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動物園

邢台市動物園

是邢台唯一的一個動物園之前是在橋東區後搬到北二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邢台動物園 前身為邢台市人民公園,是邢台市一座集動物飼養、動物觀賞、遊覽娛樂及野生動物救護為一體的專題性公園。

1953年,邢台市建設科建立了試驗苗圃,1962年,開始飼養海狸鼠等小動物和少量禽類約6至7種,1965年5月1日,名稱由苗圃正式改稱人民公園,1966年9月,購買獅,虎,豹,熊等大小動物20 余種,1968年冬,引進動物30 余種,並設定飼養員、馴獸員等崗位,人民公園正式成為飼養、展覽、野生動物保護為主的綜合性公園。

2005年,隨著城市發展,邢台市動物園已處於市中心地帶,且面積較小(59400 平方米),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為給周圍市民一個良好的生活休閒空間,同時也給動物們一個更加寬敞舒服的生活空間,決定讓動物園搬遷。

新園位於梁莊路與水廠路交匯處,原來為邢台縣林業局長信林場,一期工程占地282畝,2005年9月開始進場建設,經過一年多的基礎建設,於2006年11月開始搬遷,並於2008年3月正式由人民公園改名為邢台市動物園,由綜合性動物園成為專題性動物園(原址改為歷史文化公園),是一所集動物飼養、動物觀賞、遊覽娛樂為一體的中型公園。2012年3月1日起,實行免費開放。

基礎設施

邢台市動物園 邢台市動物園

動物園功能分區包括肉食動物區、草食動物區、雜食動物區、鳥禽區、靈長區、兩棲類區,小型動物放養區、管理區、辦公區、兒童活動區、湖區、入口廣場區等,新園區內建設有鴯鶓圈,鴕鳥圈,熊館,袋鼠圈,獅子館,虎館,狼館,豺館,駱駝圈,鹿圈,氂牛圈,雉雞館,飛禽館,配套一座辦公樓和一個飼料加工院,建有一個獸醫室,配有飼料機,電蒸箱,孵化機,消毒專用車等設備,保證動物健康生長。

2007年,按照“邊開放、邊建設”的思路,邢台市園林部門自行設計、自行施工建成了占地2300平方米的猴館和占地5000餘平方米的鳥語林。特別是鳥語林,通過搭設主架、安裝護網,將成片的喬木籠罩其中,使其成為籠舍的一部分,為鳥禽類提供棲息的“樹林”。

邢台市動物園總面積282畝,水面8餘畝,綠地率83%,栽植喬木4857株,灌木92009株,地被12270.9平方米,原始生態地被89232平方米。該園以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風景優美的自然景觀,布局巧妙,環境宜人,是邢台市市民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繁殖保護

邢台市動物園 邢台市動物園

經過近50年的發展,邢台動物園由原來的30餘種,發展到60餘種,數量由原來的100餘只發展到580餘只。依據動物的飼養分區相繼成立了2個班組6個區域,並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嚴格管理,高效管理,制定科學的飼養配方,儘量為動物創造好的生存生態環境,美洲豹,蒙古野驢,非洲獅岩羊,馬鹿,梅花鹿等大中型動物相繼繁殖成功,鴯鶓,白孔雀,白鷳,紅腹錦雞等孵化成功。

2002年11月,經省林業局野保處和邢台市林業局批准,邢台園成立了邢台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並向社會公開救助電話,近幾年來,先後救助灰鶴、貓頭鷹、天鵝、蒼鷺、大鴇、黑鸛、紅隼等野生動物百餘只。同時積極聯繫電視台、報社,利用媒體向廣大民眾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提高廣大人民民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管理方法

邢台市動物園 邢台市動物園

邢台動物園管理處現隸屬於邢台市城管局,屬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動物飼料費用全部來自於財政撥款,實報實銷。

邢台動物園管理處現有職工54人,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12名,技師19名,高級工21名,其中飼養人員25名,飼養技師6名,高級工13名,獸醫師1名,獸醫5名。

邢台動物園管理處制訂了各項管理制度,並建立了邢台市動物園應急工作預案,積極和兄弟單位展開交流學習,定期安排飼養員到北京、石家莊等動物園學習飼養技術和經驗。在中國動物園協會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年會上,邢台園發表的《梅花鹿群出血性腸炎》、《梅花鹿巴氏桿菌的診治和治療》、《雉雞雞白痢的診斷和治療》三篇論文被評為優秀論文。2002年、2003年、2004年連續3年獲邢台市城管局文明單位,飼養班組榮獲2004年度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