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國畿服

邦國畿服是西周的一種政治制度。

邦國畿服是我國西周的一種政治制度。

邦國畿服制共分為五個等級: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五服的劃分以王都為中心,每隔五百里為一級。在王畿內的為甸服,侯服環繞著甸服,賓服環衛著侯服,在夷蠻的是要服,在戎狄的是荒服。屬於甸服的要供應周天子的每天的祭禮,屬於侯服的供應每月的祀禮,屬於賓服的要供應四時的獻享,屬於要服的要負責歲貢,屬於荒服的要以王者侍奉天子之禮:祭禮依日,祀禮依月,獻享依四時,進貢依歲。荒服則終身朝王一次。

王畿之地指直屬天子的王城附近周圍千里的地域。西周滅商後,將天下分為“王畿”和“王畿”以外兩大部分。周天子留下京都附近的一部分土地直接歸自己所有,叫做“王畿”,由周天子派卿士直接管理;其餘的土地分封給子弟親屬,叫做“國”。《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孫詒讓正義:“方千里曰王畿者,謂建王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之”,孔穎達疏:“制其畿方千里者,王畿千里,以象日月之大,中置國都,面各五百里。”《大司馬》雲國畿,《大行人》稱邦畿,義並同。後多指京城管轄的地區。

《尚書·禹貢》:“500里甸服。”周秉鈞易解:“甸,治田也。服,服役,廣徵力役以服事強大領主。胡渭曰:‘5000里內皆供王事,胡通謂之服,而甸則主為天子治田出谷者也。’距王城四面500里以內服田役。”《國語》:“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夏書》:“500里甸服。”甸,王田也。服,服其職業也。自商以前,並畿內為五服。武王克殷,周公致太平,因禹所弼,除畿內更制天下為九服。千里之內謂之王畿,王畿之外曰侯服,侯之外曰甸服。”

賓服所指距王城500至2500里之間。五年一朝貢。《國語·周語上》:“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註:“侯,侯圻也。衛,衛圻也。言自侯圻至衛圻,其間凡五圻,圻500里,五五2500里,中國之界也。謂之賓服,常以服貢賓見於王也。衛圻五歲而見,其見也。必以所貢助祭於廟。”

《尚書·禹貢》:“500里要服。”周秉鈞註:“綏服外又500里為要服。要者,約也。受王者約束而服事之,謂之要服。”《國語·周語上》:“蠻、夷要服。”“要服者貢。”韋昭註:“蠻,蠻圻。夷,夷圻也。《周禮》,衛圻之外曰蠻圻,去王城3500里,九州之界也。夷圻去王城4000里。《周禮》行人職,衛圻之外謂之要服,此言蠻、夷要服,則夷圻朝貢或與蠻圻同也。要者,要結好信而服從也。”

《國語·周語上》:“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荒服者王。”韋昭註:“戎、狄去王城4500里至5000里也。4500里為鎮圻,5000里為蕃圻,在9州之外荒裔之地,與戎、狄同俗,故謂之荒,荒忽無常之言也。”荒服一世一朝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