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梅[教師]

郭玉梅[教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玉梅,女,漢族,34歲,中共黨員,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岔河鎮中學一級教師。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片圖片
郭玉梅愛崗敬業、勤奮刻苦、任勞任怨,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因患腦瘤,8年內經歷了5次開顱手術,堅持與病魔抗爭,始終保持樂觀情緒。每次手術後,總是要求重新站上講台,堅守教學崗位。利用雙休日檢查、治療,不願耽誤學生一節課,堅持自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國小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笑對人生

今年34歲的郭玉梅老師,1998年畢業於唐山師專,到岔河鎮中學任教。12年來在三尺講台上,她播撒著辛勤的汗水,也收穫了成功的快樂。她常說“生命不燃燒就不精彩,我願為教育事業燃燒生命。”
不幸的是,2002年9月份開學以來,她經常感覺一陣陣的頭疼、渾身乏力。她以為是用腦過度、壓力太大,直到頭疼伴隨著嘔吐,她才意識到情況不妙。丈夫帶她去醫院做檢查,診斷結論是腦瘤,腫瘤已有雞蛋大小,貼在血管處,手術危險係數較大。聽到診斷的那一刻,一向愛說愛笑的她,腦子裡一片茫然:自己只有26歲,孩子剛一歲多,還需要媽媽。她捨不得離開講台,還有很多美好的理想沒來得及實現。片刻之後,她馬上冷靜下來,對丈夫說:“先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尤其不能讓領導和老師們知道。”
依然頑強地站在講台上。因為她知道,一個單元的課程還沒講完,現在離開會直接影響學生們學習的連貫性。與學生在一起,會讓她忘記病痛,感到生命的快樂與充實!直到國慶節放假的前一天,她才對校長說:“明天我要去做手術了,可能要請個長假,您先把我教的課臨時安排一下吧。”在眾人的驚詫聲中,她勇敢地走上了手術台。
手術成功了,她每天都處於興奮中,大概術後八、九天就出院了。當學生去家中看望她,她總是激動的說:“等我有力氣騎腳踏車,就去學校繼續教你們。”兩個月後,身體還沒完全康復的她,戴著頂紅色的帽子來到學校,大夥都笑稱她是“青年志願者”,勸她回家好好休息。她卻說:“都是志願者了,不上班還行?我的課怎么辦?”她摘下帽子,新生的頭髮烏黑髮亮,就像這重獲新生的生命,讓人絲毫覺察不出病魔的影子。她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忘記了自己還是個病人!
命運並沒有因為郭玉梅的堅強而改變,病魔對她的摧殘是那樣肆無忌憚。之後的8年間,她先後做了5次手術,甚至前一次刀口還沒長好,新一次手術又開始了。有人曾問她:“一次次倒下去,又一次次站起來,每次手術你都能笑著走上手術台,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你?”她說:“每次我做手術,總會收到很多學生的祝福,家人和同事們也都守候在手術室外,是他們給了我生的力量。我不害怕死亡,只是擔心再也無法報答大家對我的恩情!”支撐她的精神力量,正是這一份份滿含愛的期待,正是她對學生、親人、同事的眷戀!她一次次與死神博弈,並始終是勝利者!
與病魔抗爭的同時,她還參加了本科自學考試。有兩次考試正趕上她手術後不久,頭上還纏著繃帶,她就戴上帽子走進考場。她考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難,她又患病,難上加難。可她每次考試都順利通過。誰能猜得出她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呢?剛剛拿到本科畢業證書,2005年4月,因腦瘤復發她第三次住進了醫院。這時醫生已經給她判了死刑,手術成功率只有1%,不做手術也許還能活得長些,只是人會變傻。做手術也許就不能活著走下手術台了。“我傻了就不能教書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她堅持要做手術。
手術日期定下來了,恰巧那天區里舉行教師培訓考試,她就和醫生商量推遲手術先考試。家裡人哭著勸她:“連命都保不住了,還考什麼試呀?”她卻堅定地說:“萬一我活下來了,這次考試對我教書有用。”她毅然堅持考完全部三場考試,才走上手術台。
在經過長達21小時的手術後,玉梅又頑強地醒過來了!正是對親人、對事業、對同事、對學生深深的愛,讓她一次又一次戰勝了病魔,並通過了考試。
2008年冬天,玉梅又開始頭疼噁心,她意識到自己的病情嚴重了。但她不想讓大家為她擔心,自己強忍著病痛,沒請過一天假,沒耽誤過一節課。腫瘤正在她的體內肆虐,一步步地吞噬著她的健康。但她每天依然有說有笑,看起來比正常人還要精神。有一次,她正在上課,突然走出教室,不一會兒又回來了,她是背著學生出去嘔吐了。可來到課堂上,她依然是笑容滿面。她想永遠留給學生一個快樂、燦爛的笑臉。怪不得學生們都稱她是課堂上微笑的天使!她用言傳身教讓學生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直到放寒假,她才到醫院檢查。大家紛紛打電話詢問她檢查的結果。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她爽朗的笑聲,“我沒事,大家都放心過個好年吧!”同事們真的以為奇蹟出現了,她的病情得到了遏制。但其實在臘月二十四,檢查結果就已經出來了,她的腦瘤復發,需要第五次手術。但她仍然不讓丈夫把病情說出去,她瞞著領導、同事、家人,臘月二十六還在學校值了一天的班。
手術前,同事們去家裡看望她。她仍然談笑風生,儘量避開自己的病情。“醫生說這次手術風險不大,最壞的結果就是可能影響聽力。以後你們要是小聲說我的壞話,我都聽不到了。”大家都笑在臉上,疼在心裡!這是她第5次開顱手術,醫生說她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肺和肝臟,即使做手術,也活不過三個月。無助的同事們,只能默默地在心裡為她祈禱!
在手術的那天7點多鐘,全校的領導和同事都趕到了醫院。當她在準備室剃頭的時候,40多個老師都忍不住悄悄落淚。她走出準備室,看到的是一張張可親的笑臉,聽到的是一句句發自肺腑的鼓勵。她特意摘掉眼鏡,因為看不清大家的臉,她的面容就可以是笑的。她風趣的說:“光頭的我,是不是更靚了?”她自信地走進手術室。手術又奇蹟般的成功了,直到現在玉梅身體狀況很好,又擔任起圖書管理員,快樂地忙碌著。
八年間做了五次開顱手術,難挨的病痛,只有她自己知道的最清楚。但她沒有被病痛擊倒,沒有被死神嚇倒,而是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為她所痴迷的教育事業燃燒著生命。
病魔掠奪了她的健康,卻征服不了她頑強的意志。生命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和命運抗衡,這力量就是——愛。正是對生命的愛、對親人的愛、對事業的愛,讓她能夠在生命最艱難的時刻始終樂觀豁達!

痴迷教育

每次檢查,她都是雙休日去做;每次手術,她都儘量請求醫院安排在假期;每次手術後,頭髮還沒長全,只要能走路了,她就戴著假髮到學校上課。養病期間,她常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也不知道學校的課怎么安排的?學生們怎么樣了?”
她的丈夫劉方紅和她在同一學校教書,丈夫在醫院陪護她,她總是說:“我能照顧自己了,你早點回去上課吧,還有那么多學生在等著你呢!”
自從玉梅患病後,學校就儘量少給她安排工作。可她卻是個不願清閒的人。除了擔任八三班班主任,她還教八年級四個班的思想品德課。學校人手緊,她又主動兼任圖書管理員和報刊收發工作。1600多冊圖書的分類、登統、借閱、記錄,她做的認真仔細。在工作中她又時常有一些創新,她和校領導們商量在樓道里設立了圖書角。由學生們自願捐書、自由選書來讀。在讀書活動中學生們不僅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更主要的是培養了他們誠信無私的品格。
2008年11月,學校召開全國教科研現場會。玉梅擔任圖書館解說員,背誦500字的解說詞,成了她的一大難題。幾次開顱手術,使她的記憶力明顯下降。在家洗衣服、做飯時,她邊幹活邊背解說詞,聽得兒子都會背了。現場會前兩天,她拉著張萍老師一遍又一遍地試講。玉梅是遷安人,國語說得不太標準,試講了幾十遍她總覺得不滿意。這就是執著的她,結果現場會那天她解說的非常成功,贏得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
2008年底,學校實行教育教學改革,學生們自由選擇實驗室來學習。教思想品德課的玉梅本可以清閒一些,但她發現物理老師一個人忙不過來,就主動要求到物理實驗室幫助尹老師。那段時間,每天上午她都在實驗室度過,下午繼續講課,平均每周課時量達到30多節。有時她感覺真的很累,而且經常出現瞬間全身癱軟的症狀。但她不敢告訴家人和同事們,怕大家擔心,怕離開學生們!
工作中她總是這樣無私忘我,從沒把自己當作一個病人。大家總想讓她少受點辛苦,可她從不肯享受照顧,反過來,還常常幫助別人。早自習是背誦語文和英語的時間,玉梅雖然教思想品德課,但早自習值班時,她不是輔導學生讀英語單詞、就是檢查學生的古詩文背誦。有些學生底子差,她就一遍一遍地教,從不厭煩。本是分外之事,她卻做得那么認真。
胡大翠老師要準備一節市級圖書館閱讀指導課。正在她苦於找不到資料,萬分著急時,玉梅送來了一本《中國小圖書情報世界》。她又幫忙上網查閱資料,指出試講中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比自己講課還要忙、還要累。最後這節課榮獲了市級二等獎、省級三等獎。
在教學上,玉梅更是勤於鑽研、刻苦好學。她講課生動有趣,不拘泥於課本,總是以獨特幽默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鼓勵他們自由表達觀點,讓大家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她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學生們都稱她是知心的朋友,有心裡話都願意跟她說。2008年期末考試,她所教的思想品德課取得了全區第二名的好成績。
親人們擔心她的身體承受不了這么繁重的工作,勸她辦個病休,在家好好調養身體。她卻說:“和同事們、學生們在一起,我最快樂!在家呆著,我反而活不長。”
雖然人在家裡,但她的心早飛回了學校。她不追求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卻忠誠於她所熱愛的教育事業,只要能站在講台上她就是幸福的。玉梅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透支著生命,收穫著幸福的老師,她的成績是拼著命乾出來的!她說:“我能捨棄我的生命,但不能捨棄我的事業;我不懼怕病魔,但害怕離開講台。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推脫不掉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為我的學生講好每一堂課。”
她出色的工作和高尚的師德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讚賞,多次被評為區級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2008“感動豐潤十大人物”、榮立市政府二等功、2009年唐山市十佳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國小優秀班主任、唐山市第二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區委區政府及教育局領導們多次來看望玉梅,她激動地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並且能夠做的事。大家都這么關心我,我更沒有任何理由不努力工作!”
玉梅用她那樸素的工作作風感染著同事,用她那真摯的情感打動著同事,用她那無聲的奉獻激勵著同事。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著“人民教師”的深刻內涵,詮釋著愛的真諦和活著的意義!在她身上,大家讀出了:愛,就是教育的奧秘,是一切教育魅力的源泉。

大愛無疆

玉梅住院期間,同病房裡幾個病友整天悶悶不樂,甚至以淚洗面。她就開導她們說:“得了病,咱們就得自己想開點,看我都做過五次開顱手術了,這不還好好地活著嗎?”她就是這樣,走到哪裡就把快樂和自信帶到哪裡。
提起兒媳,公婆更是激動不已。一年四季的衣物,她總是提前給老人準備好。老人身體不舒服時,她又是買營養品、又是買藥,照顧得無微不至。小叔夫妻離異,留下一個女兒。玉梅待侄女像親閨女一樣,衣食住行都像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街坊鄰居們提起玉梅都說:“玉梅心善啊,誰家裡有個缺啥短啥,為難著窄的事,她準會幫忙。”多次的手術,已經使他們負債累累。汶川地震後,她和丈夫除在學校捐款,又在村里捐了200元。還鼓勵自己8歲的兒子捐了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用來買玩具的零用錢。
玉梅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紛紛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每當她收到好心人的幫助,總是拿出一部分資助貧困生。去商場購物,她給家境貧困的學生買來衣服;過年時,她偷偷地塞給學生錢,讓她買學習用品。
玉梅的心裡裝著太多的人,盛滿太多的愛,唯獨沒有她自己。她就是這樣一個可敬可愛的人!她的家裡擺滿了學生親手做給她的各式各樣的小禮物。她的手機里珍藏著許多老師、學生們發來的簡訊。其中有一條這樣寫道:“我不是天使,但我擁有天堂;我不是海豚,但我神遊海洋;我沒有翅膀,但天空任我翱翔。這一切只因為有你,我的老師!”在她心裡,這就是作為一名教師最高的獎賞,最高的榮譽。在學生送給她的願望瓶里,她寫下的心愿是“願天下所有孩子都健康。”自己多年來一直忍受著病痛的折磨,許願的那一刻,她想到的卻是全天下的孩子!
玉梅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是在常人沒有的逆境中無聲無息地奉獻。她是教師中間平凡的一員,也是教師們的驕傲!她用柔弱的雙肩,扛起了生活的重壓,也扛起了生命的責任!健康的人們更要學習她堅持不懈地追求精神,為創建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玉梅在部落格上寫下這樣一段話:也許我的生命不會很長,可我希望能問心無愧地留下紮實的足跡。把握不了生的可能,卻可以主宰屬於我的每一刻。燃燒吧!即使下一刻生命將停止跳動,至少曾經留下美麗與快樂。聽,耳畔的呼喊:我愛你!我們愛你!……怎么捨得離去?為每一刻展存笑臉,即使稍縱即逝的瞬間,也會在心中留下一份永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