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承魯(1923~  )

鄒承魯(1923~  )

中國生物化學家。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 1962年他廣泛地研究了水解酶、轉移酶和氧化還原酶,並著重研究了酶的化學修飾和不可逆抑制動力學。

鄒承魯(1923~)

正文

鄒承魯(1923~)中國生物化學家。江蘇省無錫市人。生於 1923年5月17日。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46年考取庚款留英。在劍橋大學D.基林教授指導下攻讀生物化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先後在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酶室主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長等職。1981~1982年以訪問教授身份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學一年。1986年被美國國立健康研究所聘為福格蒂(Fogarty)研究員。
他留英期間最早觀察到分離的與內源的細胞色素 c作用效率明顯不同。發現腎上腺髓質中有細胞色素氧化酶。50年代和王應睞教授合作,首先提純了具有重組呼吸鏈活性的琥珀酸脫氫酶。同時對呼吸鏈中的細胞色素c、細胞色素b、細胞色素氧化酶和還原酶等進行了一系列研究。1958年他在人工合成胰島素課題中,承擔並成功地解決了胰島素硫-硫鍵的拆開和重新形成有活性胰島素的問題,並把重組胰島素的活力提高到50%以上。1962年他廣泛地研究了水解酶、轉移酶和氧化還原酶,並著重研究了酶的化學修飾和不可逆抑制動力學。他提出的計算蛋白質必需基因的方法,已為國內、外所接受。他將不可逆抑制動力學的方法和理論,套用於酶的構象和活性關係以及藥理和毒理學研究。80年代以來又發現羧甲基化的甘油醛 3-磷酸脫氫酶和輔酶I經光照後形成螢光新物質,細胞色素b還原有三相過程等。
他40年來共發表論文約 100篇,其中琥珀酸脫氫酶的研究獲生物化學研究所一等獎和中國科學院獎金;他對蛋白質的化學修飾與其生物活性的關係的研究獲得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工作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現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民主德國科學院國外院士。鄒承魯為全國政協委員、美國生化學會榮譽會員、荷蘭出版的國際性的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雜誌編委。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