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青山嘴不再是波浪滔天,超萬畝裸露的湖底長滿綠草,如同塞外的大草原。而在鄱陽湖西邊幾百公里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也因為旱災,湖水面積大幅減少六成,洞庭湖腹地昔日煙波浩渺的地方,同樣變成了遼闊的草地。截至2011年5月27日,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共有3483.3萬人遭受旱災,其中423.6萬人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3705.1千公頃,其中絕收166.8千公頃。5月25日,江西省新建縣南磯鄉紅衛村,鄱陽湖乾涸湖底因前些天的一場雨略顯濕潤,這隻螃蟹卻沒能倖存5月25日,江西省新建縣南磯鄉紅衛村,村民萬長柱承包的1萬畝鄱陽湖水域乾涸,湖草長到一尺多高,如同身處大草原5月2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鄱陽湖區,小朋友在乾涸開裂的湖床上撿貝殼。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豐水年份水域面積最大可達4000平方公里以上,如今卻因持續乾旱嚴重“瘦身”。中心湖區荒草瘋長,魚蟹死傷一地。靠養殖為生的附近鄉民損失慘重,初步預算超過1500萬元

三峽工程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江西境內的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水系均匯聚到鄱陽湖,經調蓄後由湖口注入長江,約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每年7~9月長江主汛期來臨時,鄱陽湖成為長江的一個蓄滯洪區,接受江水倒灌,堪稱長江的天然調節器。許多人擔心,在鄱陽湖口建個樞紐工程,會影響這個天然調節器作用的發揮,威脅長江中下游防洪安全。
長江洪水倒灌入鄱陽湖多發生在7~9月,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按擬定的調度方式,4月1日~8月31日,閘門全開,除工程建築物對水流稍有阻礙作用外,不會影響長江的防洪,也不會影響長江洪水的倒灌。鄱陽湖水系完整,流域水資源豐富,流域年降水量約1645mm,經湖口站出湖入江的多年平均水量為1436億m3,入江水量占長江年徑流量的15.5%。許多人因此擔心,鄱陽湖建水利樞紐工程把湖水攔在湖內不入江,會改變江湖關係,影響長江下游的用水安全。三峽等上游水庫汛後蓄水,確已對長江中下游枯水期水資源產生重大改變,導致長江幹流枯水期來水減少,水位低枯,對中下游及鄱陽湖區水資源利用將造成嚴重不利影響。而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堅持“江湖兩利”的原則,按“調枯不控洪”的方式運行,工程上馬運行後通過適時調度,不但不會惡化江湖關係,而且還會緩解三峽對下游水資源的影響,改善江湖關係,提高長江湖口以下河段水資源綜合利用安全保證率,增加長江幹流下游水資源調度的靈活性及用水安全。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運行後,擬分為江湖連通期、鄱陽湖閘蓄水期、三峽水庫蓄水期、補償調節期、低枯水期等5個時段進行不同的調度。其中,江湖連通期(4月1日~8月31日)閘門全部敞開,江湖連通;鄱陽湖閘蓄水期(9月1日~9月20日)利用鄱陽湖洪水尾巴下閘蓄水,水位一般控制在16~17.5m;三峽水庫蓄水期(9月21日~10月31日),將閘前水位由17.5m降至16m左右;補償調節期(11月1日~12月31日)和低枯水期(次年1月1日~3月31日)按下游用水需求和候鳥習性科學調控水位,達到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之目的。

八大認識

(1)鄱陽湖流域天然水資源情勢未發生趨勢性變化,湖區“高水湖相,低水河相”特徵明顯,制約了湖區水資源有效利用。
(2)鄱陽湖上游用水增加,“五河”入湖流量減少,枯水季節湖區用水困難,存在工程型缺水問題。
(3)三峽水庫運用後,造成長江中下遊河道沖刷、水位下降,鄱陽湖蓄水量減少。三峽水庫蓄水期間出湖流量增加,加劇了枯水期湖區用水困難。枯水期三峽水庫加大泄量對抬高湖區水位作用不明顯。
(4)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可基本解決湖區枯水期缺水問題。採用合理的運行調度方式,對長江下游水資源利用沒有明顯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可補償三峽及以上水庫蓄水期對長江下游的影響。
(5)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基於“調枯不調洪”運行方式,對長江下游及湖區防洪影響較小。
(6)鄱陽湖區現狀水質較好,但隨著污染負荷增加,水質總體呈下降趨勢。樞紐工程將改變湖區水動力和污染物的時空分布特徵,枯水期部分尾閭河段污染物濃度較現狀升高、水體富營養化風險增加,對湖區水環境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7)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將導致魚類江湖交流減少,珍稀水生生物資源可能進一步衰退,但湖區經濟魚類總產量增加。修建過魚設施、實施魚類增殖放流等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工程對魚類的不利影響。
(8)綜合考慮生態、水資源利用、防洪、水質等因素,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宜採用17.5——14.5——13.0m運行調度方式。為滿足工程雙向過流需求,可採用鼓型弧門的閘門型式。

攔湖大閘

工程上報

2014年7月25日,國家發改委召開關於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論證“座談會”,組織專家和相關部門論證鄱陽湖水利樞紐方案。根據常規,一旦通過發改委的審批,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的主動權就交到當地政府手裡。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鄱陽湖中可能會建起一道綿延約2.8公里的攔湖大閘。

工程爭議

反對
中科院南京湖泊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姜家虎認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會給鄱陽湖濕地及濕地植物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對江西沒有任何好處。“鄱陽湖魚類將絕種,江豚會因生境破碎化、遷移通道受阻而完蛋,白鶴和東方白鸛等候鳥栖息地也會被破壞,攔水後甚至可能像98年洪水那樣,造成釘螺遷移擴散,導致當地血吸蟲疫情回潮。”姜家虎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
WWF長沙辦公室主任蔣勇表示:“我們不贊成在鄱陽湖修建任何水利工程設施,無論是閘還是壩,最好採取無人工措施來解決水環境問題。”
贊成
面對反對聲音,江西方面作了很多修改。針對鄱陽湖水利工程建設不利於血吸蟲病防治的質疑,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吳志軍表示,工程建成水位升高后,更不容易滋生血吸蟲,甚至有利於防治疫病。
“如果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能建起來,增強航道運輸能力,促進水運交通發展,昌九豐這一沿湖城市群就能實現經濟成長上台階,形成江西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打破各地發展各自為政的局面,有效帶動江西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周文杰則指出了該項目通過審批帶來的好處。

論證結果

儘管論證結果仍未公布,但江西省專家認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經過多次論證,已充分考慮到了生態保護的需要,又對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意義重大,因此此次通過審批的可能性較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