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允端

鄭允端

鄭允端(1327~1356),元代著名女詩人,出生書香門第,她主張'剷除舊習,脫棄凡近',有感而發,以警世人。在封建社會,婚嫁可以說是女人一生中的頭等大事,它決定了一個女子的終身命運。 其文學批評和文學創作實踐業績皆十分可觀。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鄭允端 鄭允端

鄭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吳中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生於元英宗泰定四年,卒於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歲。出生儒學世家,鄭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稱“花橋鄭家”。允端穎敏工詩詞,嫁同郡施伯仁。其夫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賓,暇則吟詩自遣,然題涉甚廣,不止寫閨情。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入平江,家為兵所破,貧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謚曰“貞懿”,後人稱之為“女中之賢智者”。

其夫施伯仁編次其遺著成帙,名《肅庸集》一卷。詩集後來歷經顛簸,散失了一半多,僅留下百餘首詩。明朝嘉靖年間,施伯仁的第五世孫施仁又將這些殘篇刊印成冊,《四庫總目》傳於世。

詩作選摘

贊豆腐

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

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

聽琴

鄭允端 鄭允端

夜深眾籟寂,天空缺月明。幽人遽槁梧,逸響發清聲。

一韻再三彈,中含太古情。坐深聽未久,山水有餘清。

子期既物化,賞心誰與並。感慨意不已,天地空崢嶸。

讀文山丹心集

藉甚文丞相,精忠古所難。捨生歸北闕,效死只南冠。

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偶攜詩卷在,把玩為悲酸。

羅敷曲

邯鄲秦氏女,辛苦為蠶忙。清晨出採桑,採桑不盈筐。

使君從南來,五馬多輝光。相逄在桑下,遺我雙明璫。

聽婦前致辭,卑賤那可當。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郎。

請君上馬去,長歌陌上桑。

題望夫石

良人有行役,遠在天一方。自期三年歸,一去凡幾霜。

登山臨絕巗,引頸望歸航。歸航望不及,躑躅空彷徨。

化作山頭石,兀立倚穹蒼。至今心不轉,日夜遙相望。

石堅有時爛,海枯成田桑。石爛與海枯,行人歸故鄉。

秋胡戲妻卷

婉彼魯姬美,出采林下桑。遠人何處來,下馬古道傍?

黃金致微言,少年為貴郎。婦人秉素心,鐡石填衷腸。

豈為物所移,古井波瀾揚?謂謝道傍子,請歌行路章。

吳人嫁女辭

種花莫種官路旁,嫁女莫嫁諸侯王。 種花官路人將取,嫁女王侯不久長。

花落色衰情變更,離鸞破鏡終分張。 不如嫁與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山水障歌

我有一匹好東絹,畫出江南無數山。 筆法豈下李營丘?直疑遠過楊契丹。

良工好手不可遇,此畫森然能布置。 層巒疊嶂擁復開,怪石長松儼相對。

板橋茅屋林之隈,瀑流激石聲如雷。 恍然坐我匡廬下,便覺胸次無凡埃。

此身已向閨中老,自恨無緣致幽討。 布襪青鞋負此生,長對畫圖空懊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