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季端

邱季端

邱季端(1942年8月-),福建石獅人,香港實業家,現為中華海外聯誼會顧問,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香港華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蓑笠翁(漳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邱季端邱季端
1942年8月出生於福建石獅祥芝鎮厝上村。幼年喪父,由母親和祖母含辛茹苦撫育成人。

1959年就讀於前身是福建省立晉江一中的泉州高級中學。

196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成為這個海邊貧窮鄉村的首名大學生。

1968年畢業後,邱季端被分配到湖北武漢鋼鐵廠的一個偏遠鐵礦工作,每天打風鑽,修機器,度過了5年礦工生涯。

1973年,邱季端赴香港定居。

1978年,他作為最小的股東與人合夥開辦海綿廠,兩年後大股東投資地產失敗,將資金抽走,留下空殼廠,讓他去收拾殘局。

上世紀80年代初,基於對家鄉、對祖國的滿腔熱忱,邱季端自1982年起大舉投資內地,在福建創辦第一家海綿廠、第一家真皮沙發廠、第一家板式家具廠,填補了該行業的空白。

1985年進軍房地產業,在廈門興建“華星苑”、“金秋豪園”等。

1989年9月,當部分外商對投資中國心存疑慮時,他當機立斷,投資逾億港元興建當時廈門市最高建築28層的華星大廈,為當時低迷的外商投資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他與朋友合資,在上海興建華富大廈。

1996年,邱季端把香港的工廠全部搬遷到深圳;又和友人合作,在家鄉興建石獅耀中大酒店和泉州溫陵新城。

他在香港發起成立泉州五中(省立晉中)香港校友會、籌建愛國政黨"香港協進聯盟"。還出任北京師範大學校友會會長、連任兩屆石獅市旅港同鄉公會會長、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常務執委,香港福建同鄉會、香港廈門聯誼總會永遠名譽會長和副理事長等要職。

公益事業

邱季端先生所從事的行業在行中都頗負盛名,其旗下的家具公司早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邱季端先生樂於奉獻社會,尤其對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奉獻更是不遺餘力;他更在國內出任多個教育基金、體育基金的名譽會長。捐款捐資175萬元興建寧夏、江西、內蒙、貴州、雲南共7所希望國小,捐資中華光彩事業促進會600萬元,捐資250萬元興建泉州五中季端體育館、100萬元興建華僑大學季端樓,捐資設立華僑大學邱季端文科綜合成績優秀學生獎、集美大學“邱季端扶助貧困生獎助金”等單項基金。此外,向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基金、福建省慈善總會、泉州僑鄉體育館、石獅市中華慈善總會、廈門教育基金、集美大學、集美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泉州市慈善總會等數十個單位團體捐款。捐資福建女排228萬元,在家鄉石獅市,從1987年起,捐資為厝上村修築石板路、水泥路,建造避雨亭、自來水、村老人會、二中教學樓、瓊山國小教學樓,購贈祥芝鎮政府中巴車;1991年,他聯合邱天生捐資50萬元,將位於石獅九二路北側的舊體育場改建為音樂噴泉街心公園;2003年,他捐資為位於永寧黃金海岸的洛伽寺興建藏經閣;2004年1月,他聯合邱季生、邱季華二位旅港堂昆仲,共同捐資50萬元興建石獅市錦尚鎮厝上村辦公大樓,同時捐資150萬元設立鬥文房頂厝愛心基金會。

邱季端先生對母校北京師範大學的發展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從2002年起,他擔任校友總會副會長,一直關心、關注著母校的建設與發展,至今已為母校捐款達3000萬元人民幣。1997年,為支持母校的發展和培養家鄉泉州人才,邱季端先生向母校捐贈300萬元人民幣,2001年12月底曾捐贈500萬元作為師大百年校慶的厚禮,2004年更曾設立“北師大文學院季端發展基金”,用來提升師大文學院的科研水平、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擴大文學院的學術影響,資助“勵耘學術文庫”的出版、評選“文學院季端學術論文獎”、舉辦“勵耘學術論壇”、出版學術期刊,為啟功教育基金添磚加瓦。2006年更是向母校捐贈2000萬元,支持學校新體育館的建設,為表示謝意,鍾秉林校長宣布學校將新建體育館命名為“邱季端體育館”。

人物榮譽

2006年9月8日,邱季端榮獲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泉州市"慈善家"稱號。據網路公布的2006大陸慈善家排行榜,邱季端先生名列第146位。

2007年1月,中華慈善總會授予邱季端“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暨第二屆“中華慈善人物”榮譽稱號,以此來表彰邱季端先生在慈善事業中所做的突出貢獻。

爭議事件

2016年

2016年7月,北京師範大學校友邱季端將其收藏的6000多件古陶瓷捐贈給母校,北師大宣布成立中國古陶瓷博物館和中國古陶瓷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院,並任命邱季端為首任館長和研究院院長。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2015級博士生劉昕鵬於7月30日向學校方面遞交了一封公開信,信中希望學校就7月13日邱季端捐贈中國古陶瓷藏品一事進行專項調查,以正視聽。報導中提出的劉昕鵬的質疑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捐贈藏品數量之大(約6000件)、規格之高(有相關人士估值愈萬億元)乃國內甚至國際專業拍賣行、各大博物館難以望其項背;捐贈者對藏品的收藏放置與業界保存收藏方式相差較遠;部分藏品照片顯示製作工藝與各大博物館類似藏品差別較大;學校接受捐贈前未對藏品進行專業鑑定;出席捐贈儀式的個別專家曾因為仿偽品背書而在業界受到爭議;學校是否有專業能力對新建博物館和研究院進行良好管理等。

面對質疑,捐贈者邱季端稱會進行鑑定,並將“先挑出60件”請質疑者許勇翔過目。但北京市文物局表示,目前既沒有收到關於設立博物館的申請,也沒有收到瓷器認定的申請。

有學者指出:博物館的入藏鑑定,是由國家文物部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鑑定,而不是由捐贈方指定鑑定人選。古董圈有“殺豬”(以假貨坑人)之謂,尤其是蒙富商,據說江浙一帶富豪中招者無數,主要在於收藏者過於自信又不願聘請收藏專業人員把關所致。

中國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許勇翔對於網上流傳的邱季端藏瓷器照片,在接受採訪時評價說:“我可以開門見山地說,這不是真的,我一般不說人家東西是真的假的,但是這個東西年份很淺,我說比你年齡還小呢。”並提出:“我的一個觀點就是,高校辦博物館、接受人家捐贈文物,事先必須經過鑑定,這是原則性的問題。”

針對許勇翔的質疑,邱季端還專門表示:“我想先挑出60件藏品,即打算捐獻的古陶瓷的1%,請許勇翔先生一起過目,幫助把關。考慮到先生已經退休,車途勞頓不便,我們想先發60件藏品的照片請先生嚴格把關,以免混入仿品和贗品……已經委託上海博物館的朋友,將上述意向轉達給許勇翔。”

對此,許勇翔表示,他在此前報導中僅就關於博物館藏品入藏規範進行探討,不願意也不會與相關某個人進行任何接觸。

2017年

邱季端邱季端

2017年1月7日,邱季端與台灣東華大學、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淡江大學(校友總會)四所高校代表及台灣史記文化公司代表簽訂了向上述單位捐贈其個人收藏的古董藝術品的意向協定,旨在“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促進台灣高等學校師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

此次向台灣高校捐贈的藏品依然以瓷器為主,定名上從“漢代“以前的青瓷,一直到“清雍正”時期的琺瑯彩,各個朝代都有涉及。不過這些圖片在《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發給業內相關文博界專家後,一如既往地受到了專業質疑。此前,中國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許勇翔針對邱的“京師瓷“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對話時曾表示,”這些瓷器年份很淺,高校辦博物館、接受捐贈文物,事先必須經過鑑定,這是原則性的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