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王莊鎮

郝王莊鎮

郝王莊鎮位於武城縣東北部,北臨德城區,東與平原縣接壤,105國道、德商路縱貫南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該鎮總面積98.68平方公里,轄60個行政村,人口4.1萬人,耕地8萬畝。辣椒、棉花、雙孢菇為當地特產。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圖)郝王莊鎮郝王莊

郝王莊鎮黨委、政府堅持工業興鎮戰略不動搖,依託105國道、德商路兩條經濟帶和蔡村金三角工貿區為載體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發展路域經濟,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新突破。同時,大力培植大豆分離蛋白、浸出油、辣椒加工、食品加工、棉花加工、鑄造、彈簧等七大主導產業,工業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積極引導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向合作化、集團化發展,對企業在資金、土地、政策、技術上給予重點扶持,促其早日壯大。2005年全鎮民營企業達82家,新增11家,新增固定資產投入1.3億元,銷售收入13.07億元,利稅1.1億元,實現增加值3.5億元,較去年分別增長62%、51%、62%,順利完成了全年的任務。

農、林、養殖業獨具特色,大力發展以“辣椒、林業、棉花、畜牧養殖” 為主的四大特色農業,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形成有規模、有特色的農業鄉鎮。依託後玄辣椒市場,大力發展辣椒種植與深加工,辣椒種植面積達2萬餘畝,辣椒市場每年可銷售、加工辣椒2000餘萬斤,銷售收入達1億多元。依託該鎮木片加工企業多的優勢,積極開展植樹造林,2005年全鎮植樹達117.45萬株,植樹量居全縣第一,同時大力發展以林棉、林糧、林菌間作和林禽養殖為主的林業經濟,人均增收300餘元;全力發展棉花種植、收購、加工產業,植棉面積達3萬畝。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以奶牛、肉牛、羊、豬、雞、狐狸養殖專業村19個,各類養殖小區5個,全鎮逐漸形成了辣椒、林業棉花、畜牧養殖四大優勢產業。

行政區劃

郝二村 郝一村 郝三村 草一村
草二村 前玄帝廟村 後玄帝廟村 高明莊村
姜莊村 小孫莊村 李莊村 前王莊村
大王莊村 孟莊村 御馬園村 小祁莊村
龐莊村 東寺村 西寺村 邱王莊村
仁得莊村 大霍莊村 羅莊村 大祁莊村
付莊村 谷劉莊村 唐莊村 趙廟村
大呂王莊村 長屯村 小呂王莊村 南王莊村
陳莊村 武莊村 辛立莊村 南小李莊村
祁莊村 張官寺村 大孫莊村 韓莊村
鐵官屯村 高莊村 岳官屯村 蔡中村
蔡後村 蔡西村 油坊村 董莊村
小劉莊村 白莊村 東張莊村 高家莊村
劉茂莊村 溫莊村 大劉莊村 謝張莊村
榮家寨村 羅小屯村 北李莊村 乜官屯村

基礎設施

(圖)郝王莊鎮郝王莊鎮

全鎮村村通柏油路每萬人平均13公里,居全縣第一;全鎮95%的農戶用上自來水,深井水率達70%;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已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示範村6個;積極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大力開展鎮村文化,校園文化,不斷提高民眾的文化修養和時代觀念,全鎮40餘村組建了鑼鼓隊、秧歌隊、文藝演出隊,極大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有效遏止了不健康的娛樂活動。

該鎮努力建設“平安郝王”,多措並舉,實行定期排查、預警機制等,全鎮治安狀態良好,人民民眾安居樂業。計畫生育率連續三年99%以上,男女性別比控制在107以下,居全縣首位。文教衛生事業發達,中心衛生院正在建設之中;電力資源豐富,有年供電量達10000萬千瓦時的變電所兩處,年供電量6000萬千瓦時的熱電廠一處;國家南水北調工程途經該鎮六五河,淡水資源非常豐富;土地資源豐富,正待開發德武新區土地面積達1000畝。

名優特產

郝五莊鎮是武城縣辣椒及雙孢菇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辣椒主要以朝天椒、子彈頭等小辣椒為主,雙孢菇建有全縣最大的生產基地,產量約占全縣的60%以上,2002年通過無公害食品鑑定。

榮譽

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骨幹企業為主體、民營企業和農業為兩翼,以最佳化環境、招商引資、沿路開發、市場建設為重點,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超常發展、跨越前進,形成了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先後被評為“經濟發展進步鄉鎮”、“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市級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林業生產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