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洛工業走廊

鄭洛工業走廊

在省發改委規劃的藍圖中,鄭洛城市工業走廊東起鄭州中牟,西至三門峽義馬市,區域總長240公里,寬80公里(以310國道為軸線,兩側各寬40公里),由第一層面鄭州、洛陽市區,第二層面鞏義市、偃師市、義馬市,第三層面中牟、新鄭、滎陽、新密、登封、孟津、伊川、新安、澠池等9個縣市和吉利、上街兩個區的180個鄉鎮共同組成,形成拉動中原崛起的城市工業密集帶。

發展中的藍圖

在省發改委規劃的藍圖中,鄭洛城市工業走廊東起鄭州中牟,西至三門峽義馬市,區域總長240公里,寬80公里(以310國道為軸線,兩側各寬40公里),由第一層面鄭州洛陽市區,第二層面鞏義市、偃師市、義馬市,第三層面中牟、新鄭、滎陽、新密、登封、孟津、伊川、新安、澠池等9個縣市和吉利、上街兩個區的180個鄉鎮共同組成,形成拉動中原崛起的城市工業密集帶。
據悉,鄭洛城市工業走廊是因去年國家提出的中部崛起戰略而誕生的。省發改委根據工業走廊內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和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及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戰略構想,開始規劃工業走廊。幾經修改,工業走廊昨日終於浮出水面。工業走廊咋布局?鄭州洛陽當“龍頭”形成產業“隆起帶”
昨天,記者採訪了省發改委工業處處長段建新。他說,工業走廊的總體構架是依託鄭州、洛陽兩個城市工業產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開發以310國道為軸線的城市工業經濟軸。未來工業走廊將以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和航空運輸線路為聯繫紐帶,以鄭州、洛陽兩市市區為兩極,通過城市產業發展及其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間各種資源的最佳化組合,形成我省產業和城市的重要聚集區域。

未來工業走向

段建新說,未來工業走廊的主要工業基地建設布局將依託走廊內的國家級高新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鄭州市區、洛陽市區兩大信息產品製造業基地、洛陽汽車零部件基地和鄭州市區、洛陽市區新材料生產基地:
鄭州日產汽車生產基地:發展輕型汽車商務用車,整車生產能力2010年達到10萬輛。
宇通少林汽車生產基地:發展高中檔客車,整車生產能力2010年達到3萬輛。
洛拖工程機械及重型載重汽車生產基地:整車生產能力2010年達到5萬輛。
鋁工業基地:建成鋁土開採—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生產基地,具有國際競爭力。
電力生產基地:在國內具有競爭力。工業走廊發展目標:2010年實現小康 人均產值3500美元

經濟目標:

到2010年,區域內生產總值達到3620億元,均生產總值達3500美元,年均增長11%,提前9~10年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
工業發展目標:到2010年和2020年,走廊內工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640億元和4600億元,人均勞動生產率分別達到12萬元和26萬元。
城鎮化率:到2010年,達到60%,到2020年,區域內總人口達到1340萬,城鎮化水平達到7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工業走廊為何落戶鄭洛?
工業走廊為何落戶鄭洛?省發改委助理巡視員裴志揚說,長江經濟帶、隴蘭經濟帶、京廣經濟帶是中部地區發展的骨幹。鄭洛城市工業走廊位於隴蘭經濟帶上,是我國中部地區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鄭洛城市工業走廊注定要為中原崛起“扛大旗”。
鄭洛一帶,綜合經濟實力較強,工業經濟總量較大。工業集中度較高,產業基礎雄厚。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原料相對充足。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方便快捷。教育基礎良好,科技水平較高。同時,這裡的土地資源都是丘陵,發展工業不與農業爭耕地,加上農業水利條件缺乏,適於發展工業。
他認為,在工業走廊中,鄭州、洛陽絕對能起到“龍頭”拉動作用。昨天,他向記者透露了工業走廊規劃中各個主要城市的發展方向。
鄭州市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及汽車工業、食品工業和以紡織機械、煤炭機械、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工業。
洛陽市區重點發展:重大成套設備、高性能建築材料與電子材料、運用高精技術的有色金屬加工等為主的先進制造業,形成澗西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洛龍工業區三個製造業聚集區,輻射帶動周邊的飛機場工業園區、磁澗機械製造、耐火產業集群,成為國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2 打造240公里鄭洛工業走廊 扛起中原崛起大旗

鞏義偃師、義馬要起到輻射作用,其他11個縣市區要起到支撐作用,通過城市工業中心和產業集群的發展,到2020年,鄭州市區(含滎陽市)人口達到500萬,洛陽市區人口達到350萬,鞏義市、新鄭市和偃師市跨入中等城市行列。經濟學家評說鄭洛能否良性互動決定工業走廊前景
經濟學專家如何看待鄭洛工業走廊前景?省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有功: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融合互補是大勢所趨。鄭州和洛陽本來就是我省兩個最大的城市,但過去一直都是各乾各的。要想大發展,鄭州和洛陽需要打破過去的行政界限。但一體化不是鄭州道路和洛陽道路連到一起就行了,而是要經濟融合,搞互助合作發展。通過融合,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補,資源共同分享,形成大的企業集團。兩個城市一體化是個正確的方向,應寫入規劃。
河南財經學院副院長郭愛民東北的哈大工業走廊、江西的昌九工業走廊、廣東的江沙走廊,都得到了長足發展。鄭洛城市工業走廊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誕生,應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建成國家級先進制造業基地、鋁工業基地和先進能源基地。應將鄭洛城市工業走廊納入河南省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成立鄭州和洛陽工業走廊發展協調會,讓規劃更好地執行。
財院工商管理繫於國安博士:工業走廊規劃提出本身不錯,但要想規劃到位、執行到位,還有一些深層次問題需要專家分題研究探索,否則若干年後才發現規劃缺乏操作性,不管用,那就晚了,一些事情還是需要提前做到位。城市與城市間、政府之間、區域之間如何協調,各城市之間如何形成良性互動,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探訪“龍頭”城市聯姻意願:鄭州洛陽攀親心切
中原將建240公里的工業走廊,鄭州和洛陽兩個“龍頭”城市聯姻意願如何?昨天,記者分別採訪了兩個城市的有關部門。洛陽市發改委的一位負責人說,洛陽市的規劃其實正好與省里的規劃合拍。洛陽市規劃的四大產業基地,目前已經成型,並具有一定規模,改變了過去老產業一統天下的局面。現在一些污染大的企業正在進行區位轉移,市區內的冶金和建材要向市外的工業園區轉移。洛陽市區7個企業為主體的老工業基地,生活區、十大科研院所短時間內不會外遷。但是規劃真正開始實施後,洛陽市肯定要下大力氣推動規劃,讓洛陽市區成為一個高品位的生活區。
鄭州市經委主任張文田說,鄭州洛陽打造成一個共同體,需要相互補充,相互發展。洛陽鄭州工業看起來雷同,實質並不一樣。洛陽主要以重要裝備製造為主,而鄭州卻以汽車製造為主。鄭州的汽車製造完全可以與洛陽的汽車配件實現互補,共同發展。但是,兩地還是各自的行政區域,有各自的行政領導,這需要省里成立一個協調機構,協調兩個城市的發展。真正形成共同體後,鄭州市出台的重大工業投資的貼息政策、資源配置和拉長產業鏈條、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政策洛陽也可以共享,兩個城市團結一致,才能起到“龍頭”帶動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