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邑

春秋時為齊邑,原名邶殿,齊國的別都。 《晏子春秋》記載:“齊景公封晏子都昌,辭不受。 昌邑師範南側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

春秋時為齊邑,原名邶殿,齊國的別都。《晏子春秋》記載:“齊景公封晏子都昌,辭不受。”即指此。故治在今昌邑市實驗中學(原昌邑一中校址)、昌邑複習學校(原昌邑師範校址)、市人民醫院、原市檢察院駐地,北城牆在現檢察院北側,南城牆在市人民醫院南端,東與西關相鄰,西與劉家辛戈毗連,東西300餘米,南北400餘米,昌邑一中基建時出土許多漢代陶器,現藏市圖書館。昌邑師範南側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館基建,挖出漢代陶片及捲雲紋瓦當若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