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原生態文化研究

《鄂倫春原生態文化研究》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地方文化圖書。本書分6個章節,對鄂倫春原生態文化作了探討和研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鄂倫春原生態文化研究

《鄂倫春原生態文化研究》共分6個章節,主要對鄂倫春原生態文化作了探討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民族政策對民族文化融合的促進、相鄰民族間的文化互動、民族政策與民族文化復興、鄂倫春族原生態文化的靜態與動態保護、與加格達奇文化界人士座談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選題視角與研究價值

第二節 研究現狀的把握與文獻梳理

一、關於原生態文化的研究現狀

二、關於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研究現狀

三、關於鄂倫春文化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理論運用與研究方法

一、文化生態學理論

二、四種研究方法的結合運用

第四節 基本思路框架與重點、難點

一、思路框架的直觀描述

二、主要內容

三、重點、難點、主要觀點及創新

第一章 北方民族傳統文化的守望者——對鄂倫春族歷史的考察

第一節 族稱與族源探微

一、族稱

二、族源

一、“布哈特八旗”——鄂倫春與內地連線的紐帶

二、“棄獵歸農”的失敗與成功

三、“諳達”的出現與商品經濟的發展

四、“黃金之路”的開發與“歷史幽靜後院”的結束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民族政策對民族文化融合的促進

一、新中國成立之初鄂倫春族的現實狀況

二、新中國的民族政策

三、開發邊疆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

四、全面禁獵與鄂倫春傳統文化的瀕危

五、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帶來的文化融合浪潮

第三節 相鄰民族間的文化互動

一、共同地域環境中的共時存在及文化的融合與變革

二、先進生產工具、生產技術的傳入

三、語言的相近是相鄰民族文化相似的一個原因

第四節 不同階段的教育對鄂倫春族文化演進的促進作用

第五章 傳承與保護——在現代化進程中的課題

第一節 文化多樣性與小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

一、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目的是保持文化的多樣性

二、鄂倫春傳統文化傳承的困境

第二節 民族政策與民族文化復興

一、文化尊重是文化保護的前提

二、政策的持續穩定是文化傳承的關鍵

三、“照顧”及加速“城市化”未必是文化保護的良策

四、政策保障機制的強化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希望

第三節 鄂倫春族原生態文化的靜態與動態保護

一、民族博物館與民俗文化生態村的建立

二、開發特色旅遊資源,實現經濟發展與文化保護共贏

第六章 田野手記

第一節 與加格達奇文化界人士座談

第二節 與塔河文化界人士座談

第三節 訪樺皮文化傳承人郭寶林

第四節 訪鄂倫春最後一個薩滿——關扣尼

第五節 訪白銀納鄉委書記邢雪松

第六節 訪鄂倫春民間藝人關桃芳

第七節趙曉澄談走出大山的民族

附錄1 參考文獻

附錄2 圖片說明

附錄3

鄂倫春族圖騰文化:人類遠古的幻想和寄託

開放的本土意識與民族文化融合——黑龍江三小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係研究

從圖騰神話感悟古人對自然的尊崇與敬畏——以黑龍江三小民族為例

記錄人類童年時代心靈發展軌跡——鄂倫春薩滿文化研究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