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圖書館

遵義市圖書館

遵義市圖書館始建於1951年,2007年9月28日新館正式開館。新館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400平方米,擁有閱覽座席1000個;藏書量達50餘萬冊(其中,古籍4萬多冊,國家級善本4種),年訂購期刊近1000種,報紙近200種。

基本信息

館情介紹

遵義市圖書館始建於1951年,為貴州省最早建立的公共圖書館之一,其館址歷經江公祠(遵義市一中)、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子尹路7號,2006年遷入現址,2007年9月28日新館正式開館,2009年被評為國家地(市)級一級公共圖書館。(這次評估,桐梓縣圖書館為縣級二級館,赤水市仁懷市湄潭縣鳳岡縣習水縣綏陽縣正安縣圖書館為縣級三級館。)
新館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400平方米,擁有閱覽座席1000個;藏書

遵義市圖書館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量達50餘萬冊(其中,古籍4萬多冊,國家級善本4種),年訂購期刊近1000種,報紙近200種。
●編制. 員額:60人;領導班子:館長1人,副館長2人;內設中層部門7個:采編部、借閱部、參考諮詢部、技術部、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行政辦公室、財務科;高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研究館員1個,副研究館員5個,館員14個。
●讀者服務視窗21個. 綜合借書處、社科書庫、科技書庫、兒童閱覽室、報紙閱覽室、期刊閱覽室、過期報紙查閱室、過期期刊查閱室、自修室、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圖書室、古籍閱覽室、工具書查閱室、地方文獻書庫、黔北文藝家作品陳列室、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室、學術報告廳、目錄廳及辦證諮詢台、紅領巾書屋、書畫展廳、地方志館。
●延伸服務網點18個. 社區8個,農村6個,學校4個。
●自動化系統. 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ILASⅡ),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市級支中心,“遵義數字圖書館”網站,“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盲人語音上網軟體等。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2002年4月開始實施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下簡稱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勢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重要文化基礎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務的重大文化項目,是實現廣大人民民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對於打破落後地區信息閉塞的狀況,縮小“數字鴻溝”,提高廣大人民民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與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共享工程套用現代科學技術,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位化加工整合,通過工程網路體系,以網際網路、衛星、移動存儲、鏡像、光碟有線電視/數位電視網等方式,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範圍的共建共享。
在遵義市,文化共享工程遵義市支中心於2002年11月建成,屬省內第一批試點單位,隨後,又相繼建成11個縣級支中心、144個鄉鎮基層中心、1603個村級點,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各自開展服務”的網路體系,同時,市支中心積極推動文化共享工程與廣電網路、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整合利用,通過“多網合一、一網多用”,有效擴大了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務覆蓋面,在2006年6月召開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經驗交流會”上,被原國務委員陳至立譽為“遵義模式”。

領導班子

館長: 吳喜文
副館長: 陳慶蘇
副館長: 王曉蘭
館長助理: 陳旭
館長助理: 楊銘
辦公室副主任: 駱建敏
財務科科長:肖景波
借閱部主任: 魯迎春
借閱部副主任: 蔣一兵
采編部主任:王莉梅
采編部副主任: 庹平
參考諮詢部主任: 代驪
共享工程支中心主任:唐世健
共享工程支中心副主任:李曹俊

機構設定

遵義市圖書館人員編制60人,現在崗人員43人,領導職數1正2副,館長助理2人,現科級中層幹部10人(正科7人,副科3人);大專以上學歷占75%以上。有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8人(已聘12人,未聘6人),初級職稱16人。
內設機構四部二室一科即采編部、技術部、參考諮詢部、借閱部、辦公室、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遵義分中心辦公室、財務科。視窗設有全開架借閱室、基藏書庫、期刊閱覽室、報紙閱覽室、兒童閱覽室、過期刊閱覽室、古籍閱覽室、參考資料閱覽室、地方文獻及黔北文學家專題閱覽室、自修室、電子閱覽室、外文閱覽室、另設圖書流通組、輔導室。自動化建設有:IALSII集成系統、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遵義數字圖書館。

遵義圖書館館史

貴州省遵義市圖書館於1951年2月開始籌建,1951年4月1日正式開館,館址設在遵義市丁字口遵義電影院後面桃源山上“江公祠”舊址(現遵義一中)。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建設的需要及方便民眾利用圖書館,館舍幾經搬遷,1952年5月館址由最初原遵義市“江公祠”舊址遷至遵義老城楊柳街原“天主教堂”旁(現遵義會議紀念館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又於1985年10月遷至遵義市子尹路7號(現正籌建中的遵義市紅花崗森林公園),再於2006年8月13日搬至現在新館舍。新館坐落在遵義市匯川區人民路,北面與遵義市政府市民廣場和風景優美的遵義市植物園遙相呼應,東面經遵義匯川區高坪河環繞與遵義市博物館毗鄰,館區園林綠化獨具風格,環境幽雅。寬敞、明亮、大器的館舍建築充滿現代人文氣息。館舍建築面積12400平方米,可容納藏書150萬冊,閱覽席位1500個,150位座席的多功能廳,350餘位座席的學術報告廳,250平方米的專門展廳,還特設有無障礙通道的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是一座集閱讀、檢索、信息傳播、學術交流、休閒為一體的開放式公益性的現代化公共圖書館。
遵義市圖書館人員編制60人,現在崗人員43人,領導職數1正2副,館長助理2人,現科級中層幹部10人(正科7人,副科3人);大專以上學歷占75%以上。有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8人(已聘12人,未聘6人),初級職稱16人。
內設機構四部二室一科即采編部、技術部、參考諮詢部、借閱部、辦公室、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遵義分中心辦公室、財務科。視窗設有全開架借閱室、基藏書庫、期刊閱覽室、報紙閱覽室、兒童閱覽室、過期刊閱覽室、古籍閱覽室、參考資料閱覽室、地方文獻及黔北文學家專題閱覽室、自修室、電子閱覽室、外文閱覽室、另設圖書流通組、輔導室。自動化建設有:IALSII集成系統、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
建館初期,匯集了遵義藏書之家喻界凡、詹淵如等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的名貴圖書《四部備要》、《二十四史》等各類圖書7500冊,在此基礎上,經近60年圖書館人薪火相傳,館藏積累達50餘萬冊,館藏資源豐富璀璨。藏書收集了從最早明嘉靖四十年(1565年)年代至今的22大類古代、近代和現代圖書。藏書建設以滿足讀者需求為宗旨,同時儘可能保障藏書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
古籍藏書4萬餘冊,其中民國前線裝古籍藏有《爾雅註疏》、《史記一百三十卷》、《牧齋初學集注》、《古今圖書集成》、《古逸叢書》、《津逮秘書》、《霸橋風雨圖》、《兩漢策要》、《廿四史》、《四部備要》、《四庫全書》等名貴古籍1萬餘冊。古籍中國家級善本四種(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1、《批點唐音十五卷》[明嘉靖四十年(1565年),4冊];2、《梁昭明文選二十四卷》(1626年,12冊);3、《圍棋近譜不分卷》(1716年,1冊);《梅會裡周鄭二家傳譜》(1冊);4、《續古文辭類纂》(即《黎選古文稿本》)(清手稿本,4冊)是本館的鎮館之寶。特色藏書收有遵義市歷史上各地方志,也是本館古籍中查閱率最高的文獻。其中本館特藏清道光21年(1841年)由遵義知府平翰創修,著名學者、詩人、文史學家鄭珍、莫友芝纂修的《遵義府志》歷來為史志方家所稱道。該書十分珍貴的原木刻板現藏於本館(有部分殘缺)。
我館設有地方文獻室專門收集地方文獻。藏有反映“沙灘文化”的作品和清代“西南巨儒”鄭珍、莫有芝、黎庶昌的相關資料以及以鄭珍、莫有芝、黎庶昌為代表的遵義“沙灘文化”系列文人的大多數作品,設有專櫃的有貴州籍(遵義新舟人、原上海市委副書記兼上海市宣傳部部長)被譽為“文化將軍”陳沂的著作、手稿、和私藏字畫;設有專櫃的還有貴州籍(遵義沙灘人)全國著名詩人黎煥頤藏書專架,黎老在2002年捐贈給遵義市圖書館2000多冊藏書,2007年黎老在上海去世,2008年,他的家人再次向遵義市圖書館捐贈2200冊圖書,並將黎煥頤銅像和生前所用書櫃一壁贈送遵義市圖書館。本館藏有黎煥頤作品《在歷史的風雪線上》、《淘金者的河流》、《我愛·我恨·我歌》、《黎煥頤自選集》、,午夜的風》、《黎煥頤抒情詩選》等代表作;收藏了以蹇先艾、盧葆華、壽生、何士光、李寬定、石定、趙劍平、石永言、王華為代表的現當代“黔北作家”的作品;以黎煥頤、廖公弦、李發模、周嘉堤為代表的“黔北詩人”的作品;還有黔北藝術家的書畫、篆刻、音樂、曲譜等;反映黔北“儺文化”、貴州“少數民族文化”方面的資料。該室已經成為我館彰顯遵義地域文化、傳承文化歷史,供專家學者研究黔北文化的特色服務視窗。
幾十年來,遵義市圖書館始終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紮實搞好讀者服務工作,開展館際互借、定題跟蹤服務、編制二次文獻、各種讀書活動、專題講座、建立圖書館服務網點、開展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等活動。在切實做好陣地視窗服務工作的同時,大力推進服務網點建設,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社區、農村、警營、學校中去,有效拓展圖書館社會服務的覆蓋空間,活動的開展均受到了媒體的高度重視,貴州省電視台、遵義市電視台、遵義日報、遵義晚報均做了跟蹤報導。
積極推進全市“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向前發展。市支中心堅持“共享工程”重在服務的理念,努力做好“共享工程”服務宣傳工作,播放視頻節目,刻錄光碟服務基層,印發宣傳資料,編髮《文化共享工程遵義市支中心工作簡報》。將共享工程資源深入社區、軍營、工廠、學校、農村。配合“文化共享工程”省分中心,完成新增試點縣的縣級支中心和試點縣(市)的114個鄉鎮基層中心建設任務;舉辦“遵義市文化共享工程試點縣鄉鎮基層操作人員培訓班”;承辦“貴州省全省文化共享工程經驗交流會”,遵義市支中心和湄潭、鳳岡、遵義縣支中心俱獲省文化廳表彰,被授予“2007年度貴州省全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服務先進單位”。
建館近60年來,遵義市圖書館在新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為遵義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特殊的貢獻。遵義市圖書館積極開展圖書館學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在文獻的開發利用上下功夫,以提高民族科學文化水平,振興遵義經濟為己任,為遵義三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1994年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明圖書館”,1994年、1999年、2004年被文化部均授予地級“二級圖書館”,目前,正在為爭創“一級圖書館”而奮鬥。遵義市圖書館將繼續以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傳播科技情報信息為目的,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在創新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為遵義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全面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歷任館長任職時間:
熊荒陵:籌建時兼任館長1951、2——1952、4
傅夢秋:館長1951、4——1960
張志輝:副館長1951——1952
孔憲全:(兼)副館長1952——1956
朱洪舉:館長1960——1963
劉毓勤:副館長1960——1961
翟文才:副館長1960——1963
楊石清:館長1963——1984
鄒華享:副館長1975——1979
蔣超:副館長1980——1984
翁仲康:副館長1980——1984
李錫極:副館長1982——1984
熊樹華:副館長(主持工作)1984——1988
楊萬珍:副館長1984——1988
張貴淮:副館長1988——1998(其中1988—1989主持工作)
館長1998——2006
王文平:副館長1988——1998
王文才:館長1989——1994
陳慶蘇:館長助理1995——1998
副館長1998——
王曉蘭:館長助理1995——1998
副館長1998——
楊銘:館長助理2004——
陳旭:館長助理2004——
吳喜文:館長2006——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