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

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

邛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稱邛池,屬更新世早期斷陷湖,至今約180萬年。其形狀如蝸牛,南北長11.5公里,東西寬5.5公里,周長35公里,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處34米;水面標高為1507.14—1509.28米;水位變幅小,集水面積約30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螺髻山螺髻山

螺髻山之名來源於與峨眉山的“姊妹”關係,“峨眉山似女人蠶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頭上青螺狀之髮髻”。

螺髻山千峰疊翠,萬派環宋,山勢雄奇,勝境遍布,是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區。遠望時煙霏林箐,嵐光幻彩,蒼藹凌虛,高下混茫,有朝觀暮開之感;近察則雜樹生花,杜鵑似海,紛紅似落,儷白參黃,呈爭輝競艷之趣。山間溶洞奇險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號稱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也有氣勢磅礴,飛流直覺瀉的溫泉瀑布。古藉中稱螺髻山有72峰,36個天池,18項勝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據1989年衛星遙感資料反映,其景觀、景點數遠不止於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迴繚繞於高山霧海之中,忽隱忽現,如蒼龍遨遊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規模之宏大,造型之奇異和離城市之近尚屬罕見。

著名景點

螺髻山風景區秀美風光(螺髻山風景區秀美風光(

螺髻山是我國已知山地中罕見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紀古冰川天然博物館。古冰川遺蹟中的角峰、刃脊、圍谷、冰斗、冰蝕窪地、冰蝕冰磧湖、冰坎、冰階、冰溜面、冰川刻槽、羊背石、盤谷、冰原石山、側磧壠等古冰川風貌,具有很高的旅遊、探險、科考等價值。其中冰蝕冰磧湖最為壯觀,螺髻山冰蝕冰磧湖分布於海拔3650米以上的各期冰圍和冰斗中。據不完全統計,終年積水的大小湖泊有50餘下,多呈圓形或橢圓形,水面寬度多數為二三百米,湖水深度一般為七八米。冰蝕湖的湖底湖畔多為巨大的石條、石板平鋪,部分為裸露基石。冰磧湖的湖底湖畔則以岩塊、砂屑為主。部分湖泊有伸入的半島或湖心島。所有湖泊的湖周都保存有大量的冰蝕現象和各種冰磧物。湖水則由於基岩顏色、湖周植被或腐植質、湖中水草等的不同而顯現翠藍、棕紅、棕黃、草綠、墨綠等顏色。具有考察意義和觀光旅遊的主要湖景有珍珠湖群、五彩湖群、疊翠湖、姐妹湖、乾海子、黃龍潭、黑龍潭、溫泉瀑布等。

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

螺髻山地勢高聳,氣候垂直分帶明顯,加上人跡罕至,獨特封閉的地理環境,原始森林和各種珍稀動物以及野生花卉、菌類品種十分繁多。原始森林面積30餘萬畝,植物種類包括南亞熱帶植被,亞熱帶針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高山針葉林等共有180餘科、2000餘種,其中屬國家第一批保護的珍稀植物就有30餘種。野生花卉以杜鵑(彝語稱“索瑪花”)為最,計有30餘種,每年3至7月,繁花似錦,鋪天蓋地。並且,不少杜鵑由於生長上千年而未受到砍伐,已長成須一至二人才能圍住的大樹,奇特無比。再加上有的杜鵑開花時能同時開出多種不同顏色的花朵,更是引人入勝,爭芳鬥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菌類方面,已知大型直菌150多種,80%可以食用、藥用。有高等動物近400種,其中獸類60餘種、鳥類252種、爬行類19種、兩棲類26種,屬珍稀和國家重點保護的,如短尾猴、小熊貓、金貓、林麝、斑羚、赤鹿、穿山甲、紅腹角雉、白腹錦雞、灰頭鸚鵡、圓朧齒類蟾、寶興樹娃、大涼蠑螈、東坡墨魚等就有30餘種。螺髻山以保存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成為我國少有的生物資源“基因庫”,不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科學考察研究基地。

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

螺髻山歷史上曾是我國較早的佛家聖地。自漢代開劈,唐代佛事已經盛行(鼎盛時期僅螺髻寺就養僧三千餘人),建造了許多廟宇,現遺址尚存。唐末以後由於戰亂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於是有“隱去螺髻,始現峨眉”、“螺髻山開,峨眉山閉”之說。佛家稱螺髻山為“紫微”。自清初至道鹹年間,寺廟又逐漸興起。據記載,僅螺髻山西麓就有曹峒派較大的廟宇兩閣十三寺。螺髻山碧水幽谷,煙雲飄渺,景觀無窮,佛家稱為仙境。

螺髻山氣候差異大,“十里不同天”,原始森林保存完好,不僅存留著世界上某些頻於絕滅的奇異生物,而且保存著完整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始古冰川刻槽遺址,有“西子濃汝,峨眉淡抹,螺髻天生”的美譽,萬千景象吸引了不少遊人去萬途跋涉,登臨瀏覽,以探尋其無窮奧妙。螺髻山定會同祖國其它名川大山一樣放出異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