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江水利樞紐工程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

江西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位於贛江中游峽江縣巴邱鎮上游峽谷河段,是一座以防洪、發電、航運為主,兼顧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總投資82.4億元,可以調控贛江70%的流域面積,是江西省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總工期為6年,計畫在2013年7月實現首台機組發電,2015年8月工程完工。

簡介

施工現場施工現場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是1990年經國家計委批覆的《江西省贛江流域規劃報告》中重點推薦的開發工程,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點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目前(2012年)江西省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 該工程位於贛江中游峽江老縣城巴邱鎮上游4公里處,是贛江上的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以防洪、發電、航運為主,兼有灌溉等綜合效益,控制流域面積6.29萬平方公里,占贛江流域面積的77%。

規模

江西峽江水利樞紐靜態總投資93.39億元,總投資99.22億元,總工期72個月(2009年9月至2015年8月)。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樞紐主體工程、7個庫區防護工程和15片抬田工程。樞紐主要建築物為混凝土重力壩、泄水閘、河床式電站廠房上游擋水部分、船閘上閘首、魚道、灌溉進水口等建築物。水庫壩軸線總長845米,正常蓄水位46米,防洪高水位49米,總庫容11.87億立方米;電站安裝9台水輪發電機組,裝機容量36萬千瓦;船閘設計1000噸級。

作用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可將南昌市的防洪標準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贛東大堤保護區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水電站接入江西省電網,可緩解當地電力供需緊張狀況;可渠化樞紐上游64公里航道,改善航運條件;還可為下游兩岸沿江農田灌溉和應急補水創造條件。

大事記

峽江水利樞紐抗洪峽江水利樞紐抗洪
2009年9月6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奠基典禮在峽江縣巴邱鎮上游6公里壩址左岸處隆重舉行。
2010年7月23日,一期圍堰於合龍,標誌著發電廠房施工開始。

2011年7月31日,二期圍堰工程實現截流合龍,標誌著樞紐主體工程進入高強度、大規模施工階段。

2012年3月1日至7日,連續降雨,導致贛江水位迅速上漲,8日16時,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施工圍堰經受住了每秒流量1.04萬立方米的洪峰的考驗。
2013年9月10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9號機組72小時試運行正式開始,截至9月13日下午16時23分,9號機組72小時試運行結束。9號機組在72小時試運行過程中,主機、電氣設備和輔助設備等運行性能及運行參數穩定、可靠,結果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標誌著9號機組72小時試運行圓滿成功,為機組交付運行管理單位和投入商業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