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公張巡

基本信息

張巡(709—757)
唐代鄧州(今鄧州市彭橋鎮寺北張)人。
張巡博通群書,為文立書而就,精於戰陣,用兵不泥古法,是我國唐代一位著名的軍事家。開元末舉進士,歷官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今河南省鹿邑縣)令。天寶十四年(755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反,張巡起兵討賊,屢破叛軍,扼守雍丘(今河南杞縣)。
唐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軍犯睢陽(今河南商丘),張巡率兵三千增援,與睢陽太守許遠合兵一處,共抗叛軍。張巡統領全城兵馬,以弱兵數千,拒叛軍十三萬。皇上聞知,乃詔拜張巡為御史中丞、河南節度副使。五月下旬,張巡用“疑兵之計”搶糧獲大勝,斬敵萬餘,還射瞎了叛軍將領尹子奇的左眼。張巡數月間屢敗賊兵。城中糧盡,乃羅雀掘鼠,煮樹皮、紙為食。封死四門,誓與睢陽共存亡。十月九日,城陷落,與部將南霽雲等同遭殺害。
睢陽守衛戰有力地牽制了叛軍南下,使江南沿海人民免遭戰火荼毒,為唐王朝平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唐肅宗下詔褒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封鄧國公。唐宣宗時畫張巡像於凌煙閣,詔睢陽立廟,祀張巡與許遠,號“雙廟”。鄧州建“雙忠祠”,祀張巡和明代建文帝兵部尚書鐵鉉,祠聯為“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