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樹南

邱樹南(1910-1935),福建上杭太平里(今才溪鄉上才村)人。1929年7月21日參加才溪暴動,1935年在戰鬥中因寡不敵眾,不幸被俘。在獄中堅貞不屈,同年4月在井店子慘遭殺害。1954年4月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烈士簡介

邱樹南(1910-1935),福建上杭太平里(今才溪鄉上才村)人。1929年7月21日參加才溪暴動,同年8月加入少年先鋒隊並任中隊長。1933年任才溪鄉、區蘇維埃政府主席,是中央蘇區著名的模範鄉。同年8月,調任縣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長。1934年1月代表縣蘇維埃政府出席全國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同年秋調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任裁判部長。當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蘇區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春,蔣介石調集8個師,對閩西革命根據地實行移民並村和“三光”政策,妄圖割斷人民民眾對紅軍游擊隊的支持和聯繫。在艱難歲月里,帶領游擊隊攀崖越澗、餐風宿露,以頑強的革命意志與敵人和困難作鬥爭。同年3月間,游擊隊被敵軍包圍在長汀四都的一個山頭上,丘樹南果斷決定自己留下來阻擊敵人,掩護同志們安全轉移。在戰鬥中因寡不敵眾,不幸被俘。在獄中堅貞不屈,同年4月在井店子慘遭殺害。1954年4月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生平事跡

邱樹南於清宣統二年三月十三日生,幼年喪父,母子相依為命。為了養活年邁的母親,曾學泥水匠,做國小炊事員。
民國18年(192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五日),才溪人民舉行武裝暴動,他積極參加打土豪、分田地鬥爭,帶頭衝進土豪家和農友一道燒田契、廢債券、破穀倉、分浮財。同年8月,加入少年先鋒隊並任中隊長。22年,當選才溪鄉、區蘇維埃政府主席。任職期間,每周都帶頭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經常自帶飯包幫助紅軍家屬幹活,還善於團結同志,與區委書記密切配合,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擴大紅軍運動中,工作深入細緻,擁軍優屬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因此全區參加紅軍的人數最多,名列全縣前茅;生產支前成績也非常顯著,被省蘇維埃評為模範區、鄉。同年8月,調任縣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長後,又把全部精力投入此項工作,親自過問每一案件,調查核實,秉公斷案,鐵面無私,受到領導的表揚和民眾的好評。
民國23年1月,代表縣蘇維埃政府出席全國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同年秋調省蘇維埃政府任裁判部長。在職期間,還經常配合地方武裝協助消費合作社工作人員,衝破經濟封鎖,巧運食鹽、布匹、藥品,以解決軍需、民用物資困難,常說:“我們這個機關不簡單,掌管著人命關天的大事,大家既要大膽又要心細,對革命負責,既不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放過一個壞人。雖然工作條件較差,但革命勝利後一切都會好的。人人都要樹立為革命而奮鬥的堅強意志,就是死也是光榮的!”同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形勢驟變,他便隨省委機關一起離開汀州,轉入長汀四都山區,繼續從事艱苦的游擊戰爭。
民國24年春,蔣介石調集8個師兵力撲向閩西,對革命根據地實行移民並村和“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政策,妄圖割斷人民民眾對紅軍游擊隊的支持和聯繫。在艱難歲月里,他經常帶領游擊隊攀崖越澗,餐風宿露,餓了就以野菜、樹皮、草根充飢,以頑強的革命意志與困難作鬥爭。3月間,游擊隊被包圍在長汀四都的一個山頭上,他果斷決定自己留下阻擊敵人,掩護同志們安全轉移,後因寡不敵眾,邱樹南不幸被俘。在獄中,仍堅持鬥爭,在升官晉級、金錢美女引誘面前毫不動搖,敵人的酷刑幾度把他折磨得死去活來,但始終未泄露張鼎丞鄧子恢等游擊活動情況,後在井店子慘遭殺害,時年26年。1954年4月,被追認為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