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菲吉斯

邁克·菲吉斯

邁克·菲吉斯,非洲肯亞人,愛好音樂,導演,作品有《凜冽莊園》《噩宴旅店》《時間密碼》等,曾奪得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獎。

任務介紹

邁克·菲吉斯邁克·菲吉斯
八歲以前在非洲肯亞長大。在倫敦學習音樂,曾與歌手Bryan Ferry合組藍調爵士樂團Gas Board,後來開始拍攝MTV,他的電影作品配樂幾乎都由他擔任。1988年執導電影處女作《Stormy Monday》,接著以理查基爾的《流氓警察》受到注意。1995年執導《遠離賭城》,獲得好評如潮,奪得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獎,併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與最佳改編劇本獎。

導演作品

凜冽莊園 Cold Creek Manor (2003)
十分大師-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噩宴旅店 Hotel (2001)
時間密碼 Time code (2000)
迷失禁果 Loss ...

代表作

邁克·菲吉斯邁克·菲吉斯
《時間密碼》是菲吉斯2000年的片子。在這部片子裡,菲吉斯從《逃離拉斯維加斯》那種劇情與人物的瘋狂中,一下子竄向影片敘事與形式探索的瘋狂,從一種極致跑到了另一種極致。全片基本上取消了剪輯,四個畫面自始至終均勻分割整個銀幕。每個畫面都是一個九十多分鐘的長鏡頭。四個畫面在情節上的互補與間離,以及不同畫面聲效的控制,徹底取代了蒙太奇在以往影片敘事中所起的作用……表面上看,這種技術上的變化給人以質樸與新穎並重的感覺,其實對影片的拍攝難度、案頭準備,乃至導演對全片的控制力,要求得更嚴了。
《時間密碼》的情節一般。無非是講一幫電影人在拍戲過程中出現的雞零狗碎、男盜女娼。最後以出人命告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的羅伯特·阿特曼的《大玩家》。不過這可能是個誤解。
邁克·菲吉斯邁克·菲吉斯
因為菲吉斯以前的《逃離拉斯維加斯》,主題里也有控訴和奚落好萊塢的成分,所以說本片倒很可能是菲導這方面情結的一個延續。菲吉斯還通過片中那個有點兒搞笑的女導演,半真半假地宣布:藝術與技術,需要一種全新形式的結合。因為以往的革新,都被資本主義制度下電影工業據為己有了,今天的電影人需要為藝術貢獻出新的創新……

不管分割畫面和全部動用長鏡頭這種做法,是否真帶來了電影新世紀的曙光,反正菲吉斯的這種姿態讓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的戈達爾。不過單就《時間密碼》的效果而論,我倒覺得它不是菲吉斯創新理念的最佳展示。畢竟,這樣一部片子讓觀眾在觀賞樂趣方面做出的犧牲過大了。至少眼睛太累。試想,未來的觀眾,誰會為了給自己的眼睛找累而特意走進影院呢?看好菲吉斯的人,只好再盼望他的下一個妙手。

不過作為收藏,我把《時間密碼》的指數列為“準五星”。難得的是,此片的四個長鏡頭,都是用DV拍的。有業餘電影情結的DV愛好者,不妨好好看看,受點刺激。除了創新,菲吉斯也強調了一條永恆的戒律——藝術是有難度的;藝術家最需要的是腦子;信奉“人人都是藝術家”這句話的,統統是白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