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亨貞(1309~1401)

邵亨貞(1309~1401)

正文

元代文學家。字復孺,號清溪。雲間(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訓導。邵亨貞生當元、明之際,入明後生活近30年。終於儒官,足跡不出鄉里。著有《野處集》4卷、《蟻術詩選》1卷、《蟻術詞選》4卷。
邵亨貞現存詞143闋。絕大部分詞描寫傷春感秋,抒懷憶舊,詠物贈答。在抒寫對舊日優遊生活的懷念和對朋友的情誼時,感情真實。他有一部分詞直接反映了元、明之間的社會動亂。如〔浣溪沙〕《丁酉早春試筆》中“楊柳官橋人跡絕,杏花歌館燒痕新,相期何處避兵塵”,描繪了戰亂中百姓所遭受的流離失所的痛苦,透露出對“兵戈不息”的厭倦。另一些與戰亂兵燹有關的詞如〔江城子〕《癸丑歲季夏下澣》中“故人重見幾星霜,鬢蒼蒼,視茫茫,把酒歔欷,唯有嘆興亡,須信百年俱是夢,天地闊,且徜徉”,著重描寫他在亂世中所產生的“世事驅馳,流光荏苒”的思想和“駒隙如馳,行樂能幾”的消極情緒。
邵亨貞詞作沒有什麼廣闊的社會內容和恢宏的氣勢。他的詩比詞寫得略好些,他和當時詩人楊維楨陶九成、錢維善時有過從,相互唱和,今存詩300餘首,有《田家四時詞為九山學稼軒作》,模仿陶淵明寫田園生活。明初洪武元年(1368),他的兒子得罪關進監獄,他到金陵去請求朝廷寬免,沿途把所見所聞寫成詩,詩中說“三年百戰余,人煙跡如掃”(《吳門》),強調了戰爭造成災難的深重。在一首《即景》詩中他說:“一秋兵革競紛紛,山下人家晝掩門。昨夜南鄰雞犬鬧,又傳吏過石壕村。”他又有“白髮吳儂淚盈把,安得桃源遍天下”之句,看來邵亨貞不失為一位對人民有同情心的詩人。

配圖

邵亨貞(1309~1401)邵亨貞(1309~1401)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