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糞土臣元

遼東糞土臣元

遼東糞土臣元是高句麗嬰陽王由於與隋朝發動戰爭而向隋朝上表投降書時的自稱,고원 高元,대원 大元,是高句麗第26任君主,高句麗平原太王的長子。嬰陽王以在598-614年的高句麗與隋的戰爭中擊敗隋煬帝的一次入侵聞名。

簡介

遼東糞土臣元是高句麗嬰陽王由於與隋朝發動戰爭而向隋朝上表投降書時的自稱,고원 高元,대원 大元,(在位時間:590-618年)是高句麗第26任君主,高句麗平原太王的長子。嬰陽王以在598-614年的高句麗與隋的戰爭中擊敗隋煬帝的一次入侵聞名。

566年,高元被其父平原王封為世子。590年,平原太王去世後,高元繼承高句麗王位。隋文帝冊封高元為上開府儀同三司,襲爵遼東公,賜服一襲。高元奉表謝恩、賀祥瑞,隋文帝冊封他為王。嬰陽王繼位之時,朝鮮三國之間的競爭加劇。隋朝統一中國後也正不斷向外進行擴張。最初,嬰陽王與隋朝維持著良好的關係,並接受了隋文帝高句麗王的冊封。但與此同時,嬰陽王也加強了與契丹和靺鞨的關係並繼續了其父對抵抗中國侵略的準備。

598年,高句麗突襲遼西的營州,激怒隋文帝,引發高句麗與隋朝第一次戰爭。隋文帝派漢王楊諒發30萬大軍攻打高句麗。607年,隋煬帝發現高句麗與隋朝的藩屬突厥聯盟。導致隋煬帝612年,率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路同時入侵高句麗。 為防止隋的再次入侵,嬰陽王高元曾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只好適時罷兵,待之如初。(隋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四十)。 在隨後613年和614年對高句麗的進攻中,隋煬帝都是無功而返。隋煬帝連年征重兵攻打高句麗引發隋末民變,並間接導致了618年隋朝的滅亡。同年,嬰陽王去世,榮留王繼位。

與此同時,高句麗在索要漢江流域不果後,對百濟和新羅發動了進攻。新羅同時受到高句麗和百濟的攻擊,於是向隋朝求援,後來又與隋的後來者唐朝結盟。668年新羅在唐的幫助下,統一大部分朝鮮半島。

嬰陽王曾下令編寫歷史史記《新集》,但此書並沒有流傳下來。

589年,隋朝統一中國內地後,處於遼東華夏故地的高句麗與隋的關係逐漸進入戰爭狀態。590年,高湯“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隨時準備迎接隋朝大軍。這種“無禮”的舉動激怒了隋文帝。隋文帝致書平原王高湯,“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句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平原王高湯謝罪後,不久去世。目前尚無有關其死因的記載。後來的高句麗嬰陽王不堪隋朝的羞辱,採用先發制人的戰略,親自率領大軍,南征隋朝。這就是有名的隋麗第一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隋朝營州總管韋沖在戰爭中犧牲,搓敗隋朝邊防軍,朝野震驚。隋文帝大怒,派遣30萬大軍征高句麗。這場戰爭曠日持久,結果以高句麗王請降而結束。這場仗結束後,高句麗嬰陽王遣使覲見隋文帝,上表稱臣,自稱“遼東糞土臣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