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勝華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拾荒老人成了“失物信使”

信陽市有個叫邱勝華的老人,今年66歲。他是一位退休工人,每天早起,就在信陽市區轉悠,撿點能用的破爛自己回去翻修一下;他還經常把撿到的身份證、票據等東西寄給失主。

2005年6月,邱勝華和往常一樣去大街上撿破爛,卻在一個小巷子的牆縫裡看到了兩張身份證和一個裝有票據的錢包。老人通過證件上的信息,找到了失主的地址。當天下午,便跑到郵局給失主寄了過去。幾天后,他收到了失主的回音。邱勝華說,當時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一種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豪邁感覺。

堅持

8年寄出1000多封失物信

從那以後,邱勝華便形成了撿東西、找失主、寄信、等回復、再高興一下的習慣。並且,他會把撿到的東西,自己先進行登記,現在,邱勝華已經有了一個“失物日誌本”,“日誌”的正反兩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失主的姓名和地址。

這些失主有信陽本地的,也有商丘、平頂山的,還有河北承德、四川攀枝花、湖南常德等地的,最遠的一封信目的地是新疆葉城縣。通過粗略統計,邱勝華8年來一共寄出1000多封信,花費了2000多元郵費。

經驗

循著小偷的蹤跡尋找失物

邱勝華說,他撿破爛久了,發現有幾個地方是小偷特別偏愛的“銷贓”地點,比如牆縫裡、小樹林的土堆處、河邊等。他曾在這些地方,一天內發現6個丟失的物品。

邱勝華說,每當他撿到失物後,會先想辦法找到失主的電話號碼,聯繫失主讓對方放心;找不到電話號碼的,他就按照地址先將證件寄給失主,取得聯繫之後,再將剩餘的貴重物品一併寄回。對於那些被退回來、或者找不到主人的失物,邱勝華會送到派出所或者當地電視台。

邱勝華寄東西也有選擇,他不寄錢包,也不寄銀行卡,因為錢包太重,銀行卡失主也會掛失補辦,所以就不讓這些東西占重量,浪費郵費。

他說,要省點郵費,只有這樣撿破爛兒的收入才能負擔寄信的花銷。

人物評價

經歷

從小就想讓人夸“你是好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邱勝華也不例外,他這66年歷史中做得最多的就是:送還失物。

1960年,剛上國中的邱勝華在上學途中撿到一個部隊軍官的200多元的存摺。當時他交給了老師,隨後部隊軍官收到失物,當時的校長還讓全校師生向邱勝華學習。

1994年9月20日,《信陽晚報》刊登了一篇表揚邱勝華拾金不昧的文章。他把撿到的公文包寄到了失主所在單位,失主收到後對他進行了登報表揚。

邱勝華說自己是“上癮了”,他喜歡聽到別人說“謝謝”,能讓人失而復得,這讓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如果被誤解,邱勝華將會非常沮喪。他至今還記得20年前,他撿了一個包卻被失主當做小偷的那次經歷,那件事兒讓邱勝華一度“吃飯都沒味道”。直到警察找到小偷,還他了一個清白,才讓邱勝華整個人“鮮活”起來。

邱勝華說,為了能更好地尋找失主,如今,他已經學會上網查信息找人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