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靛市街清真寺

邢台市靛市街清真寺該寺座落在舊城南關靛市街,因居南關北部,又稱北寺。附近靛市街、靛市水坑、北大街、東大街、花市街、城內府前街、南學街、衛衙街竿地回族穆斯林聚居該寺周圍,被稱為“北坊高目”。該坊回民多為王、高、陳、鄭、劉、石等姓。其中有的舊時代為下層官史,或商人、醫生等,但小商小販等城市平民仍居多數。

基本信息

清真寺簡介

邢台市靛市街清真寺 該寺座落在舊城南關靛市街,因居南關北部,又稱北寺。附近靛市街、靛市水坑、北大街、東大街、花市街、城內府前街、南學街、衛衙街竿地回族穆斯林聚居該寺周圍,被稱為“北坊高目”。該坊回民多為王、高、陳、鄭、劉、石等姓。其中有的舊時代為下層官史,或商人、醫生等,但小商小販等城市平民仍居多數。

清真寺布局

該寺是邢台市最古老雄偉的。始建於元初。在調查中,周圍回族民眾反映在寺內曾有元代碑刻,可惜的是該碑在“文革”中被毀。該寺經過歷代重修,最後一次是清朝光緒初年。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有門樓、南北講堂、沐浴室,禮拜殿和古棚等,均是宮殿式歇山頂,高瓴飛檐、雕花門窗,內部裝飾則為伊斯蘭文化傳統。
該寺歷史有耕地出租,土改後依靠房屋租金張收入維持教務開支。1958年宗教改革後,該寺為市政府保留下來的唯一的一所清真寺。“文革”時被拆掉,在原址修建了靛市街國小。為此,市政府於1985年補償回民拆寺損失十五萬三千元,現該校已更名“邢合市回民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