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市

鄒平市

鄒平市,地處魯中泰沂山區與魯北黃平原疊交地帶,鄒平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源遠流長西漢置縣,古稱梁鄒。東接淄博,距青島港250公里(2.5小時車程),西距濟南國際機場48公里,南依膠濟鐵路,北靠黃河,轄13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858個行政村,總面積1250平方公里,73萬人口。

基本信息

訊息由來

鄒平市鄒平市
從2014年2月25日山東省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傳來訊息,山東省要對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基礎好、人口集聚度高的縣,積極推動撤縣改市工作。這意味著沉寂多年以後,山東有望重啟撤縣改市的操作。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省份也開始重提撤縣改市。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國範圍內,至少有138個縣已經符合條件,並在醞釀撤縣設市。譬如,位列全國百強縣的山東鄒平縣,就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尤其是當地政府,也不局限於把鄒平當成一座縣城,早在2011年,在縣級層面,濱州市確定構建以博(興)濱(城)沾(化)北海經濟開發區為東線、鄒(平)惠(民)陽(信)無(棣)為西線的兩條貫穿黃河兩岸的城市發展軸線。力爭用3-5年時間,鄒平發展成為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鄒平縣近幾年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目前已完全達到了撤縣設市的標準。

鄒平概況

鄒平縣,地處魯中泰沂山區與魯北黃平原疊交地帶,鄒平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源遠流長 西漢置縣,古稱梁鄒。東接淄博,距青島港250公里(2.5小時車程),西距濟南國際機場48公里,南依膠濟鐵路,北靠黃河,轄13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858個行政村,總面積1250平方公里,73萬人口。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0億元,增長12.5%;財政總收入53.6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38億元、居全省第2位。近年發掘的丁公遺址,被列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新發現之首。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在鄒平渡過了青少年時期,他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被世代傳頌。

鄒平縣自然條件優越,特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銅、優質礦泉水,花崗石儲量巨大 現有鶴伴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80餘處。縣內黃河、小清河。正在興建韓店平原水庫,竣工後庫容可達3000萬方。鄒平縣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成為全乃至全國聞名的糧食、優質棉、優質果品、蓄牧業生產基地。工業經濟成長健康平穩,骨幹企業作用明顯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培植了以紡織、食品、冶金、建材、化工、生物工程為骨幹的一批支柱產業,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其中,魏橋紡織集團是亞洲最大的棉紗生產廠家;西王集團是鄒平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現為江北最大的玉米澱粉加工和結晶葡萄糖生產基地。鄒平鋁業公司以電力集團為依託,實力雄厚,年產鋁錠可達6.6萬噸。

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較快發展縣內國道、省道縱橫交錯,在全省較早實現了縣鄉公路瀝青化;電力供應充足,發電能力為年供電量18.6億度,成為全國農村電氣化縣;縣城建設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環境優美,被命名為省級衛生縣城;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縣。

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就鄒平縣是全國首批農村對美國者開放調查點,自1987年以來,先後有數十名美國高級學者進行蹲點式、多方位、連續性考察,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視窗。1997年7月,成功接待了美國前總統卡特的訪問。與日本國小郡町,澳大利亞維多利來亞州貝塞德市建立了友好縣市關係。

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全縣現有“三資”企業界72家,契約利用外資3.7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000萬美元。2002年,全縣外貿出口額31.5億元。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鄒平縣是全國科技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和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

歷史沿革

商、西周時為鄒侯國地。春秋時齊景公築鄒之長塗,鄒關(今隘阜口)之東始就平地,故名鄒平。秦屬臨
淄郡。西漢置鄒平縣(治所在今孫鎮)、梁鄒縣(治所在今舊口),屬濟南郡東鄒縣(治所在今花溝),屬千乘郡。東漢東鄒縣併入臨濟,鄒平、梁鄒2縣自東漢迄三國魏均屬濟南國。西晉濟南國改為濟南郡,鄒平縣屬之,梁鄒縣屬樂安國。南朝宋廢鄒平縣,而於梁鄒城僑置平原郡,又於東南部僑置武強縣(治所在今長山鎮)、平原縣(治所在今平原莊)。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平原縣移治於西漢鄒平故城,故改平原縣為鄒平縣。同年,將武強縣改名為長山縣。均屬齊州,後改稱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鄒平、長山2縣屬譚州,八年(625年)譚州廢,改屬鄒州,不久鄒州廢,鄒平、長山2縣又改屬淄州。北宋鄒平、長山2縣仍屬淄州。景德二年(1005年)鄒平縣治徙至今鄒平縣城。今屬山東東路淄州。元憲宗三年(1253年)析鄒平、章丘各一部置齊東縣,與鄒平縣、長山縣同屬濟南路,中統五年(1264年)長山改屬般陽路,至元2年(1265年)齊東縣改屬河間路。明初鄒平縣、齊東縣屬濟南府,洪武二年(1369年)長山縣改屬濟南府。清代相沿不改。
1913年鄒平、長山、齊東3縣均隸岱北道(翌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全省改4道為11道,濟南道縮小,但此3縣隸屬關係未變。1928年廢道制,3縣均直屬於省。1938年鄒平、長山2縣屬國民黨山東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1939年10月建立鄒長抗日民主政府,由中共清河地委管轄。因鄒長抗日根據地狹長,不便行政,乃於1940年3月在鄒長縣南部建立長山縣抗日民主政府(亦稱南鄒長,為紀念1939年7月犧牲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員馬耀南烈士,1943年改名耀南縣),同年7月在鄒長北部地區建鄒平縣抗日民主政府(亦稱北鄒長),初2縣仍直屬中共清河地委領導,1941年1月屬清河行政區清西分區(同年7月改稱清西專區)。1942年1月於長山、桓台2縣鄰接地區置長桓縣,屬清河行政區清中專區,同年6月清中專區撤銷,長桓縣改屬清西專區。1943年5月長桓縣撤銷。1944年3月鄒平、耀南(長山)均屬渤海行政區第六專區。1945年10月齊東縣解放,建立民主政府,齊東與鄒平、耀南(長山)3縣均屬渤海行政區第三專區(1949年7月改稱清河專區)。
1950年5月清河專區撤銷,齊東縣改屬惠民專區,耀南縣復名長山縣,與鄒平縣同屬淄博專區。同年11月析長山縣周村鎮與張店合置張周市,屬淄博專區。1953年7月鄒平、長山2縣劃歸惠民專區。1956年3月撤銷長山縣,併入鄒平縣;撤銷高青縣,併入齊東縣;隸屬均不變。1958年12月撤銷齊東縣,所轄之九戶、青城、黑里寨、花溝、魏橋、碼頭等6處人民公社併入鄒平縣,其餘併入博興縣。與此同時鄒平縣轉屬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設定的淄博專區。1961年6月淄博專區撤銷轉屬、復置的惠民專區。同年10月青城、花溝、黑里寨3個區劃歸復置的高青縣。1967年惠民專區改稱惠民地區,1992年3月更名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銷,改置地級濱州市,鄒平縣均屬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