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斗篷山景區

都勻斗篷山景區

斗篷山景區位於都勻市西北部,距市區22公里,雄踞於苗嶺山脈中段,總面積61.8平方公里,斗篷山主峰海拔高度1961米,是國內距離城市最近的原始林區,山上有峰巒、峽谷、溶洞、溪流及瀑布等景觀,原始森林覆蓋率近90%,其中海拔1800米的高山台地上,有原始古林近百公頃,林木根部全部長在岩石縫隙之中,隨處可見樹抱石、石抱樹、樹搭橋的奇異景觀。 都勻斗篷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8.7平方公里,包括斗篷山景區、螺絲殼景區、都柳江景區等四大片區,有高山、高山草場、峽谷、飛瀑、河流、神奇的岩溶景觀,繁多的生物種群,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等自然和人文景觀,處處保留著大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粗獷、神秘的野趣,處處洋溢著雲貴高原自然生態的和諧、幽靜的靈氣。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都勻斗篷山景區都勻斗篷山景區
2004年1月都勻斗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第五批重點風景名勝區。

整個景區,森林覆蓋率達80%,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分布不同類別的植物種群。特別是以世界上特有的毛環方竹、國家一級珍稀樹種紅豆杉南方紅豆杉、二級珍稀樹種馬尾樹分布為廣。斗篷山所特有的高原濕地,山頂上美麗的天池,都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景區另一迷人的景觀是峽谷風光,高懸的瀑布、飛湍的激流、輕吟的小溪、峽谷兩岸陡峭的懸崖絕壁和原生態的森林植被,大自然之和諧、生態環境之優美、讓人流連忘返。

景區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時的古建築,古橋樑、古街坊、古摩崖、古墓、古驛道遺址,似乎在訴說著中華疆域內各民族爭鬥統一的歷史,也折射出古代勞動人民世代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的歷程及他們創造的燦爛的歷史文化。而都勻境內的布依族、苗族、水族、畲族等各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歲月里,同樣積累了自己的文化,創造了自己的文明,那艷麗的服飾、奔放的歌舞、古樸典雅的婚嫁習俗,舉寨同慶的節日慶典,美味的風味飲食,神秘的宗教文化,都成為風景名勝區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充分地展示了大西南各少數民族勤勞、勇敢、樸實的性格和聰明才智,也充分地體現了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

斗篷山的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各種動植物,其中有鵝掌楸、紅豆杉、馬尾樹十齒花、香樹等國家保護植物,高山杜鵑、蘭花、龍膽花等珍稀禽類,猶如一座天然的野生動植物標本庫。

斗篷山山間林地蓄水豐盈,共有大小溪流100餘條。其中茶園河及谷江河布滿巨大的卵石,有如來自遠古的船舶;馬腰河蜿蜒穿行於幽深的原始叢林之中,主峰絕頂有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山巔天池,池水清澈澄明,雨季不溢,旱季不減,在地球上亦為罕見。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形成一座巨大的生物基因庫,雄奇險峻的大山神韻,山雄、谷幽、林美、水秀,各具形態,斗篷山景區資源觀賞價值、旅遊價值、科研價值極高,為貴州都勻斗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最為瑰麗的組成部分。

景區概況

都勻斗篷山景區都勻斗篷山景區
都勻市位於貴州省南部偏東地區,地處東經107°07′19″~107°46′26″,北緯25°51′26″~26°25′39″。東與丹寨縣、三都水族自治縣毗鄰,南與獨山縣、平塘縣接壤,西與貴定縣相鄰,北與麻江縣交界。市域東西長64.7km,南北寬63.2km,國土面積2274平方公里。都勻市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都勻斗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位於都勻市境內,由斗篷山景區、螺絲殼景區、劍江景區、都柳江景區和鳳囀河景區五個部分組成,其中斗篷山景區位於楊柳街鎮、甘塘鎮境內,主峰海拔1961m,斗篷山與梵淨山、雷公山齊名,為貴州三大名山之一。斗篷山景區包括谷江風光、胡廣峽谷、馬腰河峽谷、黃河谷風光、斗篷山風光5個片區組成,面積約61.8平方公里。螺絲殼景區與斗篷山景區毗鄰,位於擺忙鄉、甘塘鎮境內,包括高原草場和楊家沖峽谷2個片區,面積約120.5平方公里。劍江景區以流經都勻市區的劍江河展開,劍江自然景色優美,人文景觀薈萃,構成了極富特色的城市風光,面積約52.5平方公里。都柳江景區地處陽和水族鄉、基場水族鄉境內,包括陽和峽谷和濃郁的民族風情,面積約10.9平方公里。鳳囀河景區位於沙寨鄉境內,包括五里峽谷,面積約21.1平方公里。貴州都勻斗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6.8平方公里。

景區植物

都勻斗篷山景區都勻斗篷山景區
貴州都勻斗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位於我國亞熱帶東部常綠闊葉林區,景區山體相對高差大、土層深厚、土體濕潤,為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林區現存森林多屬原生性較強的天然植被,森林類型多樣,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竹林等。
森林群落類型。斗篷山景區主峰海拔1961m,最低海拔855m,地形切割大,現存的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在海拔1100~1300m為常綠闊葉林帶,1300~1500m為方竹林或偶爾出現常綠闊葉林,受擇伐後的常綠落葉闊葉林,1500~1961m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在海拔1900m的天池附近出現以常綠性杜鵑為主的杜鵑花矮林。落葉闊葉林一般分布在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以上的局部地段,或個別分布在海拔1000m左右的村寨附近。

常綠闊葉林

常綠闊葉林是斗篷山景區的地帶性植被,是一種原生性較強的森林。林中樹木高大挺拔,樹冠濃綠,常見森林群落有:
小紅栲[Castanopsiscarlesii]、厚皮栲[C.chunii]、木荷[Sch-imasuperba]林,分布於海拔1200~1300m,喬木層分化為2亞層,以小紅栲占優勢,混生貴州石櫟[Lithocarpuselizabethae],紅花木蓮和毛葉杜英。灌木層有多種冬青[Ilexspp.]、山礬[Symplocoscaudata]、柃木、衛矛。草本層有野牡丹科、菊科等植物。
甜櫧栲[Castanopsiseyrei],木荷林,分布於海拔1100~1200m,其組成樹種除甜櫧栲占優勢外,還混生著黃樟、杜英等常綠樹種和野櫻、水青岡等落葉樹種,灌木層有油茶、滿山紅、馬銀花、亨氏薔薇等。
硬斗石櫟[Lithocarpushancei]、貴州石櫟[Lithocarpuselizabethae]、薄葉潤楠[Machiluslephophylla]林。分布於海拔1300m左右地段,喬木分化為2亞層,其組成樹種還有青岡櫟、毛杜英、木蓮、光葉石楠、檫木、野櫻等,灌木層及草本層不發達,但植物種類較多。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斗篷山景區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森林面積較大,常見的群落類型有:
小紅栲、鵝耳櫪林,是斗篷山分布較廣的森林,多數長在山脊附近,垂直分布於海拔1400~1700m,其喬木層有多脈鵝耳櫪[Carpinuspolyneura]、雷公鵝耳櫪[C.viminea]、厚皮樺、水青岡、旱冬瓜、白毛青岡[Cyclobalanopsisargyrotricha]等。林下灌木層有直角莢和算盤子,草本層多為菊科植物及禾草等。
硬斗石櫟、水青岡林,分布於海拔1400m,其喬木層有頭狀四照花,燈台樹、楓香、玉蘭。灌木層有滿山紅、南燭等。

落葉闊葉林

斗篷山景區的落葉闊葉林多數分布於海拔1700m以上地段,個別分布在海拔1000m左右的山麓或村寨附近。常見森林外貌春夏淡綠色,入秋黃紅色,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水青岡、楓香林,是斗篷山較為常見的森林群落。其喬木樹種有檫木楓香野櫻燈台樹中華槭白櫟。灌木層有狹葉方竹、新木姜子、南燭、映山紅、烏飯樹、山胡椒、柃木、水青岡,草本層有鱗毛蕨、鳳尾蕨、樓梯草等。
楓香、響葉楊[Populusasdenopoda]林。分布於海拔1200~1270m,其喬木層有光皮樺、楊梅、擬赤楊白櫟。灌木層有金絲桃、插田泡、亨氏薔薇等。
馬尾樹[Rhoipteleachiliantha]林。分布於谷江河、胡廣峽谷、馬腰河峽谷兩岸,形成單優群落。單層林,樹高8~15m,胸徑4~25cm。林下灌木層有西南繡球、繡線菊、火棘等。

竹林

斗篷山景區有竹子種類11種,有觀賞竹種紫竹(又稱墨竹[Phyllostachysnigra]、羅漢竹(人面竹)[Phyllostachtysaurea]及方竹[Chimonobambusa]2種。而組成單優竹林的有毛金竹[Phyllostachysnigra]、水竹[P.heteroclada]林、白竹[P.nidularia]林、方竹林、箭竹林等。

針葉林

斗篷山景區針葉林主要是人工營造的森林,其主要群落有杉木林和馬尾松林,組成單優勢森林。

針葉、闊葉混交林

斗篷山景區的針葉、闊葉混交森林面積較小,針葉樹種多屬人工造林,闊葉樹林是後來封山育林起來的。主要樹種為馬尾松、黑松及麻櫟、白櫟、光皮樺,灌木層有皂柳、南蛇藤火棘、馬銀花等植物組成。
斗篷山景區森林植物種類十分豐富,據初步實地考察,斗篷山景區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41科,334屬,494種。其中有蕨類植物23科,34屬,44種;裸子植物6科,9屬12種;被子植物112科,291屬,438種。含3種以上的有海金沙科(屬/種)4/5,金星蕨科5/5,鱗毛蕨科4/7,水龍骨科5/5,杉科3/3,楊柳科2/5,樺木科4/5,殼斗科6/17,桑科3/8,蕁麻科6/10,蓼科4/8,石竹科3/3,毛茛科5/8,木蘭科3/4,樟科8/24,虎耳草科3/4,海桐花科1/3,薔薇科15/29,豆科9/12,芸香科4/7,大戟科6/6,冬青科1/9,衛矛科2/5,槭樹科1/3,葡萄科3/3,杜英科2/4,獼猴桃科1/3,山茶科4/9,苷菜科1/4,野牡丹科3/3,五加科8/10,傘形科5/5,山茱萸科4/6,杜鵑花科5/13,紫金牛科3/7,山礬科1/3,安息香科3/3,馬鞭草科3/3,唇形科3/3,茄科2/4,玄參科3/3,茜草科11/12,忍冬科2/5,桔梗科4/4,菊科19/21,禾本科20/29,莎草科4/6,天南星科2/3,百合科6/8,鳶尾科2/3,姜科3/3,蘭科3/3等52科。在森林中起主導作用是殼斗科、樟科、杜鵑花科、竹亞科及冬青科的植物。斗篷山景區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2種,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鍾萼木、銀杏、珙桐、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三尖杉、蓖子三尖杉、櫸樹、馬尾樹、鵝掌楸、紅花木蓮、杜仲、銀鵲樹、黃檗等。

景區動物

都勻斗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初步查明有鳥類140多種,獸類39種,其中有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動物16種,獸類有雲豹[NeofelisnebulosaGriffith]、獼猴[Macacamulatta(Zimmermann)]、藏酋猴[Macacathibetana]、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Linnaeus]、黑熊[SelenarotosthibetanusG.Cuvier]、林麝[MoschusberezovskiiFlerov]、蘇門羚[Capricornissumatraensis(Bechstein)],鳥類有紅腹錦雞[Chrysolphuspictus(Linnaeus)]、藍翡翠[Halcyonpileata(Boddaert)]、白鷺[Egrettagarzetta(Linnaeus)]以及猴面鷹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及昆蟲類亦十分豐富。

景區氣候特點

都勻斗篷山風景名勝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雨充沛,雨熱同季,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降雨量1431.1mm,年平均氣溫16.0℃,最冷月平均氣溫5.6℃,最熱月平均氣溫24.9℃,日最低氣溫≤0℃的年平均日數16.3天,最高氣溫≥35℃的年平均日數只有4天,屬國內少見的冬日溫煦、夏季清涼的旅遊渡假型氣候。斗篷山景區由於受森林植被、地形和海拔高度影響,最冷月平均氣溫為-0.5℃,山頂年平均氣溫9.9℃(遞減率0.51℃/100m),年平均降雨量可達到2000mm。

景區旅遊小貼士

交通——貴陽至都勻:(貴陽至都勻為貴新高速,都勻至斗篷山為三級油路),貴陽至都勻快巴,車費40元/人。貴陽至都勻火車費為15元/人。
每日都勻火車站前有車往返景區。上午8時30分分別從景區和火車站對開,每小時發一班,票價8元。

餐飲:景區接待處備有餐飲,以農家飯系列為主,消費檔次為中低檔,與市區大排檔相當。

住宿:景區接待處有20張床接待能力,每晚每人30元,少量帳篷出租,每晚每頂50元,此外當地農家接待戶可提供100餘張床位。

門票——景區門票從10月1日起,每人50元通票。

注意事項:此線路要穿越很密的竹林,夏季作好防蛇措施。下山,路很濕潤,石頭很滑,一定要小心。下面附有交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