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躍

鄧永躍

鄧永躍(1913-1939)湖南茶陵縣人。陸軍第18集團軍129師騎兵團政委、東進縱隊政治部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鄧永躍(1913-1939)湖南茶陵縣人。陸軍第18集團軍129師騎兵團政委、東進縱隊政治部主任。率所部轉戰於冀西、冀南一帶,是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1939年3月3日,於河北武邑縣徐村激戰時,殉國,年二十六。

人物事件

中路游擊隊

1937年10月,高邑縣城淪陷之後,日軍對高邑人民實施殘暴政策,製造了血腥的東塔影慘案,殺害村民42人,目睹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全縣愛國志士有血氣的青年,無不義憤填膺,憂心似焚,渴望尋找到一條救國之路。
正當全縣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尋找抗日救國之路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騎兵團,為創建太行抗日根據地,在團長夏雲亭,政委鄧永躍的帶領下,於1937年11月開到臨城、高邑、贊皇、元氏一帶開展抗日游擊戰,他們在北馬村首戰告捷,繼而在東良莊破路成功,狠狠打擊了日軍的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冀西人民的抗日救國鬥志,喜訊傳來,高邑青壯年成群結隊去臨城、贊皇尋找八路軍游擊隊投軍參戰,形成參戰熱潮,僅古城村就有幾十人參加了八路軍,西塔影、北瀆、南焦、西富村等不少村莊都是三五成伙踴躍參加抗日工作。
此後,騎兵團由皋落下山,經內邱小嶺底、白鹿角、侯家莊、摩天嶺,然後進入臨城的虎道、趙莊。騎兵團大刀闊斧,沿途橫掃土匪,收服潰兵,幾天之內收服潰兵300多人。“民族救星共產黨,國家干城八路軍”,不甘心作亡國奴的內邱人民耳目一新,看到了抗日的希望。

收復永年

1938年5月,八路軍挺進冀南,東進縱隊騎兵團在團長王振祥、政委鄧永躍的帶領下開進永年,駐紮在距永年城8里之遙的石官營一帶,宣傳抗日,消滅土匪,保護地方,安扶人心,這對永年人民是個莫大的鼓舞。騎兵團來到永年後,對蕭孝成是個很大的打擊和震懾,對工委計畫攻打永年城,消滅蕭孝成是個難得的機遇。永午縣黨組織當即和騎兵團首長取得了聯繫,徵得了騎兵團的同意,下決心收復永年城,解除水年人民的痛苦。
為了減少攻城時人員的傷亡,決定對城內匪伙進行分化瓦解。縣工委派和蕭孝成是“把兄弟”的韓蔭亭打入蕭孝成內部。韓蔭亭進城後,和蕭孝成及蕭孝成的主要帶兵人張憲三、張福更等拉上了關係。工委還派曹月如和其他人密秘刻印傳單,夜間到街上散發、張貼,宣傳抗日形勢和八路軍騎兵團的輝煌戰果。於此同時,曹月如通過內線關係和任蕭孝成部隊中隊長的車同文、王清傑取得了聯繫。
1938年5月下旬,中共永年縣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和騎兵團政委鄧永躍、團長王振祥研究決定,要在5月29日收復永年城,並周密地安排了攻城的兵力部署。騎兵團攻北門,韓蔭亭的部隊攻南門。5月29日上午,當攻城信號發出後,城內把守北門的車同文和把守南門的王清傑當即把城門打開,攻城隊伍未受任何阻擊便開進了城內,直趨蕭孝成司令部,一槍未發收復了永年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