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韜奮研究

鄒韜奮研究,本叢書由韜奮紀念館主辦,主要刊登新發現的韜奮佚文及手紀照片,國內外作者研究韜奮的論文及研究動態,國內外已在其他報刊發表的有新觀點、新思想、新材料的研究文章的摘要,有關韜奮紀念研究活動的大事記和活動照片等,是研究韜奮的年鑑性的資料書,不僅有研究價值,而且有保存價值。

圖書簡介

本叢書由韜奮紀念館主辦,主要刊登新發現的韜奮佚文及手紀照片,國內外作者研究韜奮的論文及研究動態,國內外已在其他報刊發表的有新觀點、新思想、新材料的研究文章的摘要,有關韜奮紀念研究活動的大事記和活動照片等,是研究韜奮的年鑑性的資料書,不僅有研究價值,而且有保存價值。

編輯評論

這一輯的重點是材料的提供和研究的深入。 在材料方面,本書刊登了紀念館同人輯錄的《韜奮全集》補之一,即《抗戰》和《全民抗戰》中《全集》未收的韜奮文字。其中,比較多的是信箱中的簡復”和全文答覆讀者的編者附言”,也有一些是沒有署名的編輯部文字和補白文字。這些文字對於了解、學習和研究韜奮,有著很重要的價值。 研究方面,擇要刊登了2007年在北京和上海分別舉辦的紀念韜奮誕生112周年和生活書店成立75周年的活動會上談話和文章,既作為一種歷史的記錄,也可以給韜奮研究者以參考和啟示。

目 錄

編輯前言
雷群明 李東畫 沈愛珠輯錄《韜奮全集》補一
*紀念韜奮誕生112周年*
版 協 上海出版界座談“弘揚韜奮精神
雷群明 繼續學習和弘揚韜奮的服務精神
溫澤遠 讀《鄒韜奮:大眾文化的先驅》有感
顧斌韜 奮精神永存
孟瑜 職業出版精神的經典傳承
周 睛 領會韜奮精神做好少兒出版工作
張 宏 韜奮精神對當代出版人的意義
陳鳴華 韜奮精神——時代的文化指針
歐陽文彬 學習韜奮的辦刊原則
*紀念生活書店成立75周年*
孫淨悅 乙紀念生活書店成立75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張偉民等 “鄒韜奮與三聯書店”上海研討會發言摘要
*韜奮紀念館成立50周年*
本 館 韜奮紀念館成立50周年活動紀要
雷群明 紀念韜奮紀念館成立50周年會上的發言
趙 斌 曾協泰 楊小佛 餘江鄒韜奮研究所賀信
*專 論*
李 頻 韜奮的形象衍變與還原——以《韜奮紀念館50年》為視角
范繼忠 思想史坐標中的韜奮精神——從作為現代知識分子和“觀念人”的鄒韜奮談起
王 瑞 簡論鄒韜奮讀者意識的發展與成熟
許抄珍 生活書店的職員教育理念分析
梁小建 略論《生活》周刊第一卷的價值
陳麗菲 趙延濤 關於《抗戰》三日刊幾個問題的辨正
*《店務通訊》研究*
李東畫 從《店務通訊》看韜奮“人才主義”的用人政策
汪耀華 讀《店務通訊》排印本三題
王京山 從《店務通訊》看抗戰初期生活書店的變遷
陳 穎 從《店務通訊》看出版社企業文化建設
張文紅 為了紀念的紀念——論《店務通訊》出版的價值與意義
*文摘·資料*
李公朴 遺稿懷念韜奮和愈之
胡序威 關於李公朴《懷念韜奮和愈之》一文的說明
胡愈之 給畢雲程的信
長江韜奮獎、韜奮出版新人獎獲獎者名單(續)
韜奮紀念館 北京印刷學院《店務通訊》排印本·出版前言
韜奮紀念館 韜奮紀念館50年·後記
*簡 訊*
《韜奮紀念館50年》和《店務通訊》排印本出版
韜奮紀念館與出版博物館(籌)合併
韜奮紀念館與國小簽約培訓小講解員
上海老新聞工作者協會來紀念館參觀並座談 
餘江隆重紀念韜奮112周年誕辰
杜重遠上海寓所掛牌儀式在徐匯舉行
袁信之 我與韜奮的不解之緣
黎維新 思索——參觀韜奮紀念館有感
潘大明 萬宜坊,難忘的地方
鄒華義詞 李雪春曲鄒韜奮之歌
李東畫 從一隻花瓶看韜奮與杜重遠的友誼
朱生華 通信:關於韜奮與周恩來見面的時間
沈愛珠輯 韜奮紀念館觀眾留言選登(續二)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7-01
·版次:1
·總頁數:656
·印刷時間:2008-07-01
·印次:1
·字數:480000
·ISBN:9787807305590
·大小:大32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紀念韜奮誕生112周年*
版 協 上海出版界座談“弘揚韜奮精神”
韜奮先生是中國新聞出版業的偉大的先行者、建設者,堅定的文化使命感、全心全意服務民眾的信念貫穿了他出版事業的始。韜奮先生對出版文化事業的貢獻,以及對事業的真誠、執著、無私和奉獻精神,始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出版人。
在韜奮先生誕辰112周年紀念日之際,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協會、韜奮基金會、韜奮紀念館聯合召開“弘揚韜奮精神”座談會,邀請新老出版入座談韜奮先生為中國出版事業所作的貢獻,以及貫注一生的奉獻精神和創造精神。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孫飆、韜奮基金會理事長鍾修身、副理事長鄒嘉驪,上海出版新人獎獲得者,以及上海出版界、生活書店老同志近百人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版協主席曹培章主持。
韜奮研究學者雷群明說,韜奮先生創辦書店和各種報刊,就憑著一種“疲而不倦勞而不厭的傻子似的‘服務精神”,才成為廣大青年讀者走向進步走向革命的良師益友的,上海出版人應該把韜奮先生倡導的“服務精神”視作一種應承擔的責任,向人民奉獻最好的精神食糧,用創造性勞動滿足人民民眾的文化需要。
上海出版新人獎得者溫澤遠、邱孟瑜、張宏、周晴、陳鳴華先後在會上發言。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總編溫澤遠說,他理解韜奮先生倡導的“精神”是指人生的志向,做事業的“魂”。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