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聆聽

遺憾的聆聽2. 人生與音樂的互映11. 馬勒的復活21.

作者簡介

楊燕迪,我國著名音樂學家、音樂批評家、音樂翻譯家,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研究與教學領域涉及音樂學方法論、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音樂學術翻譯、歌劇研究、音樂分析與批評、音樂文化與社會研究等。發表譯著近300萬字,另主編多部論著,主要包括《音樂的人文詮釋》、《樂聲悠揚》、《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作為戲劇的歌劇》、《音樂美學觀念史引論》、《音樂史學原理》等等。曾獲得國務院、教育部、文化部、上海市的多種獎勵與榮譽稱號。

內容簡介

楊燕迪音樂文叢《遺憾的聆聽》一輯,主要收入楊燕迪教授近年來針對當下音樂生活現況的評論,大都可謂“應景”或“應時”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誕辰或逝世紀念,觀看現場演出之後的有感而發以及相關演出的節目單說明。楊燕迪教授在寫作時希望這些文字不僅“就事論事”,而且牽涉更寬、更遠的議題和關懷。關於音樂評論,他一直遵循著一個原則——評論家面對音樂作品、音樂表演和音樂現象,不但要以內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樂本身,同時也應該讓音樂與更廣泛的人文性議題發生儘可能豐富的關聯。

編輯推薦

《遺憾的聆聽》是一本音樂隨筆類文集,其中包括對西方音樂家的音樂闡釋、個性理解,對中國作曲家、演釋者的作品品評和解讀,聆聽音樂會後的感受,觀看藝術演出之後的思考等方面的文章,集成了作者對音樂會現場聆聽的感悟,既有對巴赫、蕭邦、馬勒等西方作曲家的深度理解,也有對譚盾、瞿小松等東方藝術家的作品體悟。書中收錄了多篇作者為各大國際音樂節及著名交響樂團音樂會所寫的節目單,呼籲節目單製作向著專業、導賞的方向發展。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1. 遺憾的聆聽
2. 閒話節目單
3. 聆聽導引:舒伯特、馬勒與莫扎特
4. 炫技與嬉戲
5. 來自英倫的交響
6. 德奧交響的正統
第二部分
7. 巴赫的神性
8. 海頓二百年祭
9. 莫扎特音樂的當代人文價值
10. 人生與音樂的互映
11. 貝多芬晚期的藝術境界
12. 大的小作曲家與小的大作曲家
13. 寂靜的獨語
14. 蕭邦之“絕”
15. 再談蕭邦
16. 勃拉姆斯百年祭
17. 勃拉姆斯擊敗李斯特
18. 勃拉姆斯的功力
19. 馬勒的“後現代性”
20. 馬勒的復活
21. 馬勒“第五”:成色與質量
22. 悲劇性反諷
23. 現代品質與傳統立場
24. 古拜杜麗娜的《音樂》

第三部分
25. 傾聽切利比達克
26. 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27. 孤傲天才,現代隱士
28. 琴聲中的極限體驗
29. 回望古爾德
30. 期待鄭京和
31. 柏林愛樂在滬首演觀後記
32. 聆聽海汀克
33. 人性的歡欣與安慰
34. 清純與妖冶的比照
35. 聽樂雜感
36. 英國樂團鍛鑄俄式聲音造型
37. 這是最好的馬勒,沒有之一
38. 細密編織下的活態有機體
39. 你方唱罷我登場
40. 感恩自然
41. 輕鬆並不意味著降低品格
第四部分
42. 藝無止境——從李雲迪獲蕭邦鋼琴比賽大獎說起
43. 靜水流深
44. 詭秘的莫扎特
45. 聽陳宏寬談藝
46. 感悟閔慧芬
47. 二胡與交響:中西合璧——寫在《天弦》唱片首發之際

第五部分
48. 經典故事,重新詮釋——劉敦南舞劇《梁祝》觀後
49. 個體感悟與東方寓言
50. 小議瞿小松
51. 瞿小松的《曦》
52. 呼喚原創
53. 大提琴的中國氣韻
54. 什麼才是有價值的“新”?
55. “梁祝”五十年
56. 個體生命的歌唱
57. 面對危機:當代音樂生態反思錄
第六部分
58. 城市·音樂·節慶
59. 上海之春的音樂之聲
60. 音樂廳與城市文化
61. 讓音樂乘上傳媒的翅膀
62. 都市文明與音樂盛筵——第十七屆澳門國際音樂節觀感
63. 古典和傳統的當下生命——第二十屆澳門國際音樂節部分節目觀後
64. 紐約樂記
第七部分
65. 音樂中的新生命——CD現象
66. 唱片感受與現場體驗
67. 藝術鏡頭中的生活流——以音樂的眼光看伊朗電影《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

書摘精選


2008年4月6日,去東方藝術中心觀看海頓清唱劇《四季》的演出(上海歌劇院合唱隊與樂隊)。指揮是美國著名的合唱作品權威內爾森,獨唱演員包括從上音出道並走上國際舞台的黃英和沈洋(表現非常出色)以及特邀的美國男高音Marc Heller(表現差強人意)。
演出質量應該說相當好,但我個人感覺相當不滿足,捫心自問,原因是一個看似小小的遺漏——整個演出過程中,從頭至尾沒有打出歌詞的字幕。
因此,聽眾只好在不知詞義的狀態中聆聽聲樂作品。儘管沈洋和黃英的德語發音非常地道(合唱隊的吐字畢竟有些含糊),儘管有節目單和大螢幕中不多的幾行文字(中英文)提示,但相信在場聽眾(包括我自己)在大多數時候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應該說,主辦方設計這場演出還是費盡心機的,甚至特意在舞台後方用投影方式打出一幀幀精美的自然風光攝影作品,以配合海頓這部作品的意旨。但圖片畢竟不能代替文字——演員究竟在唱什麼,中國聽眾無法得知。
於是乎,海頓這部著名的清唱劇在中國上演的實質性文化意義就大打折扣。我猜想,在不知詞義的前提下,聽眾聆聽聲樂作品會採取以下兩種策略:
第一,集中欣賞演員的聲樂技巧和嗓音品質——儘管這是相當普遍的欣賞習慣,但這種忽略作品意義和內涵的做法,在審美上其實是買櫝還珠。而且,針對海頓《四季》這樣的大型作品,僅僅欣賞演員的演唱,很快就會陷入審美疲勞。
第二,採用欣賞器樂作品的方式聆聽聲樂作品——如注意主題動機的安排與運作,關心曲體結構的比例與設計,捕捉和聲、調性的處理與控制,等等。但是,聲樂作品中難得會有純形式和純結構意義上的音響安排,脫離具體而明確的詞義要求和韻律秩序,音樂中的一切表現都是無的放矢。因而,器樂的聆聽方式在聲樂作品中很難奏效。
就我自己而言,除了上述兩種基本上行不通的策略之外,在約兩個小時的音樂鳴響過程中,我只能儘量從介紹文字的隻字片語中,從零星抓到的演員唱詞的個別德語單詞中,從大致的音響性格綜合判斷中,從我原有的音樂史知識貯備中,費力而勉強地拼湊出一幅海頓《四季》的模糊構圖——至少,我還是“聽懂”並記住了《春》中的“日出”合唱,《夏》中的暴風雨場景,《秋》中的狩獵場面以及《冬》中男低音的悲憫詠嘆調。
但是,海頓這部作品中公認具備的質樸的人性關懷,多處風趣的自然刻畫,以及深刻的大自然泛神觀念,由於沒有歌詞的指引,聽眾基本無從領略和領悟。是為憾事。
就此,我的腦海里倒產生了一個更具普遍性的問題:聽音樂究竟是聽什麼?或者說,具有文化意義和具備人文含量的聆聽,究竟應該是怎樣的聆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