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縣尚稽鎮

遵義縣尚稽鎮

尚嵇鎮位於貴州省遵義縣南部,東連茅栗,南頻開陽,西接新民,北鄰山岔。地處烏江河畔,氣候溫和,物產豐富,離縣城南白鎮29公里,距歷史文化名城遵義50公里,總面積10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589畝,其中田20201畝,土18338畝,森林覆蓋率46%,共轄8村1社區,192個村民組,10997戶,41204人,其中農業人口34672人,非農業人口6532人。

概況

尚嵇鎮位於貴州省遵義縣南部,東連茅栗,南頻開陽,西
接新民,北鄰山岔。地處烏江河畔,氣候溫和,物產豐富,離縣城南白鎮29公里,距歷史文化名城遵義50公里,總面積10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589畝,其中田20201畝,土18338畝,森林覆蓋率46%,共轄8村1社區,192個村民組,10997戶,41204人,其中農業人口34672人,非農業人口6532人。年末人口出生率8.51%,自然增長率0.294%,計畫內生育率97.21%.
2010年,全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52929萬元,同比增長19.32%,鄉鎮企業總產值135005萬元,增長21%,農業產值15825.6萬元,增長17%,糧食產量5595.2萬斤,增長11%,生產菸葉143萬斤,產值1144萬元,創稅160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450萬元,實現鎮級財力1300萬元,超任務1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20元,同比增長17.45%。
嵇山川優美,生態良好,工業發達。投資47億元人民幣,年產80萬噸的氧化鋁廠也建成投產,其它中小型企業如雨後春筍,尚嵇己由農業大鎮向工業重鎮轉變。尚嵇旅遊資源豐富,有紅色旅遊資源省級文物紅軍搶渡烏江遺址-----茶山關,著名歷史文化古蹟省級文物陳公祠,市級文物袁氏民居,還有楠木渡風光,清水河水庫等景點。尚嵇有美食之鄉之稱,擁有豆腐皮,豬嘴魚等名優小吃,鮮香可口,別具風味,令人回味無窮。尚嵇在大發展中,充分整合資源,改善投資環境,開發利用旅遊資源,以航運、觀光、商貿、餐飲為特色,構建省內烏江山水畫廊上的璀璨明珠,形成遵義烏江綜合旅遊區大品牌。
尚嵇區位優越,礦產豐富,工業發達。“三茅”公路、“遵開”二級公路橫縱貫穿全境,黔北最大的貨運碼頭楠木渡碼頭座落其間,尚嵇己成為黔北水陸交通又一樞紐,主要礦藏有鋁土礦、鐵礦、錳礦、煤等15種礦藏,其中鋁土礦儲量大、品位高,是新興的黔北鋁工業基地。

自然經濟

尚嵇鎮位於遵義縣南部,東連茅栗,西接新民,北鄰山岔。地處烏江河畔, 離縣城南白鎮29公里, 距歷史文化名城遵義50公里,南與貴陽市開陽縣隔江相望,一水相依。貴州省最大的水上黃金通道-烏江沿鎮而過,“遵開”、“三茅”公路穿越鎮境。已成為黔北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鎮鄉之一。尚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主產水稻、玉米、油菜、辣椒、烤菸。尚稽人民殷實富裕, 國土總面積106.9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8589畝, 其中田20201畝, 土18338畝, 平均海拔880米。共轄8村1社區, 192個村民組, 10910戶, 40258人, 其中農業人口33833人, 非農業人口6375人。 年末人口出生率8.51%, 自然增長率0.294%, 計畫內生育率97.21%。 2008年, 全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47166萬元, 增長18%, 鄉鎮企業總產值81806萬元, 增長9%, 農業產值7453萬元, 增長17%, 糧食產量5167萬斤, 增長11%, 生產菸葉113.67萬斤, 產值800萬元, 創稅160萬元, 完成財政總收入1334.43萬元, 實現鎮級財力1056.4萬元, 超任務91.1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4515元, 同比增長18.7%。

礦產資源

尚稽鎮主要礦藏有鋁土礦、鐵礦、錳礦、煤等15種礦藏,其中鋁土礦儲量大、 品位高, 是新興的黔北鋁工業基地。

歷史沿革

民國為遵義南鄉清潭裡,1949年為尚稽鎮。1953年析設尚稽鎮及茶山、清水、保河、新華4鄉。1958年撤鎮鄉建尚稽公社。1961年析置尚稽鎮及尚稽、清水、建設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92年1鎮、3鄉合併置尚稽鎮。鎮政府所在地就是原尚嵇區公所所在地, 機構設定有: 黨政辦、綜治辦、 紀律檢查委員會下屬紀檢室、 人民武裝部、 財政所、農技站、 農機站、水利站、計生站、計生辦、土管所、 文化廣播站、 企業管理辦、民政辦、 團委、 婦聯。 2002年成立尚嵇鎮工會,土管所於1999年7月,林業站於2003年3月,農技站於2007年10月, 畜牧站於2007年10月分別收為縣局直管,2003年8月,成立社會勞動保障事務所,2005年元月民政辦更名為社會事務辦。尚稽鎮是黔北養蠶發祥地。明、清皆為鄉場,是縣東南部蠶繭集散地。有鐵鍋、農具、機械修理、水泥、除塵器等廠。豆腐皮有名。鎮南7公里茶山關渡口,是1935年初紅軍搶渡烏江的重要渡口。紅軍長征過程中老一代革命家劉伯承、楊尚昆等從這裡的茶山關強渡烏江進入遵義。
尚嵇鎮歷史悠久、人云薈萃、商賈雲集、物產豐富,是清代遵綢的主要產地之一。

基礎建設

現有中國小21間,電視覆蓋率達到90%以上,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移動通訊、網路等已經全部開通。尚嵇山川優美, 生態良好, 工業發達。現擁有100萬以上產值的企業10餘家。2005年又引進投資總額達到1500萬元的山川卿瓷原料公司和投資3000萬元的貴州大湖磨料廠。投資47億元人民幣, 年產80萬噸的氧化鋁廠建設如火如荼, 其它中小型企業如雨後春筍, 尚嵇己由農業大鎮向工業重鎮轉變。
基礎設施建設:1、向縣交通局爭取資金90.5萬元, 自籌資金25萬元, 改造了保星至水泥廠、瀘江村瀘江至石盆、 保星村八一至東風、大壩村上壩至張家溝共20.5公里公路;2、向縣農辦爭取資金26萬元, 修建了龍坑水至土龍口3公里公路。3、完善了大壩氧化鋁安置小區水、電、路、路燈等基礎設施建設。 城鎮建設:1、向縣水利局爭取資金420萬元, 實施了場鎮自來水改造工程;2、啟動了投資1000餘萬元的鋁業大道工程, 拉開了尚嵇城鎮建設的序幕;3、由鎮老年委牽頭,組織集資40餘萬元, 啟動了陳公祠維修的前期準備工作。
水利建設: 爭取資金460餘萬元, 啟動並完成了清水河水庫. 毛坪村孔堰、保星村水窩溝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
新農村建設: 向上爭取資金30萬元,政府自籌資金10餘萬元, 在大壩村龍坑水水庫旁高標準、高品位創建黔北民居示範點, 並完善了點內的水、 電、 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綠化工程; 我鎮向縣農辦、縣扶貧辦爭取資金4.6萬元, 政府投入4萬元, 採取直接補貼和財政貼息等方式發展現代農業, 共種植蓮藕500畝, 發展青田魚1000畝。
學校建設: 爭取國債資金1100萬元, 啟動了尚嵇國小的搬遷和尚嵇中學南北校園的整合擴建工程。
家族壯大氏家族,牛氏家族。

旅遊文化

尚嵇旅遊資源豐富、有紅色旅遊資源省級文物紅軍搶渡烏江遺址-----茶山關、著名歷史文化古蹟省級文物陳公祠、市級文物袁氏民居、還有楠木渡風光、清水河水庫等景點。 尚嵇有美食之鄉之稱、擁有豆腐皮、豬嘴魚等名優小吃、鮮香可口、別具風味、 令人回味無窮。尚嵇在大發展中、充分整合資源、改善投資環境、開發利用旅遊資源、以航運、 觀光、 商貿、 餐飲為特色、構建省內烏江山水畫廊上的璀璨明珠、形成遵義烏江綜合旅遊區大品牌。森林覆蓋率4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