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號測量船

遠望號測量船

“遠望號”是中國航天遠洋測控船隊的名稱,中國目前擁有7艘遠洋測控船,分別命名為遠望一號至遠望七號。

基本信息

介紹

遠望號測量船遠望號測量船

“遠望”號測量船是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研製成功的一艘現代化測量船。“遠望”一號建成於1977年8月,“遠望”二號建成於1978年9月。該艦艦長190米,寬22.6米,高38.6米,排水量21000噸。

在“遠望”號測量船上裝備有完善的導航設備和精密的測量系統。它的導航設備除了一般艦船上使用的光學、天文導航設備、慣性導航設備、無線電導航設備外,還裝備衛星導航和聲吶信標導航設備,從而可以精確測量船位,保證對飛彈、衛星、飛船測量的精確。

測量船上的測量系統有雷達跟蹤系統,它有一個巨大的拋物面天線,能連續跟蹤飛行中的火箭、衛星、飛船;遙測系統也有巨大的拋物面天線,可接收飛船發出的數據信息,並能轉發給發射控制中心;VHF語音通信系統,用於飛船與地面控制中心的話音通信,通信系統用於船上各部門間和外界的通信聯繫、數據傳輸;數據處理系統用於對各系統測得的數據進行綜合處理,傳送到發射控制中心。

在“遠望”號測量船上裝備的多種精密測量系統,可以在預定海域,對進入其測量弧段的飛彈、衛星、飛船進行跟蹤遙測,並能精確的測定他們的著落點,以便進行對衛星、飛船的回收。

在“神六”飛船載人航天試驗中。四艘“遠望”號測量船分別布陣於太平洋(遠望一號,遠望二號)、大西洋(遠望三號)、印度洋(遠望四號)執行對“神六”飛船的測控任務,正是由於“遠望”號測量船裝備了完善的導航設備和精密的測量系統才使他們出色、圓滿的完成了測控任務。

遠望一號

遠望一號船是我國第一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控船。主要擔負衛星、飛船和火箭飛行器全程飛行試驗測量和控制任務。遠望一號船於1977年8月31日在江南造船廠建成下水,船總長191米,船寬22.6米,船高38米,平均吃水7.5米,滿載排水量21157噸。1978年部隊正式組建,30多年來,船先後30次遠征大洋,總航程20.8萬餘海里,累計航時17376.1小時,出海總天數1166天,圓滿完成了我國洲際飛彈、潛射飛彈、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導航定位衛星和“神舟”號飛船以及澳星、亞太二號、菲律賓星等34次重大科研試驗任務。

遠望一號船於2010年退役,現於江南造船廠展覽。

遠望二號

遠望二號船是我國第一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控船,主要承擔我國航天飛行器的海上測量、控制、通信和打撈回收任務,是我國航天測控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船長192米,寬22.6米,高38.5米,滿載排水量2.1萬噸,最大行速20節,續航100天。遠望二號船組建於1978年,30多年來,先後25次遠征大洋,總航程30餘萬海里,累計海上作業時間1826天,先後27次圓滿完成了亞洲一號、東方紅三號、風雲二號、烽火一號等衛星和神舟號試驗飛船的重大海上測控任務。

遠望三號

遠望三號船是我國第二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控船,主要擔負衛星、飛船和其他太空飛行器全程飛行試驗海上測量和控制任務。全船集中了20世紀九十年代科學技術精華,匯集了我國當今船舶、機械、電子、氣象、通信、計算機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其硬體設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遠望三號船長180米,寬22.2米,最大高度37.8米,滿載排水量1.7萬噸,吃水深度8米,巡航速度18節,最大航速20節,續航能力1.8萬海里。1995年底投入使用以來,遠望三號船先後13次遠征三大洋,圓滿完成了14次國家級大型試驗海上測控任務,1999年11月首過“好望角”,總航程達16多萬海里,累計海上作業675天。

另,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因航天測量任務之需,時為海軍南海艦隊的J506船曾更名舷號為“遠望3號”,八十年代末恢復原舷號。

遠望四號

遠望四號船是1998年8月由原“向陽紅10號”改建而成的航天遠洋測控船。主要擔負衛星和飛船海上跟蹤、遙測、通信和控制任務。船長156.2米,船寬20.6米,最大高度39米,滿載排水量12700噸,吃水7.5米。船舶巡航速度18節,最大航速20節,海上自持力100天,續航力18000海里。船體採用B級冰區加強,任意一艙破損而不沉。遠望四號船主要承擔飛彈、運載火箭、921工程宇宙飛船等飛行試驗的海上綜合測控、通信任務,具有測控精度高、實時性強、全天候工作等優點。在短短四年時間裡,六下太平洋,四征印度洋,累計海上作業8723個小時,總航程達8萬5千餘海里,出色地完成了6次國家級大型試驗海上測控通信任務。

遠望五號

遠望號測量船遠望號測量船

測量船用於航天測控,是我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航天遠洋測量船。

遠望5號測量船於2007年9月29日在江南造船廠正式交付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使用。

遠望五號測量船集船舶建設、航海氣象、電子、機械、光學、通信、計算機等領域最新技術於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測控裝備兩大部分組成,分為船舶、測控、通信、氣象4個系統。滿載排水量2.5萬噸,抗風能力可達12級以上,能在南北緯60度以內的任何海域航行。

中國自1977年至1998年先後建成4艘遠望號航天遠洋測量船,截至2007年9月共54次航行大洋,總航程130餘萬海里,相當於繞地球60圈,累計海上作業7000餘天,先後圓滿完成國內外套用衛星發射和“神舟”飛船的發射試驗等63次航天測控任務。

遠望五號與原來的4艘船相比,設計更加先進、美觀,設備配置更加合理,數位化、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明顯提高。船內採用光纖構建綜合信息高速傳輸平台,各大系統能夠利用這個平台擴展業務功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並具備海上智慧型會診、排除故障的能力。全船成功採用了減震降噪技術和變風量空調系統,同時在艙室布置上也更人性化,功能更齊全,大大提高了船員長期遠洋生活的舒適性。

遠望五號和正在江南造船廠建造的另一艘測量船遠望6號測量船,將構成中國航天遠洋測量船隊新一代“姊妹船”,建成使用後,將大大提高應對未來高強度航天飛行試驗任務的能力,為推動中國航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遠望號測量船隊相繼攻克了船搖穩定、電磁兼容、海上標校、航天器軌道確定和改進、太空飛行器海上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成功地實現了海上測控事業的一系列重大跨越。海上綜合試驗能力從過去兩三年執行一次任務,發展到如今一年執行10次任務;執行任務的海域從太平洋擴展到三大洋;執行任務的能力從原來的單一測量,發展到如今的能測能控。

中國最新遠望5號航天測量船和其姊妹遠望6號將替代遠望一,二號保持中國遠望測量船隊的四艘規模。

遠望六號

遠望號測量船遠望號測量船

遠望六號測量船集船舶建設、航海氣象、電子、機械、光學、通信、計算機等領域最新技術於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測控裝備兩大部分組成,分為船舶、測控、通信、氣象4個系統。滿載排水量2.5萬噸,抗風能力可達12級以上,能在南北緯60度以內的任何海域航行。 船上安裝了S波段統一測控系統、C波段統一測控系統和C波段脈衝雷達等大型測控設備,能夠完成對火箭、衛星、飛船等各類航天飛行器的海上跟蹤測控任務,並能與任務中心進行實時通信和數據交換。

遠望七號

“遠望7號”航天遠洋測量船相關設備已經安裝完畢。“遠望7號”航天遠洋測量船裝備了北斗探空系統等新型設備,是我國最新一型航天遠洋測量船,將對我國後續航天發射起到重要作用。“遠望”系列航天遠洋測量船主要負責火箭、衛星、飛船等各類太空飛行器的海上跟蹤測控任務,並與航天任務中心進行實時通信和數據交流,準確測定火箭、衛星飛船的著落點。

對比“遠望5號”和“遠望6號”,“遠望7號”具備更適合遠洋航行的船體。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遠望7號”的外形相比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5號”、“遠望6號”,採用了更大的船體,同時加高了艏樓甲板,外飄更明顯。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表示,從船舷舷窗可以看出,對比前型船隻,“遠望7號”加高了船身,提高了在高海況下的抗風浪能力,為在大洋上進行航天測量作業提供了更加穩定的平台。

“遠望1號”和“遠望2號”退役後,其位置由最新建造的“遠望5號”和“遠望6號”填補。“遠望7號”作為比“遠望5號”和“遠望6號”更先進、遠洋航行能力更強的航天測量船,將承擔我國未來一系列的空間站、探月以及深空探測等任務。

載人飛船

遠望號測量船遠望號測量船

遙測,則是對飛船等太空飛行器的內部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視,比如測得太空飛行器內部儀表的數字、航天員身體狀態的各種數據等。遙控,就是向遠在十幾萬公里之外的太空飛行器發布指令進行控制,像打開太陽帆板並調節其角度,或者讓太空飛行器變軌,尤其是在飛船偏離軌道和返回時,遙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改變飛行方向、發動機點火等指令,都是通過測控系統來上傳的。至於在測控船上接收和傳輸圖像、聲音的數位訊號,讓航天員和地球上的人能夠互相看見和通話,那正是測控船通信功能的一種體現。在測控神舟四號飛船時,測控人員可以從螢幕上清晰地看到飛船內艙“喜慶十六大”的橫幅。只要綜合發揮測控船的這4大作用,飛船或其他太空飛行器上天以後,就被置於地面指揮者的視野之內、掌握之中了。

測控船把指揮中心和飛船連在一起在執行神舟四號飛船測控任務的時候,根據飛船的預定軌道,衛星海上測控部布置了4個測控點,太平洋上2個、南大西洋1個、印度洋上1個。遠望一號主要負責飛船入軌段的測控,遠望二號、四號主要負責飛船運行段的測控,遠望三號則主要負責飛船返回段和留軌艙的測控。在遠望三號船上,測控部門負責人許寧告訴記者,船上的主要測控、通信設備有衛星通信系統、單脈衝雷達和微波統一測控系統。

通信系統保證測控船和指揮中心之間的信息傳輸。單脈衝雷達主要用於外測,捕捉和跟蹤太空飛行器,收到的信號必須經過船上的中心計算機處理。而微波統一測控系統是主要測控設備,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應答式的雷達,太空飛行器在收到它的微波信號後會發出回答信號,因此,遙測、遙控、通信的數字信號全是靠它來上下傳送的。這樣,在指揮中心、測控船和太空飛行器,比如飛船之間就形成了一個雙向暢通的信息迴路。許寧說,除了這些,遠望號還裝有先進的航海、氣象、船舶動力系統,可以保證在除兩極以外南北緯60度以內的任何海域航行。測控水平世界領先世界上第一艘航天遠洋測量船是美國的“阿諾德將軍號”,1962年下水。第二年,不甘落後的前蘇聯也造出了“德斯納號”。中國是繼美、俄、法之後第四個擁有航天遠洋測量船的國家,遠望一號和遠望二號都是在1977年下水的。雖然時間上比其它3個國家晚了十幾年,但在測量和控制的技術水平上卻毫不遜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