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將軍墓

鄧平將軍墓

鄧平將軍墓,位於遵義市紅軍山上。主墓高6.6米,寬12.6米,長6.8米,左右側室各高3.9米,寬4.5米,長4.3米,均以方整紅砂石扣砌成。1985年,列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簡介

鄧平將軍墓位於遵義市紅軍山上。墓由正墓及左右側室組成,呈凸字形,主墓高6.6米,寬12.6米,長6.8米,左右側室各高3.9米,寬4.5米,長4.3米,均以方整紅砂石扣砌成。墓前壁,主墓壁橫刻“鄧平同志之墓”六個大字,側壁右刻“鞠躬盡瘁”,左刻“死而後已”。墓前斜置大理石,鐫刻《鄧平同志墓志銘》,黑底白字。鄧平墓文字均由張愛萍書撰。1985年,列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鄧平將軍簡介

鄧平,1908年生,四川富順人。1926年底,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

團,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秋,被派到國民黨軍湖南獨立第5師彭德懷任團長的第1團從事兵運工作。在該團秘密組織成立中共黨支部和團委,任書記。
1928年7月參與組織領導平江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參謀長、中共紅5軍軍委書記。參加領導開闢湘鄂贛蘇區。同年冬和彭德懷、滕代遠率紅5軍主力到井岡山,參加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0年6月任紅3軍團參謀長兼紅5軍軍長,參與指揮紅3軍團進行長沙戰役和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1933年7月兼任紅軍東方軍參謀長,參與指揮所部入閩作戰。在中央蘇區,鄧平南征北戰,戰功卓著,成為紅軍的著名將領。期間,曾兼任紅5軍隨營學校教育長,參與籌建工農紅軍學校,任副總隊長兼教育長,培養了大批紅軍幹部。1934年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協助彭德懷指揮紅3軍團擔任右路前衛,掩護中共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主力突圍。1935年2月27日在遵義戰役前線指揮作戰時英勇犧牲,年僅27歲。

鄧平將軍墓墓志銘

鄧平同志,四川富順人。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早期畢業生。1927年大革命失敗,與黃公略同志一起,由黨派到國民黨第三十五軍一師第一團作兵運工作。該軍第一團在彭德懷同志領導下,於1928年平江起義改編為工農紅軍。鄧平同志歷任紅五軍參謀長、紅三軍團隨營學校校長、紅五軍軍長、紅三軍團參謀長等職。1935年2月紅軍第二次攻占遵義城戰鬥中光榮犧牲。 鄧平同志對人民革命事業、對黨忠心耿耿,艱苦鬥爭,深謀遠慮,風華正興,任勞任怨,平易近人,英勇善戰,為黨獻身。鄧平同志永垂不朽!

遺址變遷及現狀

鄧平將軍的遺骸,是1957年夏,在中央軍委和時任國防部長,長征時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親自關懷下,經黨政軍民和各界人士的調查研究,在老城乾田壩找到的。1958年開始動工修建鄧平墓,次年初建成。墓地在陵園平台正中位置,由正墓室、左右側室及石雕花圈組成。墓身均用紅砂石料構築,通寬32.55米,正墓室高於側室,呈“凸”字形,墓頂正中豎一紅色五角星。1959年清明時節舉行了遷葬儀式,將盛有鄧平遺骨的棺木放在正墓室中。
在林彪、“四人幫”橫行的十年中,彭德懷同志手書的鄧平同志鈴木的墓碑被推倒了,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墓碑才重新樹起,“鄧平同志之墓”六個大字又重現光輝;1984年,為修建“紅軍烈士紀念碑”,鄧平墓移至碑的北面,墓前鑲嵌大理石墓誌,用張愛萍手寫豎行書墓志銘陰刻。1979年10月,張愛萍同志又為鄧萍烈士墓撰寫了墓志銘。如今,紅軍陵墓松柏蔥蔥,每當清明前後,瞻仰英雄陵墓的人們成群結隊,絡繹不絕,他們在鄧平同志墓前獻花圈、供祭品、表決心、誓忠誠。人們決心繼承烈士的遺願,將革命進行到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