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歌舞劇團

鄂爾多斯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寢所在地,繁衍生息在這塊古老神奇土地上的蒙古族人民,用他們的聰明和智慧,創造出光彩奪目的草原文化。

簡介

鄂爾多斯歌舞劇團鄂爾多斯歌舞劇團

鄂爾多斯歌舞劇團始建於1951年,組成人員以蒙古族演員為主,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較早的少數民族表演團體之一。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崢嶸歲月,已發展為擁有122名演職人員的專業藝術團體,下設編導室、舞蹈隊、合唱隊、蒙古劇隊、樂隊、舞美隊等8個職能機構,現有國家一級演員12名、國家二級演員34名,主要以繁榮與發展鄂爾多斯蒙古族歌舞藝術和蒙古劇的創作與演出為已任,弘揚鄂爾多斯民族優秀文化,為廣大人民民眾服務為宗旨,為推動鄂爾多斯地區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95年被國家文化部、人事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集體”。經過幾代人的艱苦拼搏和積累,藝術創作空前繁榮。二十世紀90年代就有3部大型劇目《森吉德瑪》、《銀碗》、《鄂爾多斯情愫》分別獲得國家“文華”新劇目獎和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二十一世紀初又先後創作排演了三台大型民族歌舞晚會《鄂爾多斯放歌》、《鄂爾多斯暢想》、《騰飛吧,鄂爾多斯》被人們稱之為“鄂爾多斯三部曲”,一時成為業內人士的佳話。

除大型劇(節)目外,還創作演出了一大批音樂、舞蹈、歌舞等節目,深受廣大觀眾們的喜愛。特別是《牧人浪漫曲》、《乳香飄》、《勒勒車遐想》、《族魂》、《筷子情》、《天籟》、《根》等舞蹈作品先後獲得過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入選獎、全國舞蹈比賽、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全國“荷花杯”舞蹈比賽中獲各類獎項。  

劇團成就

鄂爾多斯民間歌舞鄂爾多斯民間歌舞

鄂爾多斯歌舞劇團立足本地、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鑄造了一大批著名的創作表演藝術家。在創作演出的多種類型藝術作品中獲國際級獎5項,國家級獎7項、自治區級獎62項。曾代表國家或內蒙古自治區出訪亞、非、拉、歐、美等9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將絢麗多彩的鄂爾多斯民族藝術架設成友誼的橋樑。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鄂爾多斯,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好評,為提高鄂爾多斯的知名度,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劇團現有主要演員:巴德瑪其其格(代表作品《筷子舞》)、趙霞(代表作品《森吉德瑪》)、郭明利(代表作品《森吉德瑪》)、呼亞格(代表作品《鄂爾多斯情愫》等。

鄂爾多斯歌舞劇團,願把精湛的藝獻給更多的人們,願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展示民族藝術獨特魅力和風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