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少年泣學
邴原十一歲時父親去世,家中貧窮,又早早成了孤兒。他家隔壁有學堂,邴原經過學堂旁就哭泣。老師問他說:“小孩子悲傷什麼?”邴原說:“孤兒容易傷心,窮人容易感懷。那些學習的人,必定都是父兄都有的人,一是羨慕他們沒有成為孤兒,二是羨慕他們能夠學習,心裡悲傷,因此流淚。”
老師也為邴原的話哀傷,說:“想讀書,可以啊!”邴原回答說:“沒有學費。”老師說:“孩子如果有讀書的志向,我白教你,不要學費。”於是邴原就入了學。一個冬天的時間,便將《孝經》與《論語》背誦下來。
避亂遼東
邴原年輕時與割席斷義的管寧齊名,二人都以節操高尚著稱於世,州府下令徵召他們出任官職,兩人都一樣不願為貪圖榮華富貴去做官。黃巾起義爆發後,邴原將家屬安置在北海城內,自己避進郁洲山中。
當時,孔融任北海國相,舉邴原為有道(察舉制中的特舉科目)。邴原認為黃巾軍勢力興盛,於是前往遼東郡,與同郡人劉政都富於勇略雄氣。
救助劉政
遼東郡太守公孫度畏懼厭惡劉政,想殺死他,將其全家都拘捕了,劉政得以脫身。公孫度通告各縣:“敢有窩藏劉政的人,與劉政同罪。”劉政窘迫危急,前去投奔邴原,邴原把他藏了一個多月,當時避居遼東的東萊人太史慈正要返回中原,邴原於是把劉政託付給了太史慈,然後對公孫度說:“將軍前些日子要殺劉政,把他當作自己的禍害,現在劉政已經離去,您的禍害難道不是已經除去了嗎?”公孫度說:“是這樣。”邴原說:“你所以害怕劉政,是因為他有智謀。現在劉政已經脫身,他的智謀將得到使用,為什麼還拘押劉政的家屬呢?不如赦免了他們,別又結下一仇怨。”公孫度於是放出了劉政家屬,邴原又出資把他們送到劉政家裡,使他們都得以返回原郡。
邴原在遼東郡,一年內前往歸附居住的人有幾百家,遊學的士人,教授學問的聲音,絡繹不絕。
回歸中原
後來,邴原得以從遼東返回,曹操徵召他為司空掾。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的愛子曹衝突然病逝,曹操傷心欲絕。正好邴原的女兒也在這個時候病死,曹操想要求將曹沖與邴原的女兒合葬。邴原推辭說:“合葬,是不符合禮儀的。邴原之所以追隨明公,明公之所以接納邴原,是因為都能遵守規則制度,決不改變的緣故。如果我這次聽從了明公的命令,那就會變得平凡庸俗,明公難道認為這事值得做嗎?”曹操於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調邴原為丞相征事 。
東曹掾崔琰曾在自己推讓官職的奏記里說:“征事邴原、議郎張范,都秉賦德行純正美好,志向行為忠正端方,清廉潔淨足可以激勵凡俗,堅貞自守足以求取事功,正是所謂龍鳳的羽翼,國家的重寶。推舉任用他們,將使不講仁德的人遠遁。”
曹操出征時,經常留下邴原與張范,與曹丕一同居守。曹操對曹丕說:“有什麼事情要多向這二人討教。”於是,曹丕對邴原與張范執子孫禮。曹丕有次宴請賓客,酒酣之時,曹丕出了道難題:“君主和父親各自都有疾病,救命的藥丸只有一顆,是當救君上呢?還是當救父親呢?”眾說紛紜,自然有許多人願意在太子面前表露忠心,偏偏邴原一言不發。曹丕問邴原這個藥丸究竟該給誰?邴原回答道:“父親!”曹丕也沒有責難他。
邴原後代替涼茂為五官將長史,他閉門自守,不是公家事務不出門參與。曹操征討孫權時,邴原隨軍出發,不幸於途中病逝。
軼事典故
拜訪孫崧
邴原在幼年時,就聰明、有特異之處。等到長大,他的品行如金玉一般美好。想要遠行求學,拜訪了安丘孫崧。孫崧推辭說“您家鄉的鄭君,您知道嗎?”邴原回答說:“是的知道。”孫崧說:“鄭君學貫古今,博聞強識,能探求深遠的學問,真是學習者的老師和楷模。您卻捨棄他,跑了一千里路來找我,這是所謂把鄭君當作東家丘的做法。您好像不知道鄭君而說知道,是什麼原因。”邴原說:“先生的話,真可以說是苦藥良針了,但還沒有完全了解我的內心志向。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所以才有登山采玉的人,有入海采珍珠的人。怎么能說登山的人不知道海深,入海的人不知道山高呢?您說我把鄭君當作東家丘,您認為我是西家的愚夫嗎?”孫崧向邴原致了歉,又說:“兗州、冀州的士人,我認識很多,沒有像您這樣的。我應該用書信來為你作訪學求師的媒介。”邴原看重孫崧的好意,難以推辭他的介紹信,就拿著信告別了。邴原心裡認為拜求老師、開導學問這樣的事,志向高遠的人之間自然能夠相契合,不像交朋友這樣的事要靠介紹來完成。信有什麼用呢?於是把信藏在家裡,就出行了。
戒酒苦學
邴原很喜歡喝酒,但想到喝酒會荒廢學業,就毅然下定決心戒酒。
邴原在外遊學八九年之久,他常常通宵達旦地和摯友高談闊論,和名師一起談詩論道。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每逢有人勸酒,邴原都是只望一眼酒杯,然後含笑搖手,表示自己不會飲酒。其實邴原是為了不荒廢學業才克制自己,滴酒不沾的。學成回鄉後,邴原廣收門徒,為了盡心教學,他仍是酒不沾唇。在邴原耐心地教誨下,門徒中有幾十人學得非常精深,成為當時有名的學者。
歷史評價
孫崧: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
曹操:邴原名高德大,清規邈世,魁然而峙。
荀彧:此一世異人,士之精藻。
崔琰:徵事邴原、議郎張范,皆秉德純懿,志行忠方,清靜足以厲俗,貞固足以幹事,所謂龍翰鳳翼,國之重寶。舉而用之,不仁者遠。
陳壽:袁渙、邴原、張范躬履清蹈,進退以道,蓋是貢禹、兩龔之匹。
陳普:無數潛龍不肯藏,炎精展轉遂無光。間關鯨海緣何事,更問遼東作范滂。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邴原與華歆、管寧相友善。時人稱三人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
三國時期曹操的所有謀士
曹操的謀士真叫一個字--多。到底有多少呢,細數之下,102位,不要為此驚嘆了,看看都是那些吧。智囊中包含:骨幹謀士、重要謀士、以及各級掾屬,直到曹操去世為止,共有一百零二人。 |
三國時代的文臣武將
更多三國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001:三國百科。 | |
曹操帳下 | 文臣: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程昱、戲志才、劉曄、蔣濟、司馬懿(晚期)、陳群、華歆、鍾繇、滿寵、董昭、王朗、崔琰、毛玠、賈逵、杜幾、田疇、王修、楊修、辛毗、楊阜、田豫、王桀、蒯越、張既、杜襲、棗祗、任峻、陳矯、郗慮、桓玠、丁儀、丁廙、司馬朗、韓暨、韋康、邴原、趙儼、婁圭、許攸、郭淮,等等。 武將:張遼、徐晃、夏侯敦、夏侯淵、龐德、張合、李典、樂進、典韋、曹洪、曹仁、于禁、徐晃、許褚、張頜,等等。 |
劉備帳下 | 文臣: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龐統、法正、馬良、徐庶、陳震、諸葛亮,等等。 武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關平、關興、張苞、陳到、李嚴、姜維,等等。 |
孫權帳下 | 文臣:張昭、張泓、魯肅、虞翻、顧雍、諸葛謹、陸凱、駱統、周舫,等等。 武將:周瑜、陸遜、呂蒙、徐盛、甘寧、太史慈、周泰、程普、黃蓋,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